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夷龍
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瑰寶,也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古詩詞具有語句凝練,用詞考究,意境深遠的特點,具有現(xiàn)代詩詞不具備的大氣。為了更好的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對此,本文將從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出發(fā),對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展開簡要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古詩詞地位;教學策略
中國古詩詞傳承源遠流長,在眾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古詩詞始終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古詩詞的重要地位體現(xiàn)在其對學生的積極作用上,古詩詞教學不但能夠開闊學生眼界,為學生寫作積累好詞佳句,更能夠增強學生想象力,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語文素質。一般而言,小學生接觸到的古詩詞大多通俗易懂,且都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古詩詞的作用,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合理進行教學設計,最大化的運用古詩詞進行語文教學。
一、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科目,是語文學科不可或缺的教學重點。作為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古詩詞具有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播智慧理念、展現(xiàn)文化魅力、提升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強大功能。古詩詞中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背景和人物情懷是數(shù)學、英語學科無法媲美的,其中的精神高度對學生有著強大的感染力,是語文教學的最大閃光點之一。
二、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分析
(一)拒絕死記硬背,從背景及情感入手增加記憶
部分小學教師在教學古詩詞相關內容時,教學目的僅為應對考試。將考察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作為工作重點,缺乏對古詩詞的內容講解。學生的記憶效果較差,且耗時較久,即使背會了,過不多久又會忘記。教師對古詩文的教學重點應是講解為主,讓學生理解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以此為輔,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獨坐敬亭山》的相關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講解李白對這首的創(chuàng)作背景,李白一生跌宕起伏,縱有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遠離官場之后,李白便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活。在此期間,李白大多孤身一人,寄情于山水,以便排解心中的苦悶?!斑@天,李白來到敬亭山,高飛的鳥群不見蹤跡,僅有孤獨的云朵飄來飄去。再看一看敬亭山,心中不由感慨,這世間相互不嫌棄的怕是只有你和我了吧。”學生在明確了詩文的背景及大意后,能夠感受到李白懷才不遇的孤獨感。結合背景與情感,大大降低了學生記憶的難度。
(二)構建詩詞情景,增強學習興趣
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學習難度較高。小學學生的社會閱歷有限,文化水平較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缺乏趣味性,學生面對詩詞教學時,難免感覺枯燥乏味,沒有學習動力。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從興趣出發(fā),結合多種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充滿趣味性的詩詞教學課堂。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鄉(xiāng)村四月》的相關教學時,教師可巧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前,教師需預留學習任務,即每名同學均需了解自己家鄉(xiāng)鄉(xiāng)村中,四月農忙時,田野里的熱鬧氛圍。在課堂中由學生上臺講述,之后提出問題,“那大家想不想知道,在南宋時代江南區(qū)域的鄉(xiāng)村四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學習翁卷的《鄉(xiāng)村四月》,去了解那將是怎樣的熱鬧氛圍?!敝笞屚瑢W們閉上眼睛,由教師描述,學生去想象。這是下著綿綿細雨的一天,在我們面前是一個長滿了嫩綠新草的小山坡,山坡旁是一片稻田,稻田的水中倒映著天空。這時,一只杜鵑鳥剛好路過,并發(fā)出清脆的啼叫,仿佛在說春天來了,細雨也不停地滋潤著田野里的莊稼。四月是農忙時節(jié),農民伯伯才忙完蠶桑的工作又要繼續(xù)播種莊稼。之后提醒同學睜開眼睛,并邀請學生對自己所想畫面表達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學習氛圍也變得更加活躍。
(三)結合詩詞朗誦及各類意象,幫助學生理解詩詞含義
詩詞短小卻蘊含了豐富的道理和感情,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很難準確把握詩詞意境。朗誦是語文學習的一項基礎技能,卻常被師生所忽略,正確朗誦對于詩詞情感的把握很有幫助。教師也需注意總結常見意象,協(xié)助學生理解詩詞情感。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憶江南》的相關教學時,首先教師應為學生講解生僻詞的讀法,如風景舊曾諳(an)。確定學生可以準確讀完整首古詩后。教師即為學生試讀一次,教師應注重本文最后一句“能不憶江南?”,該句應用重音讀出,且?guī)в蟹磫栒Z氣,表明作者對江南深深的回憶。又如對常見意象的教學,當詩詞中出現(xiàn)與月亮相關的詞匯時,可以說明作者將思想之情寄托在其中,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碑敵霈F(xiàn)“孤帆”這一意向時,說明本首詩可能有離別之情。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掌握了此類常見意象,對于學生理解詩詞,感悟作者感情有很大幫助。
綜上所述,小學古詩詞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幫助巨大,教師可以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出發(fā),以構建情景,聯(lián)系詩詞情感、背景等手段進行古詩詞教學。詳細的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還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探討總結,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類教學方法,行之有效的教授古詩詞。
參考文獻
[1]周健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
[2]沈艷.小學語文新課改背景下的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8).
[3]封莉萍.小學語文高年級古詩詞教學的優(yōu)化方法分析與闡述[J].好家長,2017(2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