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成
摘要:留守兒童親情與家庭教育缺少對于他們以后成長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本文提出應當加強父母等家庭教育觀念,增加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頻率,針對留守兒童進行一些課外活動使父母不在身邊對兒童的影響得到緩解,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家庭教育。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親情
引言:個體的健康成長以及成才均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區(qū)域教育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進步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十分嚴竣的教育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親情與家庭教育問題的具體分析
1.缺乏學習監(jiān)督,家庭關注少,學習能力較差
農村父母普遍受文化教育程度低,難以對孩子的學習給予必要的監(jiān)督和指導,而當孩子遇到學習方面的問題時,難以找到詢問的對象,不利于其學習的進步。另一方面,孩子的祖輩老人由于孩子父母不在身旁可能會過分的溺愛與縱容,對其不管束,使孩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兒童時期是人智力開發(fā)的重要時期,缺少正確的引導以及必要的家庭關注勢必會影響孩子智力的發(fā)育,是農村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2.缺少父母關懷,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因為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務工無法從小陪伴,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也只能靠孩子的爺爺奶奶等提供,孩子缺乏必要的心理溝通,因此容易養(yǎng)成自閉的性格。兒童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塑造性格的重要時期,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懷以及愉快的家庭氛圍使得許多留守兒童渴望得到“親情”,感受家的溫暖,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心理健康受到影響。而大多數(shù)父母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出于愧疚,一味地用物質來滿足孩子的要求卻忽略了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樣容易誤導孩子片面的追求物質,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
3.缺少安全教育,人身安全存在隱患
拐賣留守兒童相關事故常有發(fā)生,祖輩年事已高,體力較差,而孩子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許多孩子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獨自外出玩耍。因此溺水、人口拐賣的事故經常發(fā)生。部分孩子甚至養(yǎng)成極端心理,出現(xiàn)自殘、違法亂紀等行為。
二、增強留守兒童親情與家庭教育的對策
1. 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就業(yè)
留守兒童親情與家庭教育缺少問題,從本質上來看是缺失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管與陪伴,因此解決這個問題最佳的辦法就是讓孩子不再留守,所以,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加大對農村的經濟投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好鄉(xiāng)村資源,使外出務工人員返回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另一方面,通過進行招商引資,加大扶持與發(fā)展農村地方企業(yè)的力度,地方企業(yè)用人大都來自當?shù)氐膭趧恿?此外,通過創(chuàng)業(yè)補貼政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在農村創(chuàng)業(yè),開展有機農場,家禽畜的養(yǎng)殖等。促進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進行良性循環(huán),使得農村父母離土不離鄉(xiāng),這樣一來,孩子的父母可以長期陪伴孩子,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
2.改變祖輩的教育觀念
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因此孩子祖輩們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生活與教育的責任。首先,祖輩老人應改變傳統(tǒng)觀念,了解孩子所需的家庭教育知識、學習新的育兒觀念,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兒童的教育學習問題上,其次,孩子的監(jiān)護人要嚴格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保證孩子每天作業(yè)按時完成,定期與孩子老師進行溝通,以便于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即使孩子出現(xiàn)學習與生活上的問題,也能夠及時解決。此外,祖輩應當多與孩子父母溝通有關孩子教育,心理等方面問題,協(xié)助老師做好孩子的學習教育工作。
3.提高孩子父母的責任意識
外出務工的父母大都缺乏足夠的責任意識,需要使他們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提升他們的責任意識使他們與孩子保持溝通,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防止孩子走向心理偏激。在外務工的父母應當經常并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以便于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詢問有關他們的生活、學習方面的情況,能夠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如果情況允許,家長應當有一方能夠在家鄉(xiāng)陪在孩子身邊,如果父母雙方都外出務工,應盡量選擇離家鄉(xiāng)近的地點工作,盡可能多回家與孩子團聚,如情況限制,也應當利用通訊工具與孩子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多與孩子進行親情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掛念以及親情的溫暖。同時也須時常與家中祖輩,老師等聯(lián)系,了解清楚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
4.增加留守兒童的課外活動
由于孩子缺少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父母的心理疏導,孩子也難以明辨是非,所以很多不良思想容易占據(jù)孩子的內心,不利于孩子的心理發(fā)育。因此,鄉(xiāng)村學校應該為留守兒童增加更多的課外活動供其選擇,由此彌補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老師也需要對留守兒童額外關注,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分散并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留守兒童能夠在課外活動中緩解心情,并由此學會自我管理,能夠學會獨自生活,讓留守兒童能夠在自身實踐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彌補他們由于長期缺少親情對其人格健全發(fā)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5.學校開展相應的家庭教育指導
學校方面應發(fā)揮出自身教育的主動性,老師應當主動與孩子家長聯(lián)系、建立學生家長微信群、QQ群,通過家訪和流動家長委員會等途徑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以自身對學生的關懷、負責,加強家長對孩子學習情況的重視。學校也可以與地方政府聯(lián)合起來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與培訓,提升家長自身素質,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改變家長的教育方法。
親情與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并走向成熟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然而,由于家長親情教育的缺少,留守兒童的親情與家庭教育缺少可能會為他們今后的成長過程帶來無法逆轉的不利后果。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思想比較傳統(tǒng)更偏向于保守,很難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心理進行全方位的關注與指點。對農村留守兒童親情與家庭教育缺少的問題需要政府以及相關行業(yè)協(xié)同起來,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的投入,通過外部資源的提升來彌補親情以及家庭教育缺少對孩子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馮洪波,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J],教育:00191-00193
[2]蔣平,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相對弱化問題研究[J].甘肅農業(yè),2005.2
[3]裘指揮,留守兒童“親情空洞”問題發(fā)生的特殊性以及防范[J],中國教育學刊: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