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楠
【摘? ?要】第一學段的古詩詞教學,重在聚焦語文元素,促進學生語言發(fā)育和文化成長,讓他們的已有經(jīng)驗和古詩詞中隱含的文化意象、歷史元素實現(xiàn)“柔性對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經(jīng)典古詩詞,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從他們熟悉的語言環(huán)境出發(fā),揭示古詩詞的語言特點,引入特有的文化意象,幫助學生與古詩相融相合,從而體會傳統(tǒng)語言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古詩教學;文化播種;核心素養(yǎng)
小學低年級學生處于學習語言文字的初級階段,其日常使用的語言、書寫的文字來源于生活和既有的認知。因此,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常常讓他們覺得生澀、吃力。一些學生上完課后不知詩中所言何物,一些學生會死記硬背卻難以透徹理解。如何幫助學生真正走進詩歌意境,感受詩歌語言所描畫的景象?如何聚焦語文元素,促進學生語言發(fā)育和文化成長,提高核心素養(yǎng)?讓兒童的已有經(jīng)驗和古詩詞中隱含的文化意象、歷史元素實現(xiàn)“柔性對接”,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話題。本文試以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下冊《村居》一課為例,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從熟悉的語言環(huán)境出發(fā),揭示古詩語言特點,引入特有文化意象,探討幫助兒童與古詩相融相合的教學策略。
一、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促進語言思維的互生共長
學生語言發(fā)育的第一動力來自于他們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學生觀察、傾聽、參與、體驗,腦海中存儲了大量信息。這些信息豐富多彩,包含了學生的人生經(jīng)驗。大多數(shù)時候,它們是隱蔽的、沉睡的。語文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適宜的機會讓學生將這些隱蔽、沉睡的信息轉換為語言,讓他們的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想變成成熟的表達,搭建起已知與未知、老經(jīng)驗與新體驗之間的語言橋梁,并在這個過程中提高用語的準確生動性、思維的條理邏輯性和表達的清晰得體性。
教學《村居》一課時,筆者注重創(chuàng)造多種機會讓學生進行表達,力求讓語言實踐顯得自然而充分。例如課一開始,屏幕上出現(xiàn)了柳枝,筆者讓學生用一句話說說所看到的楊柳。
生:我看到了細細長長的柳枝。
師:你關注到了楊柳的形態(tài)。
生:我看到了嫩綠色的柳葉。
師:你發(fā)現(xiàn)了它的顏色。
課件顯示黃鶯和兒童后,筆者引導學生用“春天到了,黃鶯(? ?)。春天到了,兒童(? ?)”的句式表達自己想象的畫面。黃鶯和兒童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被激活了。
生:春天到了,黃鶯在嘰嘰喳喳地唱著歌。
生:春天到了,黃鶯在枝頭快樂地唱著歌。
生:春天到了,黃鶯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師:多快活??!還有兒童呢?
生:春天到了,兒童在草地上放風箏。
生:春天到了,兒童在田野里嬉戲。
雖然學生對“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的理解還沒有完全形成,但這樣的場景在他們已有的經(jīng)驗中是存在的,他們見過、感受過。當他們表達上述語句時,是一種“經(jīng)驗之談”。杜威認為,教育即經(jīng)驗的不斷改造與重組。學生將見過、感受過的場景消化后進行表達,對未知的古詩文就有了直觀的認知。因此,教學到這里,學生對于這兩種意象已經(jīng)比較了解,且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現(xiàn)實中的模樣。
接下來,筆者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更簡明扼要的表達。
師:你能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生:春天到了,黃鶯在枝頭快樂地唱著歌。春天到了,兒童在草地上放風箏。
師:既然有兩個“春天到了”,我們只說一次就夠了。再說一遍。
生:春天到了,黃鶯在枝頭快樂地唱著歌,兒童在草地上放風箏。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語言表達實踐中,難免存在啰唆的現(xiàn)象,例如一段話中反復出現(xiàn)多個“然后”,或同一句話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詞組等。因此筆者特意把開頭語相同的兩句話放在一起,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學生第二次表達中,句式改變,意思不變。筆者力求用這樣的“再進一步”“再追一問”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經(jīng)驗,讓學生接觸的語言現(xiàn)象更加豐富,體會到語言簡潔的魅力。如果在信息表象與語言表達的不斷轉換中,在語言形式的不斷豐富中,學生的語言行為變得越來越靈動而有生機,那么這樣的訓練無疑是行之有效的。
