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偉兵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已成了高中歷史教育最熱門的話題。四年間,出現(xiàn)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課堂實踐的文章。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已成為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研究的最重要內(nèi)容。
五大核心素養(yǎng)中,史料實證是核心方法?!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這樣定義:“史料實證是指通過嚴格的檢驗獲取可信史料,并據(jù)此努力重現(xiàn)歷史真實的態(tài)度與方法”。由此可見,史料是需要“通過嚴格檢驗”的,實證的前提史料的“可信”。如果史料實證喪失了“實”,在此基礎上引出的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近年來,課堂歷史劇層出不窮,方興未艾。這些課堂歷史劇不僅出現(xiàn)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當中,也多次出現(xiàn)在各類公開課、優(yōu)質(zhì)課、比賽課當中。對中學歷史課堂中使用歷史劇的現(xiàn)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褒貶不一。無可厚非,課堂歷史劇對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突破疑難點,有一定的幫助。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越來越多的課堂歷史劇有“抗日神劇”的傾向。一方面,歷史老師在深惡痛絕地批判“抗日神劇”,另一方面,一些老師在課堂中編撰或使用“抗日神劇”,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一、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課堂歷史劇不是客觀、可信的史料
深圳的伏玲老師《在情境式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宋明理學》為例一文中,給讀者們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版的鵝湖之會。筆者摘錄如下:[1]
朱熹:陸老弟,怎樣認識理?
陸九淵:理在心中??!
朱熹:你的說法太“簡單”了,理是萬物的本原,肯定在人心之外啊!那你說如果敵機來了,怎么辦?
陸九淵:你的觀點才“支離破碎”呢?敵機來了,應該讓弟子閉目靜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為機聲所懾。
朱熹:那不是會在那里等死?。磕愕膬?nèi)心反省不實際,敵機來了,應該教弟子爬到書架上翻查飛機種類性能以及防空方法??!
陸九淵:你這種格物致知的方法才有問題呢?那敵機來了,都會把你們炸飛了。
學生在“見證”了“鵝湖之會”后,教師拋出問題:“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哪些異同呢?”“他們的宇宙觀有何不同?”“他們的哲學范疇有何不同?”“他們的認識又有何不同?”“他們的實質(zhì)和內(nèi)容有何相似點?”經(jīng)學生討論后完成下表……
鵝湖之會是中國思想史上著名的辯論。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呂祖謙為了調(diào)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于一”,于是出面邀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辯論主要圍繞著“理”和“窮理”的方法而展開,雙方把自己的觀點闡述得淋漓盡致。在教授《宋明理學》這一課時,這段經(jīng)典的材料經(jīng)常被引用。
伏玲老師在教授《宋明理學》時,沒有采用原始材料,而是用課堂歷史劇的形式“藝術”地再現(xiàn)了鵝湖之會。在我看來,伏老師之所以這樣處理,一方面想讓一千年前的歷史事件更貼近當代中學生的認知,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學生也不會囿于文言文的晦澀難懂而降低課堂效率。用現(xiàn)代版的“鵝湖之會”,確實拉近了當今與南宋的距離,拉近了理學的晦澀難懂與當代高中生認識水平的距離,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但是,從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能力來看,用歷史劇是否合適呢?依筆者陋見,應用于高中歷史課堂中,是不合適的:①從材料來源來看,這段歷史劇應該是材料,而不是史料。他既不是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fā)生當時所產(chǎn)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jù)的史料),也不是第二手史料(經(jīng)過后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而是來自于老師編撰的一段材料,當然違背了史料實證的“實”。②從課堂邏輯來看,上述引文包括兩個核心素養(yǎng),即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現(xiàn)代版的鵝湖之會為史料實證,由此老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是歷史解釋。這明顯違背了課堂認知的邏輯,教師心目中先有歷史解釋(提問的答案),然后根據(jù)這個答案再去編撰了一段史料(歷史劇)。③從語言風格來看,過于隨意,不莊重、不嚴肅、不規(guī)范。特別是文中的“老弟”的稱呼、飛機的情節(jié),給人一種抗日神劇的感覺。不是讓學生“神入”歷史,而是讓歷史穿越到現(xiàn)在。④從教授對象來看,脫離了高中生的認識水平。經(jīng)過三年初中的學習,高中生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和歷史學習方法,在文字的閱讀和問題的解析方面,也比初中生更高一個層次,如果上述歷史劇出現(xiàn)在初中課堂,基于初中生學習歷史的水平,似乎可以理解,出現(xiàn)在高中歷史課堂,似乎有些幼稚。
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客觀、充分地利用史料
史料是歷史認識的基石,梁啟超所說:“史料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之可言。”葉小兵認為:“對史事的推理和論證必須依據(jù)可靠的史料作為證據(jù),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建構正確的歷史認識?!比绻约涌甲C,我們就知道上述歷史劇是來自于兩段史料:一是陸九淵的《陸象山全集》中對鵝湖之會的記述,二是曹聚仁《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其中的一篇《鵝湖之會》。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兩斷的史料。
