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芬
摘要: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其最基本的教學內(nèi)容就是字詞學習,特別是對于中低年紀的小學生,識字學習影響著他們各方各面的學習和生活。但小學生的注意力相對不集中,理解力和記憶力拄往難以用到學習上,因此培養(yǎng)學生興趣,打造讓學生能夠輕易入門的情境化課堂,能夠讓小學生更加欣然地接受新知識,本文就對此展開探討。
關(guān)鍵詞:情境化課堂;小學教育;識字教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076-01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教研的重點都在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想象力拓展、作文能力拔高等等方面,而對于基礎(chǔ)字詞教學的討論較少。實際上,諸如情境化課堂、雙向課堂等等新型課堂在基礎(chǔ)字詞的教學中同樣可以有所應用,本文就探討如何利用情境化課堂助力小學語文字詞教學。
1.關(guān)于情境化教學
在學習中,知識往往以課本中的文字出現(xiàn),小學生對于文字的興趣遠遠不及自己對生活中所見所聞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課本時能夠想到生活中的見聞,從而更加輕松地接受知識,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識。這就是情境化教學的含義所在。情境化教學旨在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小學的學習中,音字詞是教學的基礎(chǔ)所在,在生活中,學生有非常多的機會接觸到語文課本上的漢字,因此將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音字詞的過程與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音字詞的過程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從生活又回歸于課堂。學生在情境化課堂上可以很輕松地收獲知識,然后在生活中反反復復得到實踐和補充,教師借此又可以提高課堂效率,讓語文教學朝著高效化、高質(zhì)量化的角度進行。
2.以生活實例代人生字詞學習
小學的生字詞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頻次非常高,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很容易找到相關(guān)的生活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實例的來源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可以來自于課文,也可以來自于學生的日常生活,當然不僅僅局限于日常,也可以是關(guān)于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畫、童話、影視劇、音樂、天文地理等等??傊绻芤砸环N讓學生欣然接受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那么課堂的效率就會非常高。
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時,這一課的生字詞有鋒、叔、曾、濘。這幾個字是生活中的常見字,教師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去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字詞,例如雷鋒的峰字,除了用于人名,它更常用于山峰,意思即是山突出的尖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平時的見聞,自己家的附近有沒有山峰,它叫什么峰,自己是否跟家人一起去旅過游,是否去過著名的山峰景點。至于叔字,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更是非常多,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有叔叔、或者堂叔、表叔,或者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年紀與爸爸類似的,都可以被稱之為叔叔。泥濘的“濘”字則是需要跟這個詞語一起記憶,教師可以向?qū)W生描述這樣一個泥濘的場景,或者借助pPt自板等向?qū)W生展示一個泥濘的圖片。同時,濘字還是形音字,也就是說泥濘的地方容易有水,因此是水字旁,同時寧作為它的聲部。教師在語文音字詞的教學中,經(jīng)常這樣把生活中的場景應用于音字詞的識別記憶中,會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注意漢字特點,將漢字象形、形聲等特點利用起來,讓學生識別生字詞不再困難。當然,在漢字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學得踏實,特別是提醒學生不要有錯別字,還要保證書寫的工整性。
3.利用開放課堂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shè)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除了可以將生活實例代人學生識字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之外,還可以反過來將學生的識字應用于生活情境中。換句話說,教師不妨采取開放課堂的形式,在教學生識字的同時,訓練學生對生字詞的應用能力。因為通過應用,學生才能夠真正掌握字詞的含義,才能夠算得上真正認識了字詞。
所謂開放課堂,即課堂上的主角不再是教師一人,還要有在座的各位同學。音字詞的學習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內(nèi)容,有許多學生對此不是非常感興趣,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認真聽講的興趣,教師可以盡量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開放課堂的意義包括課堂內(nèi)容、形式、態(tài)度的開放。課堂內(nèi)容的開放:即學生在學習音字詞時,不必拘泥于音字詞本身,而是要多多考慮這些生字詞可能的應用場景,保證對生字詞的熟練掌握。課堂形式的開放:即課堂上,不必只有教師在演講,學生在旁聽,學生可以作為演講者,教師也可以作為旁聽者。課堂態(tài)度的開放:學生雖然要保持一定的課堂紀律,但不用過于古板,像古代私塾童生一樣刻板著臉。在音字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舉出生活中這個字詞的應用實例,也可以讓學生們進行造句比賽,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在此過程中,雖然是教師引導著漢字使用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但是真正的情境是學生自己結(jié)合生活體驗想出來的。
例如,在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篇課文時,這一課的生字詞有針、忠、盞。筆者曾經(jīng)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造句,試著將這一課的字詞用上,鍛煉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比如有的學生就會說:“媽媽在一盞燈下,用縫衣針給我補衣服,門外忠誠的小狗正在看家護院?!边@就體現(xiàn)了學生是非常具有聯(lián)想能力的,在課堂上可以自主創(chuàng)建文字的應用情境。
在小學音字詞的學習中,教師要格外注重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開展情境化的教學課堂,學生能夠完全融入課堂學習中去,把興趣化為知識,把樂趣化為學習動力。在現(xiàn)代教育中,學生不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是為了終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而學習,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而學習,因此教師不僅僅是教會學生音字詞,更要教會他們?nèi)绾稳谩?/p>
參考文獻:
[1]張雪波.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9(08):45.
[2]康長生.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A].教師教育論壇(第六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