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
摘要:在學前教育的“金三角”中,家族和幼兒園是教育初期的基石,教師應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采取有效措施,達到與家長有效溝通和互動,統(tǒng)一思想,攜手合作,發(fā)揮家長優(yōu)勢,實現(xiàn)同步教育,積極拓寬工作思路,不斷發(fā)揮家長資源優(yōu)勢,進一步密切家園關系,讓家園共育工作為幼兒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詞:家長;幼兒園;溝通;合作;教育
家園共育就是指幼兒園和家庭合力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發(fā)揮作用。被稱為完美的教育“金三角”,就是由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構成,幼兒的教育是教育的初期階段,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基石,想要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兩者須雙管齊下。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只有在學校和家庭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和諧的全面發(fā)展。兩者行動要一致,要提出同樣的要求,要志同道合,要抱著一致的信念,要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fā),不要在教育目的和過程、手段上發(fā)生分歧。那么,如何能更好地讓二者同時和諧發(fā)力,以實現(xiàn)幼兒全面、健康成長呢?我認為以下兩個方面至關重要:
一、建立有效溝通機制,統(tǒng)一家園思想
(一)幼兒園教師要為家園平等交流提供好平臺
為此,我園以經(jīng)驗分享會、座談會、家長沙龍、茶話會等創(chuàng)新模式取代了傳統(tǒng)的一言堂家長會形式,消除教師和家長的隔膜,拉近了他們的距離,讓其在平等中產(chǎn)生共鳴,共同應對孩子們存在的問題。如:在新生家長會中,我們進行家長問卷調(diào)查,了解家長關心的問題。大部分家長提出小班孩子交往能力缺乏,對于爭搶、抓傷現(xiàn)象,許多家長分享自己好的教育經(jīng)驗和方法。針對部分家長覺得要孩子“打”回去,覺得教師對幼兒管理不到位的錯誤思想,有位家長提出孩子年齡還小,言語表達能力沒跟上去,動手有時是喜歡對方的表現(xiàn),大人應正面引導孩子,教會他們?nèi)绾握_交往,爭取積極適應集體生活,不能將責任推卸給別人。這種觀點馬上得到大多數(shù)家長的積極響應,大家很輕松地解決了問題。這就是平等對話的魅力。如此之參與討論,是家園共育的基礎,融洽地對話與交流,平等地發(fā)表見解,使解決實質(zhì)性問題輕松且高效。
(二)幼兒教師要為家園有效溝通創(chuàng)新方式
信息時代,別具魅力的網(wǎng)絡應成為與家長溝通的新橋梁之一。目前我園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利用網(wǎng)絡直接與孩子家長進行交流,家長能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各班還建立了家長QQ群、微信群,大家通過在微信群、QQ的暢聊,總能比較快速、及時地解決有關學前教育方面的問題,消除家長們的困惑。近期我園又開通了“校園優(yōu)學通”系統(tǒng),每位家長隨時隨地通過終端對自己孩子的在園情況了解得相當細致、全面。當然,特殊問題需要特殊對待,當家長教育經(jīng)驗不足時,當家長行為存在偏差時,我們就要以更及時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溝通和指導,這就是打電話或家訪。如此溝通交流既具體又貼心,既便捷又時尚,既讓家長工作更具實效性,又讓家長們能認可教師的工作,進一步增進了家園之間的互信。
(三)幼兒教師要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內(nèi)容,更好地實現(xiàn)家園共育
許多誤會和不解都是因不了解真相而產(chǎn)生的,為了消除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誤解,使其更好地配合幼兒園教育,我園設法讓家長全面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容,以下幾點是我們的一貫作法:1.在家長會上宣講幼兒園常規(guī)管理辦法及本學期幼兒培養(yǎng)目標,讓家長對幼兒園每月每周的活動內(nèi)容都心中有數(shù)。2.每周在消息欄中公布本周活動安排,標注“請您配合”字樣,提醒家長完成教育目標需要您的協(xié)助。3.在家園聯(lián)系欄里公布每月的主題教學內(nèi)容,讓家長和幼兒關注,做到心知肚明。4.在展示墻上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標,讓家長知道本月該如何配合班級工作重點,做到未雨綢繆。這樣,家長與教師在平等的基礎上合作,才能密切配合,更好地溝通,家園才能形成合力,這是實現(xiàn)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基本前提。
二、開展有效互動活動,實現(xiàn)同步教育
(一)了解家長信息,打好家長工作基礎
從幼兒入園開始,各班都要填寫《家長信息登記表》,愛好、職業(yè)、特長、工作地點等信息必須清楚,為以后開展家長助教活動鋪好路,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
(二)運用家長資源,共同管理幼兒園
成立家委會,嚴格遴選委員,基本條件是:達到能密切配合教師工作、熱心支持幼兒園工作、家庭教育出色等。家委會成員要明確分工,通力合作,為幼兒園的教育與發(fā)展獻計獻策。
(三)開展志愿者活動,豐富教學內(nèi)容
將具有不同性格、不同職業(yè)、不同專長的家長邀請到我們幼兒園的課堂來,讓家長志愿者活動充實幼兒園課程成為常態(tài)化,讓家長和幼兒互相了解,互相欣賞,從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豐富幼兒園教育內(nèi)容,真正實現(xiàn)家長作為幼兒園工作的參與者角色。
(四)家長互通,相互學習經(jīng)驗
我園開展的“家長學?;顒印?,定期邀請家長分享教育心得。家長們真誠的語言感動著每一位聆聽者,家長的教育經(jīng)驗分享引起了共鳴,活動不但讓家長增長了知識,也為幼兒園教師做好工作打開了思路,教育效果極佳。
(五)親子活動,讓家長愛上學前教育
每學期我園開展的親子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親子活動架起了幼兒與家長、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互通的橋梁,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潛能,讓家長對學前教育始終興趣盎然。另外,定期家訪,真實取得對孩子較為全面的認識和評價。定期開展家長開放周,教師的公開課邀請家長參與,讓家長全方位了解幼兒園、了解孩子,升華家園共育的效果。
這樣,以平等的姿態(tài),給家長以溝通和合作的平臺,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來,用家長的智慧和能力,用家園共育的力量,使孩子們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為孩子們的全面發(fā)展保駕護航。
(責編 吳娟)
參考文獻:
[1]顧蘭芳.搭起家園共育的橋梁[J].好家長,2010(12).
[2]李桂華.做好家長工作實現(xiàn)家園共育[J].黑河教育,2009(3).
[3]馬愛蓮.家園共育現(xiàn)狀及其改善措施[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片反),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