摘?要: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挫折教育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承擔著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命,同樣應加強對挫折教育的研究與實施。主動在小學品德教學中融入挫折教育,才能積極鍛煉小學生心理承受力,增強臨變抗挫能力。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挫折教育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融入提出了可行方法,為小學生的心理成熟與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關鍵詞:挫折教育;品德教學;途徑
《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主要任務,其中強調要增強學生的“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為學??缡兰o人才培養(yǎng)設定了具體要求與目標。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當前,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融入挫折教育,讓學生能夠堅定意志、平穩(wěn)心性,在勇敢和積極面對挫折中成熟起來。
一、 用榜樣形象給予學生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與力量
人們喜歡談論英雄角色,并希望以他們?yōu)榘駱又敢约韩@得成功。對小學生教育而言,以榜樣為力量,積極效仿榜樣行為,在模仿成功者的行為事跡中獲得良好品性與良好習慣,同樣能夠達到小學品德教學目標。小學品德教學中,教師可主動將目光放在歷史名人上。歷史名人的思想與事跡經(jīng)過了時間的滌蕩與觀念的過濾,在現(xiàn)代教學中積極引用,在談古論今中可為小學生打開新的認知大門。名人名事所蘊含的教育意義是耐人尋味的,無論是忍辱負重十余年,撰寫了我國第一部巨著《史記》的司馬遷,還是郁郁不得志,卻留下精美詩篇,流芳百世的文人墨客屈原、李白,抑或是身患殘疾而不向命運低頭,愈挫愈勇,最終實現(xiàn)自己人生目標的張海迪、海倫·凱勒、瞎子阿炳等人,都是教師在品德課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榜樣形象。通過教師的引導,小學生們將看到那些名人在閃耀光輝的背后有著令人感慨的挫折經(jīng)歷與令人折服的奮斗歷程。通過名人名事中的榜樣力量滲透,小學生的心靈將會在震撼中獲得更多感悟,明白生活中挫折不可能避免,但戰(zhàn)勝挫折也同樣并不遙遠。
二、 用否定評價來輔助建立小學生的判斷與認知體系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學思想品德課堂充斥者激勵性評價,教師“慷慨地”賞識學生,學生沉浸在表揚之中。然而過多的激勵性評價,不僅不能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引導,反而可能助長學生淺嘗輒止的態(tài)度,養(yǎng)成習慣于被肯定、被激勵的定式思維。如今,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物質條件大大改善,因家人的嬌寵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并有向自私、蠻橫、無理取鬧發(fā)展的傾向。若在校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與家長一樣僅僅向學生給予充分的表揚和肯定,則會讓學生變得輕浮,從而產(chǎn)生好高騖遠、脫離現(xiàn)實困難等心態(tài),一旦遇到挫折和失敗,就會產(chǎn)生失望、煩惱等消極情緒,甚至產(chǎn)生厭世、輕生的念頭。因此,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給予必要的否定式評價,讓學生建立更加科學和完整的自我評價體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犯錯行為,就要以合理方式給予否定,并對特別情況提出批評。
教師在實施否定評價時,應基于職業(yè)素質作出更多的判斷,把握好尺度,莫矯枉過正,形成師生對立面就得不償失了,因此在否定過程中,還是要研究正確合理的方式方法。如語言上,僅點到為止,既要指出問題又要委婉留有余地;在時機上,要確定既讓受教育的學生接受否定信息,又不會讓自尊心受傷。如課上回答問題時,教師首先應肯定學生的積極思考與踴躍作答,然后指出思考的欠缺和努力的方向,讓學生有臺階可下,并且要把一個學生的問題視為班級學生的共性問題集中強調。小學生在經(jīng)歷否定評價后,自然會衡量自己的思想和舉動,積極糾正不合理之處,并激發(fā)好勝心,期待自己再次獲得肯定。經(jīng)過教師的否定評價,學生也明白了生活中充滿否定式的挫折,這樣才能保持積極的嘗試,鍛煉自己的心智。
三、 用合理情境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與應變能力
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向小學生灌輸“挫折促進成長,磨難鑄就輝煌”的思想。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有接觸真實社會的機會,在模擬環(huán)境中獲得更多的挫折教育認識。如設定在學習生活過程中,自己的想法不被父母、老師和同學認可時應該怎么辦?教師可先讓學生自己想象,積極發(fā)言談談自己的處理做法。有的學生認為如果大多數(shù)人都否定自己的想法,那么就不再想了;有的學生認為應考慮是否自己的想法有問題,應聽父母或老師的意見;有的學生則認為自己應該為自己的想法負責,努力實踐后再說。教師在聽完學生的發(fā)言后,應給予綜合點評,告訴學生任何人都有自我思想,都有很多夢想,若自己的想法無法得到更多人的認可,那么首先要拿出合理的解釋再次說服自己,然后盡可能先準備好實現(xiàn)想法所需要的條件,達到前提條件后,再次詢問家長或老師的意見。家長和老師自然希望學生能夠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奮斗,只要條件允許,就會支持學生去實現(xiàn)。通過簡單的情境,學生能夠感受到再小的事件也可能遭遇未知的困難,這樣的困難就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不經(jīng)歷困難與努力就隨便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當然,挫折教育還有更多的實踐教學路徑,如可在班級組織登山活動、社會勞動實踐、集體勞動、體育競賽等項目,讓學生能夠為了目標執(zhí)著追求,在自我錘煉中增進適應能力與承受能力,才能更好地積累經(jīng)驗,培養(yǎng)堅韌品質,塑造健全人格。
四、 結束語
挫折教育是小學生必須經(jīng)歷的重要課程。不涉水不知水之深淺,不跋山不知山之險峻,只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困難挫折,直面挫折鼓勵嘗試,才能幫助小學生獨立自主,自立自強,才能在挫折中贏得新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澤呷.小學思品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探究[J].中華少年,2017(27):20-21.
[2]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挫折教育的實施探析[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任秀忱,天津市,天津市靜海區(qū)中旺鎮(zhèn)韓莊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