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曹陽
[摘? ?要]幽默輕松的文風,新穎獨到,與眾不同。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寫作中不僅要著眼于寫作手法,謀篇布局,還要借用修辭手法,“錯”用語體色彩,精用傳神詞語,從而使他們通過富有創(chuàng)意的寫作構思,打造作文的另類味道。
[關鍵詞]幽默;寫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1-0009-02
日前,寫作趨向多元化,作文的風格絢麗繽紛,早已不是整齊劃一、“高、大、全”式的了。在“以曲折造勢”“以煽情動人”的寫作熱潮下,如果學生能另辟蹊徑,打造出一種輕松幽默、清新詼諧的文風,那一定是萬馬奔騰中的一支輕騎,是滿園紅艷中的一點粹藍,可于千人一面中勝出,于千文一轍中脫穎。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嘗試用幽默來打造作文的另類味道。
一、在寫作手法上,妙用“對比反差”
對比,是寫作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手法。它是指將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以突出描寫對象的本質特點。在寫人記事時,如果能運用對比的寫法,將人物前后做的事、說的話等進行對比,便能讓所描寫的人物在不同的場景中,呈現(xiàn)出多層次的性格特點,給人強烈而鮮明的印象,從而取得幽默的表達效果。
如《我的“葛朗臺”同桌》一文寫了同桌平時很小氣:“同桌視財如命,吝嗇程度令我們驚嘆不已,買支1元的綠豆工廠還要躊躇糾結半天,一元硬幣在手里摩挲半天,一會兒咬牙,一會兒搖頭,讓我們在一邊急得不行,當然,他常常還是決定不買,令我們大跌眼鏡。”在這里,學生以其同桌日常的“小氣”作為對比點,在細節(jié)描寫中,運用了十分幽默詼諧的語言。學生接著寫道:“最近,他的行為卻令我們大為詫異!在學校為白血病同學舉辦的捐助活動中,他竟毫不猶豫的第一個上臺,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掏了出來!頓時,我們對他刮目相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睂W生通過對比同桌慷慨捐贈的行為與其平日的吝嗇小氣,運用幽默的語言,將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生動具體。
二、在謀篇布局上,精用“結尾意外”
幽默作文不一定都通過“重口味(鋪陳、夸張)”來打造,也可以通過精用“結尾意外”來打造,“結尾意外”指先通過層層鋪敘,極力營造出一種“含而不露,蓄勢待發(fā)”的表達氛圍,然后在文章結尾處,讓情節(jié)陡然逆轉,打造出人意料的事情結局。使用“結尾意外”寫出的文章曲折有致,有一種令人啞然失笑的獨特藝術效果。運用這種寫法時,首先要巧妙構思文章結構,先將某場景或某情節(jié)進行著重描寫,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進行渲染鋪敘,以獲得“引弓待發(fā)”之勢。然后,在結尾處來一個出人意料的大反轉,以營造幽默輕松的表達效果。
如作文《家有趣事》在開頭交代了媽媽突然發(fā)現(xiàn)家中的一塊面包莫明其妙只剩下了半塊,于是媽媽斷言家中出了“鼠患”。接著,詳細地描寫了媽媽想盡各種辦法捕鼠,精心在家里放置各種捕鼠機關的場景:“屋里的情景可把我嚇了一跳,這是什么情況?滿屋子都是老鼠夾子、粘鼠貼,甚至還有用繩子弄的圈套,里面放著一塊蛋糕?!毙形闹链?,讀者滿以為,倒霉的老鼠這次是在劫難逃了,他們都猜測故事的結尾是捕鼠成功,皆大歡喜。誰知作者在結尾處,語鋒一轉:“就在我按捺不住的時候,外屋終于有動靜了,我和媽媽趕緊跑出去看個究竟,只見是爸爸在撕扯著腳上的粘鼠貼。哈哈,原來粘的是‘大老鼠爸爸!害我們白高興一場。爸爸問明情況,哈哈大笑起來。原來,那面包是爸爸吃的,他吃了一半就出去了,根本沒有什么老鼠!”
