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芬
摘 要 課堂教學評價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屬于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課堂評價的質量現如今在素質教育理念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學教學工作者也在不斷思考要如何有效發(fā)揮出課堂評價對于學生以及教學的促進作用,基于這一目的,本文就小學課堂評價的實施困境與解決路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課堂評價;實施困境;解決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3-0142-01
課堂評價本身就屬于教學評價之中的一種,評價的對象則是以學生為主,而課堂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綜合素質得以發(fā)展和提升,從而真正有效完善國家教育目標。但是,就目前我國小學課堂評價現狀來看,明顯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學生無法在課堂評價中得到發(fā)展與提升,教師也無法保障小學課堂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與發(fā)展?;诖耍P者也對其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小學課堂評價的實施困境
(一)重視泛化,輕視特色
就小學課堂評價情況來分析的話,重視泛化、輕視特色是當前小學課堂評價中經常會應用到的語言。例如,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的時候,經常都會使用到“好!”“正確”“不錯”以及“請坐下”等較為常見的用語,這種泛化的教學評價可謂是存在于各個學科之中,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的時候,一定要改變這一點,盡可能在課堂評價中展示出教學內容的學科特色,改變之前所有評語都是一致的現象。具體而言,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課堂評價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評價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表出自己的看法以及體會,這樣就能讓整個教學評價變得不再泛化,而對于一些敢于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加強對他們的鼓勵,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前面發(fā)展與提升。
(二)重視結果,輕視過程
受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環(huán)境所影響,我國小學課堂評價在實施過程中的困境還表現在重視結果、輕視過程這一點上,具體表現在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大多是按照考試成績或者是作業(yè)結果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明顯不滿足素質教育理念需求,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等多方面都無法得到發(fā)展和提升,最終還會嚴重降低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及積極性。
(三)重視激勵,輕視導向
小學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當前我國小孩子的課堂評價還存在重視激勵、輕視導向的效果,所以在學生正確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大多是以“真聰明”“太好了”來進行教學評價;另外,部分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甚至還會給出一些肯定重復的答案,如何所部分學生蘇日安觀點十分的新穎,可是教師卻覺得這一觀點會直接對課堂教學秩序造成影響,忽略了學生其中所存在的思維。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課堂評價對于教學課程的促進作用自然也就無法有效提升。
二、小學課堂評價的解決路徑
(一)評價語言貴在真誠
小學課堂評價過程中,要想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首先一定要保證評價語言的真誠性。在語文課堂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尊重學生對于自己的獨特想法,對學生的個性以及閃光點進行培育與評價,同時在教學課堂之上借助于細微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真心實意,這樣就能真正有效保障評價的實際性??傊?,評價貴在語言的真誠,所以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文字是評價的具體表現,而真誠的評價就是對于學生的欣賞以及尊重,教師的一個大拇指、一個愛的眼神以及鼓勵的話語,都會直接對學生造成影響,也只有真正處在這種課堂上學生才會得到發(fā)展與提升。為此,教師在小學課堂評價過程中,一定要以真誠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這樣就能有效發(fā)揮出課堂評價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得到提升和發(fā)展。
(二)在評價中加強激勵
小學生年齡較小各方面也尚未發(fā)展,所以在進行小學課堂評價的時候,還需要結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來進行引導與激勵,讓學生在激勵過程中更好地掌握表揚的方式,整個課堂評價方式都應該要具備自身的特點。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則需要從正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的時候就可以積極使用贊賞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像是“回答得真好,進步非常大!”“別急再思考一下,你一定能夠回答正確”……通過這種激勵性的評價,來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知識學習以及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更為良好的發(fā)展與提升。
(三)課堂評價要形成互動
小學數學課堂評價要想有效實施下去,還需要教師很好地意識到課堂教學評價并不是一種簡單地教學方式,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而要想實現這一點互動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在互動過程中,首先一定要及時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為學生講述評價方式,具體而言就是在教學課堂之上為學生講述以下聽、想、評、聽”之中的滋味,而只有雙方之間形成了聽,才能形成較為良好的互動,不利于小學生課堂評價的有效實施。其次,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之前,一定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以及觀點,結合實際來進行問題思考,同時積極使用恰當的語言來鼓勵學生,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有效課堂評價中得到良好的的發(fā)展與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學過程中,課堂評價的價值十分顯著,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以及主動性,就目前來看小學課堂評價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不重視學生感受、以成績評定為主等等,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本文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路徑,希望能夠為小學教學工作者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郭聰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評價面臨的困境及其解決路徑[J].社會科學家,2008(6):128-130.
[2]宋淑英.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J].考試周刊,2018(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