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燕
摘要:小學美術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直接影響到素質改革的成效,事關學生美育的培育和發(fā)展。色彩感是一種重要的美術素養(yǎng),教師要將色彩的教育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增強美術教育的實效。對于具體美術色彩教學活動的開展,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簡單色彩表現物體,借助游戲活動進行開展,在課堂上加強色彩練習,還要注重將色彩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這樣都能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色彩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藝術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感;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小學生都是好奇心很強的,他們處在感性認知的階段,兒童的世界總是那么五彩繽紛的,充滿了無限的童趣,但實際上他們并沒有對色彩有著科學明確的認識,存在著認識表面甚至錯誤的狀況。對于小學美術這門課程來說,其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幫助小學生們認知色彩,實現對色彩感的有效培養(yǎng),讓他們對周圍生活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為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要更加重視色彩方面的教學,優(yōu)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色彩感知力。
一、色彩感的概念及作用
色彩,主要包括認色、涂色、配色。認色,是對色相、明度、純度、色調等進行初步認知,包括三原色、間色以及復色的認知;涂色,是對圖像進行著色練習,其中可包括平涂重疊加深以及平涂渲染的涂色方法;配色,是學習對色彩的搭配。所謂色彩感,就是能夠用眼睛看得見、用頭腦想到相關生活經驗的,一種對顏色和光線的視覺感受[1]。
兒童的色彩感還比較差,通過小學美術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這方面的認識,這是有著重要積極作用的。第一,小學生會對色彩產生直觀的認識,了解生活與色彩的關系,感受藝術文化,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第二,色彩感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藝術表現形式,是對事物的一種情感加工,學生在藝術接觸實踐的過程中實現了感知能力的提升;第三,不同的色彩會引起人們不一樣的視覺刺激,觸動情感,引發(fā)想象,所以色彩學習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和靈感,這對培養(yǎng)藝術創(chuàng)造力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色彩感的策略
1.運用簡單色彩表現物體
在小學生剛剛接觸到色彩這個概念的時候,還對其認識的比較模糊,覺得很抽象難懂,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講究策略,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做到循序漸進,一開始可以先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最簡單的色彩表現物體特征。例如要想讓學生們畫出一個褐色的壇子,教師可以先為他們準備好色盤,引導其挑選出深藍加紅、暗紅和赭石色,根據壇子結構的不同選擇運用不同的顏色,這樣學生在參與上色學習的過程中,真正認識到了運用不一樣的色彩就會產生差異化的視覺感受,從而初步認識到了色彩感的價值。并且當學生認識到多種色彩的不同變化時,也會對美術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想要去感受五彩斑斕的美術世界,為進一步開展色彩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在游戲活動中融入色彩教學
小學生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做游戲,小學美術教師還可以將色彩教學融入游戲元素,合理設置相應的游戲活動,并給要注重教學中游戲性與教育性的協調,這樣才能最終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在歡樂的氛圍中實現對色彩感的培養(yǎng),獲得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認識“三原色、三間色”內容的時候,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找朋友”的游戲活動,讓學生用畫筆在紙上涂自己最喜歡的顏色,之后將不同的顏色進行搭配,比如“黃色”和“青色”搭配就變成了“綠色”,這樣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就能加深了對色彩的知識,并且逐漸掌握了色彩搭配應用的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色彩感。
3.加強課堂上的色彩練習
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場所,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色彩認識感,感受到色彩在繪畫中的重要地位,還需要通過一些練習活動進行強化,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色彩感進行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2]。例如,通過“補色挑選”的色彩練習,要讓學生從各種顏色中挑選出補色,包括純顏色和灰顏色的補色,從而讓學生真正學習補色知識;還可以開展“明度反差”色彩練習,引導學生能夠利用明度轉換的方式增強色彩協調性,防止學生片面地認識物體的黑白灰顏色。類似的練習形式還有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和指導,讓他們明確認識各種顏色,學會運用色彩進行美術作品的表達。
4.色彩與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
我們的實際生活中處處包含著色彩,整個世界都是多姿多彩的,以往小學美術教師不注重利用生活這個元素,導致學生難以對生活中的自然色彩產生良好的感受,整個教學顯得單一枯燥,也不利于學生理解,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色彩教學與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從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入手,引導他們去發(fā)現和感受色彩,增強對色彩的理解,體會色彩的美麗。例如在“色彩的對比與協調”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直接討論穿衣服的色彩搭配,或者教室裝飾的色彩布置等等,還可以組織學生到野外大自然中,真正去感受綠草青山、藍天白云,還有各種顏色的花朵,讓他們感受一年四季大自然的色彩變化[3]。
結語
總之,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感是極為重要的,這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啟蒙,為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起到基礎性作用。小學美術教師要以素質教育改革為指導,認識到美術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特別是要注重對學生色彩感的有效培養(yǎng),在教學上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引導和指導,讓學生認知、學習和運用色彩,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美術作品。
參考文獻:
[1]薛彭蕾 . 小學美術有效色彩教學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02):28-29.
[2]熊婷婷 . 淺談小學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7(01):82-83.
[3]翁濤 . 提升小學美術色彩教學的措施探討[J].吉林教育:綜合,2015(02):54-55.
(阜陽市蓮池小學 ?安徽阜陽 ?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