作者在謀篇布局上,精心安排故事情節(jié),使媽媽煞有其事地準備捕鼠的場景與結尾揭示“鼠患”真相的情節(jié)相映成趣,令人忍俊不禁。
三、在修辭手法上,巧用“夸張變形”
寫文章,一般都要求忠于生活,寫出生活中的真情實感。但忠于生活,并不是說將文章變成一面平面鏡,原樣原貌地反映生活。寫作不是寫實,不是拍紀錄片,在寫作中,可以通過運用修辭手法中的夸張,將真實的生活適當?shù)刈冃?,從而使寫出的文章更生動地體現(xiàn)我們的思想與情感。在寫作寫人記事類文章時,通過對場景中的細節(jié)及人物的外貌特征、舉止神態(tài)、說話語氣等進行適度的夸張描寫,能讓文章的表達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如優(yōu)秀作文《奇人奇事》,作者用夸張的手法,勾勒了一次數(shù)學課的場景:“數(shù)學課上,奇人數(shù)學老師又拋出了一道讓我們想破腦袋的題目。只見數(shù)學老師扶了扶啤酒瓶底般厚的眼鏡,轉身在黑板上,唰唰唰地列出了一道題,已知條件一大堆,要求證的結果一長串。然后,他瀟灑地轉身,對著我們一張張瞠目結舌的臉微微地笑了一下。看著滿黑板的文字,我們頓時覺得一股涼氣從心里直竄向腦門。大家苦著臉紛紛攤開草稿紙開始計算。良久,不得其果,眾人急得抓耳撓腮,向數(shù)學老師發(fā)去SOS求救電波。數(shù)學老師雖被眾電波擊中,但他仍氣定神閑,只走近黑板,在圖形上添了幾條輔助線。我們一看,頓時醍醐灌頂,原來如此!”文章中,作者用“唰唰唰”夸張地寫老師寫題之快,再夸張地用“涼氣直上腦門”寫同學們被難題所困時的感覺。作者通過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使一堂饒有情趣的數(shù)學課躍然紙上。
四、在詞語色彩上,借用“詞語錯位”
此處的“詞語錯位”,是指故意錯用詞語的語體色彩或感情色彩來取得獨特的表達效果。詞語的語體色彩指一些詞語因為經(jīng)常用于某種特定的場合而形成的風格色彩。從詞匯分類來看,語體色彩一般分為口語色彩、書面語色彩。常用于書面語寫作,用于學術性、政治性文章的詞語,具有書面語色彩;常用于日常語法中的詞,就帶有口語色彩。詞語的感情色彩,指詞語本身所體現(xiàn)的情感傾向、態(tài)度評價等,主要分褒義(含表揚、喜愛、肯定、尊敬等感情)、中性(不帶褒貶感情)、貶義(含貶斥、厭惡、否定等感情)三種。如果我們在寫作中,故意錯用一些詞語的語體色彩或感情色彩,可使文章表達獨特,別有風趣。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采用“說反話(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的方法,能起到幽默的效果。
一位學生在《這就是我》一文中寫道:“我從小就是個超級‘書癡。小時候,我讀的是圖文并茂的拼音讀本。長大些,我的‘野心膨脹,瞄上了爸爸高高的書櫥,在我的‘殖民擴張下,爸爸心愛的史書屢屢被‘蠶食。再后來,各種報刊、書籍都成了我的涉獵對象。我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被書商‘騙去儲蓄罐里的錢。有時,為了得到一本好書,我竟然‘輾轉反側,寤寤思服。媽媽見我如此癡迷,怕我‘玩物喪志,便給我下了若干禁令:寫作業(yè)時不許看課外書、吃飯時不準看書、上廁所不時許看書……我呢,兵不厭詐,給老媽來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弄得老媽都沒轍了,只好與我言和。”
此段中,“野心膨脹”“殖民擴張”“兵不厭詐”等是政治術語,常用于描寫侵略、戰(zhàn)爭等較大的對象,這里屬語體色彩的故意錯用和大詞小用;而“騙”“玩物喪志”等是貶義詞,這里則屬于“貶詞褒用”。學生通過對詞語語體色彩和感情色彩的錯用,生動有趣地寫出了“我”對書的癡迷之深,使表達幽默富有情趣。
五、在遣詞造句上,精用“擇詞煉字”
寫人記事的文章,離不開具體、生動的情節(jié)場景。而這些精細、生動、傳神的情節(jié)與場景,需要運用精妙、準確、傳神的詞語來描寫。如果我們能精心地選擇動詞、形容詞等詞匯,就可以準確地寫出人物在特定場景中的獨特感受,精確地傳達出細節(jié)片段在事件里的生動妙處,從而打造出幽默輕松的另類作文。
在作文《一次令人難忘的經(jīng)歷》中,作者生動地描寫了自己一次拔牙的經(jīng)過:“麻藥起效了,我感覺整個嘴巴已毫無知覺了。然后,令我膽寒的一幕終于發(fā)生了,只見醫(yī)生拿著一個明晃晃的不銹鋼鐵鉆,往我的嘴里探寶似地鉆呀鉆,我聞到了燒焦的氣味,心中直怕醫(yī)生一不小心,把我鉆成個漏嘴巴。醫(yī)生終于開始拔了,不料,鋼鉗牽動了我的神經(jīng),我發(fā)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吼叫,讓醫(yī)生不得不停了下來,再加了一次麻藥。在醫(yī)生熟練地鉆、拉、提中,折磨了我?guī)讉€星期的‘宿敵終于被拔了出來。我的那繃得比風箏線還緊的神經(jīng),終于放松了?!?/p>
作者用“毫無知覺”“膽寒”“放松”等形容詞,真切地描寫出了自己在拔牙時的感受。通過“鉆、聞、怕、拉、提”等動詞,寫出了醫(yī)生的動作與自己的感受,還通過“麻藥起效、醫(yī)生鉆牙、自己挨不住痛、拔牙成功”這些細節(jié),體現(xiàn)自己在拔牙過程中的復雜心理。
對于寫作,古人倡導“筆言吾心”,反對“人形鸚鵡”。新課標對于寫作,亦有“能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的要求。如果學生能另辟蹊徑,獨創(chuàng)風格,于大千世界、多彩生活中,以幽默為筆,輕松詼諧地書寫自己對自然的思考、人生的體驗、社會的認識,便可使寫出的文章別具一格。
(責任編輯? ? 農(nóng)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