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雙雙
摘 要:新課程改革著重提出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要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到較高程度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情境教學法恰好是一種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近些年來,被逐漸地運用到了高中政治課的課堂中去。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出較為生動形象的具體的一些場景,將課本上學生理解上存在困難或者是較為抽象的知識點,恰當合理地運用到教師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中去,從而使學生在情感共鳴中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進而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關鍵詞:情境;情境教學法;高中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4.100
1 情境教學法的相關概念及界定
李吉林認為,情境是“在特定的時空范圍中各種情況之間相對或者結合的一種組織狀態(tài),情發(fā)于境,境襯托出情,兩者猶如夫妻一體,不可分離,而教學情境則是指教師因教學需要而創(chuàng)設的一種特殊的情感氛圍,是知識習得、理解應用、實踐操作等文化背景的縮影,是在具體教學情境中情感、行為、邏輯思維、生活實踐的三維綜合體。學生獲取與消化知識,靈活運用于認知實踐皆源于教學情境的設置,通過改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加深掌握知識,充分發(fā)揮教學情境的作用?!鼻榫辰虒W法具體是指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設定特定的情緒色彩場景,引發(fā)學生默默身臨其境,使其感同身受地理解教材內容,充分掌握知識技巧的一種教學方法。其表現(xiàn)手多種多樣,既可以是角色扮演、課堂游戲等親身嘗試方式,也可以是朗誦繪畫、榜樣作用等虛擬帶入方式,不同的情境教學方式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學生悟性還有實際情況做出力所能及的創(chuàng)設。
2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情境資源與教材脫節(ji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節(jié)優(yōu)質的政治課,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是上好課的必要前提。從教材出發(fā),創(chuàng)設出與學生日產生活緊密相關的情境。但是,在實際情況中,部分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時并沒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應有價值,避開教材一味的通過網上查找資源,刻意去關注情境創(chuàng)設的表面形式,而忽略了教材才是教學內容的主心骨。在高中思想政治四本教材中實質上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共師生開發(fā)利用,且這些案例都是經過篩選的具有一定價值的資源,但實際生被充分開發(fā)利用的程度是不夠的。
2.2 情境教學法使用缺乏連貫性
情境教學法在一堂課的使用中,應該是貫穿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各個過程的,這樣才會取得應有的效果。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老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只運用到部分環(huán)節(jié),如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情境導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其他環(huán)節(jié)卻脫離了導入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直接轉變成其他教學方式,如直接講授。這樣的做法不太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情境教學法的效果沒有被充分發(fā)揮出來。
2.3 情境教學的方法使用不當
雖然說我們都在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但是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不一定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所以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不能盲目選擇,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進行組合。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部分教師講情境教學法看作是通用教學法,不顧教學內容和具體教學實際,在課堂中盲目創(chuàng)設各種并不符合課堂實際的情境,甚至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還有部分教師不能合理的優(yōu)化組合各種教學方法,為了求新求異而盲目使用某些教學方法,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3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運用對策分析
3.1 以教材為本開發(fā)情境資源
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工作,充分閱讀教材,理解教材,挖掘教材,聯(lián)系教材中給出的大量生活案例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針對性的根據(jù)本節(jié)課重要的知識點,適當?shù)睦镁W絡資源,創(chuàng)造出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讓學生在各自所能理解接受的具體情境中快樂的學習。
3.2 情景教學要具有連貫性
情境教學法既可以在新課導入時使用,也可以在講授新課時使用,但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不能為了情境而情境,要合理的將情境延伸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去,使情境為學生的學服務,為教師的教服務。要使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效果在一堂課中被充分的開發(fā)出來,從而實現(xiàn)教學方法為教學效果服務的目的。
3.3 情境教學方法要恰當
教師不能為了可以追求教學形式而去盲目地使用教學方法,要科學的根據(jù)教學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以及三維目標等去選擇優(yōu)化組合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使得各種教學方法相得益彰,例如情境教學法與討論法相結合,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合作探究,使得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情境教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2]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 教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王獻章.情境教學法的迷失與突破[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10).
[4]王珍.試論情景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J].河南教育,2011,(12):23.
[5]李霞.淺談情境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上的運用[J].新課程(教研),2010,(11).
[6]石亮晶.淺談情境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02).
[7]李霞.淺談情境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上的運用[J].新課程(教研),2010,(11).
[8]王文靜.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研究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