二、從熟悉的語言出發(fā),走向經(jīng)典詩詞的語境深處
古詩詞的語言與今天學生使用的語言畢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如果直接朗讀、背誦古詩,可能有不少學生難以消除陌生感,對古詩詞的接受度就會打折扣。因而本節(jié)課,筆者嘗試從學生熟悉的語言出發(fā),逐步引導學生走入古詩詞。
教學伊始,筆者先圍繞“黃鶯”“紙鳶”“柳枝”“兒童”等學生相對熟悉的詞語,與學生進行充分的對話,讓他們說說看到的景象或已有的認知,在心目中初步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美景圖。接下來,讓學生再一次齊讀剛才討論的生字詞,鞏固所學,增強印象。當學生對陌生的詞語有了完整且明確的概念后,筆者再引入古詩詞。
師:把詞語送到詩中去,你還會讀嗎?先各自試一試,一會兒請小朋友來展示。(生自由讀)
師:好,誰愿意讀給大家聽?(生讀)
師:你一下子就把“鶯”和“忙”兩個后鼻音讀準確了,真不錯?。ㄉx)
師:你還讀出了七言詩的節(jié)奏呢?。ǔ鍪竟?jié)奏)我們就一起按照這樣的節(jié)奏讀一讀吧。(生齊讀)
有了此前的鋪墊,把七言詩讀得流利、準確、通順,對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并不困難。筆者嘗試通過“自由試讀、展示朗讀、反復朗讀”的方式,讓詩意的表達在學生腦海中反復地出現(xiàn),幫助他們形成與古詩詞特點相適應的語言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特別表揚了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的優(yōu)點,引導更多的學生注意這些朗讀細節(jié)。這些朗讀細節(jié),也是平時讀白話文和現(xiàn)代詩時常常強調的。如今,它們在學生的腦海中成為了“熟悉的語言”,是引導學生去往古詩詞語境深處的燈火。
經(jīng)過一輪悟、讀,這首詩已經(jīng)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但是對于其中一些字僻意深的地方,有的學生顯然還沒有充分領會。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在古詩文中反復走上幾個來回,利用圖片、聲音等教學工具,消除學生的陌生感,使其回想起曾經(jīng)的所見、所知。
師:這幅“村居春景圖”被你們用智慧的想象力畫好啦!讓我們完整地讀一讀畫中的詩。(指名讀)
師:你的朗讀可以打五顆星,但老師還想給六顆星,誰想挑戰(zhàn)?
(出示繁體版的古詩,指名讀)
師:好多小朋友已經(jīng)有六顆星了。沒得到的,不要緊,七顆星在等著你們。
(出示小篆體版的古詩,指名讀)
師:七顆星都被你們收入囊中了!如果老師還有八顆星,你們敢試試嗎?
生:敢!
(出示沒有文字的畫面)
師:如果你能從這無字的畫面里讀出有字的詩,就能得到八顆星。
(生背誦)
第一步,對著課件畫面上的古詩原文讀。通過前面的討論,學生對古詩詞已經(jīng)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僅能讀通順、讀流利,還能讀出感情。第二步,讀繁體版和篆體版的古詩,這兩種字體對于學生而言較為少見,但因為對古詩已經(jīng)很熟悉了,所以他們都能猜到對應的簡體字是什么,并且可以讀準字音。這一步不僅讓學生對繁體字和篆體字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且引領學生逐步離開文本,是進入背誦環(huán)節(jié)的一種鋪墊式訓練。通過反復的朗讀、猜讀,學生對這首詩更加熟悉了。最后,屏幕上只剩下課文插圖,沒有文字,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將這首詩背下來。
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性得到增強。學生在這一個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誦讀活動中,穿越當下與過去,穿越文字與圖片,回環(huán)往復,實現(xiàn)對文本的熟悉和記憶。同時,教師采用激勵模式,立足學生的天賦與興趣,找準能夠激發(fā)其誦讀熱情的“因子”,讓原本枯燥的背誦變得讓學生樂于接受、愿意完成。成尚榮先生在《兒童立場》一書中說:“教育的目的是讓兒童成為他自己?!苯虒W活動從兒童出發(fā),從兒童熟悉的文本語言出發(fā),期待兒童向其最本真的自我發(fā)展而去。
三、從文化的播種出發(fā),引入內涵豐富的文化意象
學生學習古詩詞,識記、理解、背誦、感悟固然重要,但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整個教學過程就顯得缺乏深度。大多數(shù)古詩詞沉淀了豐富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內涵。教學這些古詩詞,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機地滲透講解,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美好的種子。
這堂課中,筆者一邊帶領學生學習、理解、背誦,一邊不時地聚焦一些關鍵字眼,埋下一些文化種子。如講到“東風”這個詞的時候,筆者請學生來做小老師,解釋“東風”的含義。
生:“東風”就是東邊刮過來的風。
師: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刮的是——
生:西北風。
師:什么感覺?
