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娜
摘要:在素質教育逐漸深化的背景下,為了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進行明確,教育學家結合素質教育要求提出“核心素養(yǎng)”這一教學觀念[1]。如今,核心素養(yǎng)在教育領域中已經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現階段困擾著教育工作者的問題之一。在本文中,筆者以初中數學為例,就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改進初中數學教學策略闡述自己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數學;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3-0162-01
前言
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順應了教育現代化的發(fā)展方向,也是立德樹人的有效措施[2]。隨著社會發(fā)展進程的加快,當前企事業(yè)用人標準也逐漸趨于嚴格化,不僅要求人才具備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還要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等[3]。顯然,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難以滿足這一發(fā)展要求,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本文對此進行論述。
1.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通過對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后可知,數學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最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其一,教學理念滯后。部分數學教師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在教學中仍然以提升學生數學成績?yōu)榻虒W目標,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等各個方面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背景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大多數是“高分低能”的學生,難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
其二,教學方式傳統(tǒng)。由于課時的限制,加上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師本教育理念影響較深,在課堂上仍然以自己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采取“填鴨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只能記住知識,卻不了解知識的本質,在實際生活中也難以做到有效運用。
其三,教學內容單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數學教師對照著教材和教參進行教學,將考試中要考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很少將教材中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導致教學內容枯燥、抽象,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重視智育教育而忽視德育教育的現象也普遍存在,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基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數學教學改進措施
2.1 變應試教育理念為素質教育理念。
僅僅在考試中考取高分而表達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等綜合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在當前社會逐漸處于劣勢地位。在人才即競爭力的今天,社會更需要綜合型人才。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進行教學,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一再強調的核心內容,即“全面發(fā)展的人”。具體到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發(fā)展狀況,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方法與過程等發(fā)展情況。例如,在講解指數函數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則科學家考古的新聞,新聞內容是科學家在考古過程中發(fā)現某一個古生物,然后通過生物體內碳含量推算出這個古生物的所在年代。這樣的新聞能夠增強數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給學生講述古生物死亡年數與生物體內碳含量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基礎上引出指數函數。這樣的新課導入方式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這對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2.2 變灌輸式教學為自主探究式教學。
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數學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基于學生主體性的突出采取自主探究式教學方法,以此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講解“三視圖”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課前準備若干個不規(guī)則的幾何物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讓每個小組的學生相互探討,分析幾何物體的左視圖、俯視圖和正視圖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直觀想象能力得到發(fā)展,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也得到培養(yǎng)。除此之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收獲了結果,更是體驗到獲取知識的過程,認識到數形結合學習法的優(yōu)勢和價值并形成數形結合思想,這對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2.3 變抽象的內容為生活化教學內容。
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今后適應社會以及自身終身發(fā)展必須要具備的品格和能力等。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單獨地將教材上的數學知識拎出來給學生講解,還要盡可能地將教材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此鍛煉學生的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例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特點以及判定方法,還要給學生講解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運用,比如野外考察隊員利用一根棍子、一根直尺等工具測量出某個建筑物的高度等。這樣的教育內容不僅可以縮短學生與數學學科之間的距離,還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和數學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本文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如何在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所做的總結,旨在為廣大數學教師的素質教育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 崔春艷.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5):5+26.
[2] 劉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188.
[3] 于軍.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路徑探析——以初中數學課程為視角的展開[J].教育現代化,2018,5(3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