材料一:淳熙二年乙未,先生卅七歲。呂伯恭約先生與季兄復齋,會朱元晦諸公,于信之鵝湖寺?!旌嗟罆疲骸谤Z湖講道,切誠,當今盛事。伯恭蓋慮陸與朱,議論猶有異同,欲會歸于一,而定其所適從,其意甚善?!庇衷疲骸谤Z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后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fā)明人之本心 , 而后使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此頗不合。先生更欲與元晦辯,以為堯舜之前何書可讀?復齋止之。趙劉諸公,拱聽而已?!盵2] (筆者注:信,信州,即今上饒鉛山縣;呂伯恭,呂祖謙,浙江金華人,理學大師,“婺學”創(chuàng)始人;季兄復齋,陸九淵兄陸九齡,人稱復齋先生;朱亨道,陸九淵門人;趙、劉,呂祖謙的好友,浙江學者劉子澄,趙景明)
材料二:當年,我從鵝湖回到上饒,在信江中學講演,我曾向在場的教師、學生說:“那時,空中隆隆聲近,敵機掠空而過,恍然有所啟悟。假如朱陸正在鵝湖登壇講學,呂祖謙也在座,敵機在天空盤旋時,他們將如何教弟子們?nèi)哆@現(xiàn)實問題呢?依陸王的說法,應當讓弟子們閉目靜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為機聲所懾的。朱熹呢,他會教弟子們到書架上去翻查飛機的種類性能以及防空方法。呂祖謙會帶著那一群學生逃到峰頂山腳,在樹林崖石下掩蔽起來,臥倒不動。同是“格物致知”,找答案的時候,哪條路走得通?[3]
看了兩段原始材料,依筆者淺見,課堂上根本不必走彎路,把兩則材料拼湊成一段歷史劇。這兩段材料本身就是“歷史劇”,可讀性非常強。材料一有情節(jié),有內(nèi)容,有思辨,且文言文并不晦澀難懂,它的可讀性并不亞于課堂歷史劇,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史料的能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史料實證的的核心素養(yǎng)。朱陸二人的主要分歧點是“窮理”的方法,朱認為要博覽而約取,陸認為要發(fā)明本心。更有戲劇性的是,雙方都不信服對方的觀點,相互攻擊對方,朱認為陸的學說“太簡”,陸認為朱的學說“支離”。最后,誰也沒有說服誰,以鵝湖之會為標志,朱的理學和陸的心學分道揚鑣。材料二是鵝湖之會的現(xiàn)代版,從核心素養(yǎng)來看,材料一是史料實證,材料二是歷史解釋。曹聚仁先生用形象的比喻,敘述了他對理學和心學分歧的理解,即“敵機來時”,朱熹的應對方法是格物致知,陸九淵的的應對方法是本心體悟。曹的比喻,通俗易懂,詼諧幽默。在高中歷史課堂中選用原始材料,可以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歷史時空中,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嚴肅感,從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材料閱讀能力和解題能力。
三、事莫名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利用史料實證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對事物最好的證明是看看他是否有效,對理論最好的檢驗是看他有沒有證據(jù)。提高歷史課堂有效性是中學歷史教學常談常新的問題。作為一位中學歷史老師,在筆者眼中,衡量歷史課堂有效性主要是兩個,一是能否使核心素養(yǎng)落地,二是能否解決實際問題(考試)。培養(yǎng)史料實證的能力是提高歷史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史料是通向歷史認識的橋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提供相關史料,與學生一起閱讀、分析史料,從而培養(yǎng)“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2018年11月份浙江省歷史選考的一道題目為例:
材料一:由新成立的俄國的領導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在整個世界回響。這激發(fā)了印度國大黨領袖們爭取自治的希望。他們讀到了列寧要無產(chǎn)階級和殖民地各民族聯(lián)合起來斗爭的求。歐洲的戰(zhàn)爭和革命也正在動搖西方殖民列強的根基。1919年,一萬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劂城的和平集會在流血中結束。國大黨組織了全國性的抗議運動,擁有了一位將運動帶到人民當中的新領導人——莫漢達斯·甘地。由于同時熟知印度和西方文化,甘地試圖將這兩種價值觀結合,用以抵抗不公的民族原則。他深深贊同西方社會主義者要求改善窮人和被壓迫者生活的訴求,同時深信通過沉思實現(xiàn)精神再生的印度觀念和非暴力的原則。
——摘編自(美)丹尼爾·R.布勞爾《20世紀世界史》
(1)仔細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印度非暴力抵抗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4分)
考試剛結束,就有學生跑過來,問我:“老師,怎么會考非暴力不合作的背景?”我反問:“為什么不能考?”學生回答:“書本上沒有!”書本上確實沒有相關敘述,但這道題目并沒有超綱。其實,它是考“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yǎng),具體地說,是考“能夠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為歷史敘述的可靠證據(jù)”的能力。仔細閱讀材料一,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難得出,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歷史背景有“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歐洲一戰(zhàn)的刺激;甘地和國大黨的領導”等因素,其實答案就在材料中。如果教師在課堂中關注學生閱讀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得出上述答案,也并不是難事。
非常同意浙江省歷史特級教師戴加平對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記得有人說過,所謂核心素養(yǎng),就是學生把所學都遺忘后留下的那么一點東西”[4]。我的理解,所謂核心素養(yǎng)就是一個人在長期學習和研究歷史中所形成的方法和習慣,這些方法和習慣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史料實證就是這種“方法和習慣”,它的前提是史料的真實性。如果史料實證失去了“實”這個靈魂,從中培養(yǎng)出來的任何“方法和習慣”將一文不值。
【注釋】
[1]伏玲:《<在情境式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宋明理學>為例》,《中學歷史教學》2017年第8期。
[2]陸九淵:《陸象山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第322-323頁。
[3]曹聚仁:《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上海: 三聯(lián)書店,1996年,第21-22頁。
[4]戴加平:《如何涵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歷史教學》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