生:很冷的。
生:寒風刺骨。
師:等春天到來,西北風轉向,就變成了——
生:東風。
師:那是什么樣的風?
生:暖意融融的風!
師:剛才我們對詩對到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說的也是東風,春天刮的風。
學生在理解“東風”的含義時,起初顯然是從字面意義上進行分析,這種分析已經(jīng)是一種對詩歌意象的自我還原。孫紹振教授曾提出:“根據(jù)藝術形象提供的線索,把未經(jīng)加工的原生的形態(tài)想象出來,從而找出藝術和原生形態(tài)之間的差異?!碑攲W生在自動還原“東風”時,他們的理解和真正的含義之間有相同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差距?!皷|風”在漢語中是一個含義特別豐富的詞,常常讓人聯(lián)想到“暖意融融”“萬物復蘇”“鼓舞人心”等。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將它與西北風作對比,引用“等閑識得東風面”等詩句豐富其意蘊,讓學生明白這不是“東邊吹來的風”這么簡單,領會到“東風”這個詞有著不同于普通詞語的內涵。找到了這種差距,學生就能實現(xiàn)對詩歌意象更完善的理解。
在學生能夠對著畫面背誦詩歌的時候,筆者臨時補充了一段總結語:“剛才我們從詩中讀出了一幅幅畫,現(xiàn)在則從畫中讀到了一首詩。這就是古人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進行板書。
這一部分內容,筆者在備課時并沒有預設,而是課堂上生成的?!霸娭杏挟?,畫中有詩”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文化常識,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抽象的解釋一定是行不通的,但通過最后對著無字的畫面背誦詩歌這個行為,并輔以板書進行強調,讓學生記住這八個字,這是非常必要的。
同樣,在朗讀詩歌的時候,展示繁體版、篆體版的詩歌內容,目的不是要學生識記它們,而是想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讓學生初步感知、了解中國的漢字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演變軌跡,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古詩詞之美,美在溫婉含蓄、內涵豐富、語言富有音樂感。這樣的語文載體就像一片金色的田野,可以滋養(yǎng)出靈動的語言、靈巧的表達。當教師將語言能力的種子種入這片田野,輔以溫和的呵護,使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與古詩詞語言柔性對接后,其語文素養(yǎng)必定會在這一系列看似不經(jīng)意的教學實踐中,超越“背熟”“會默寫”等層次。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讀書范圍的不斷拓展,學生再一次與這些文化詞匯、現(xiàn)象相遇時,最起碼會少一些陌生感,多一些親切感。文化,就這樣漸漸地成為流淌在學生血液中的重要養(yǎng)分。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正處于蓬勃的成長期。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立足于學生熟悉的語言,引導他們學習《村居》這樣的經(jīng)典古詩詞,能讓學生體會中國傳統(tǒng)語言文化的魅力,在學生的心中悄然埋下文化生命的種子。在優(yōu)美典雅的語言熏陶中,學生的語言生命會獲得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楓.探秘小學語文教學背后的腦科學[J].上海教育,2018(10).
[2]魏勇.怎么上課,學生才喜歡[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3]成尚榮.兒童立場[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小學? ?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