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方法受到廣泛關注。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感悟課程核心內容,拓展學習視野,形成自己對歷史的獨特思考方式是未來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通過遵循步驟科學繪圖、促使學生循序漸進復習、樹立學生自主思考意識等有助于更新教學立意,提升學生歷史學習水平,進而彰顯初中歷史課堂的時代性。
關鍵詞:初中歷史;思維導圖;教學應用
歷史學科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兩部分,在歷史發(fā)展中包含經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等多個方面,知識點繁雜、難度較大,使學生歷史思維的建構產生了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幫助學生架構起歷史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方便學生記憶歷史知識點。然而,現(xiàn)階段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存在較大問題,一方面,一些教師始終未更新其教學觀念,在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為主,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方面,在目前的中學歷史教學實踐中,思維導圖的應用范圍很小,僅有一小部分老師會在課堂上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歸納章節(jié)的知識框架。基于這種情況,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應用的重視程度,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總結歷史知識,使其形成完整的歷史架構,完善歷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升初中歷史總體教學水平。下面,筆者便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遵循步驟,進行科學繪圖
無論在哪種課型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師都應按照其方法和步驟進行科學完善的繪制。在繪制過程中,教師首先應找出章節(jié)的主題詞和各個知識點的關鍵詞,其次,梳理主題詞與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并用簡短的語句對其關系進行描述,最后,以流暢的線條、豐富的色彩和相關史實文字將主題詞和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形成一幅完整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中體現(xiàn)的是各部分之間條例清晰、邏輯嚴密,既實體現(xiàn)了歷史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又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程度。實現(xiàn)思維導圖的規(guī)律性和科學性,有利于學生清晰地把握歷史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也便于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將更多時間用于知識拓展和解題練習,有效提升課堂質量和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一單元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在白紙中央將本單元的主題詞“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清晰地寫出來,四周要留出大面積空白,這樣才能不限制大腦的發(fā)散思維,可以隨時跟隨思路進行記錄;根據(jù)知識要點與主題詞之間不同的關聯(lián)程度選擇不同顏色或不同形狀的線條進行標識,將主題詞和各個知識點的關鍵詞聯(lián)結起來,層層遞進。通過學生自主進行思維導圖的科學繪制,有利于學生明了本單元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深切體會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群雄紛爭的紛亂局面和在此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民族融合趨勢。
二、循序漸進,促進有效復習
在歷史課堂上使用思維導圖,主要體現(xiàn)在對知識點的整合,思維導圖還可以應用于對每個單元以及每個專題知識點的復習之中。學生在復習時,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成知識線索,再將眾多的知識線索擴充為一個個知識面,接著將知識面建構成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復習過程中單拎出一個知識點,學生便可通過思維導圖回憶起與其相關的所有知識,有效建立起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觸類旁通。
例如,在學習《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一課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將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九章算術》的成書和張衡發(fā)明地動儀等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作為秦漢時期文化發(fā)展的代表內容;將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的特征、文化發(fā)展的魅力、實行的政治制度、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和戰(zhàn)等知識點進行排列組合,總結為兩漢的歷史進程;再將秦朝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的相關措施、特征與兩漢的歷史進程相聯(lián)系,總結為“大一統(tǒng)國家的發(fā)展”,層層遞進構建知識體系,沉淀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
三、自主思考,提升解題能力
在習題課上使用思維導圖,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題干和材料中尋找到關鍵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思維發(fā)散,在頭腦中搜索相關的知識點,將知識點與題目中的關鍵詞有效結合,并將其進行篩選和匯總,最終形成問題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樹立起自主探究的意識,體會到自主思考、最終獲得問題答案的樂趣,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和對題目的理解程度,實現(xiàn)思維能力與解題效率的共同發(fā)展。
例如,在做《新航路的開辟》這一節(jié)課的相關練習時,題目中為學生出示的材料為哥倫布紀念碑和“哥倫布日”人民群眾游行示威的圖片,材料中的關鍵信息一目了然,,學生在這時便可以在頭腦中搜索課本中與哥倫布相關的知識信息,即哥倫布航海與新航路的開辟;接下來,學生在根據(jù)問題“哥倫布做出了什么貢獻?哥倫布航海的動機是什么”自行組織答案,提升解題效率、提高歷史學習水平和成績。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的應用既能加強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點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認識,使課堂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又能拓展學生思維和認識水平的廣度和深度,構建歷史知識體系。最終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變化。
參考文獻
[1].吳浩.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略談[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06).
[2].安春苗. 思維導圖在歷史教學中的繪制及應用研究——以《鴉片戰(zhàn)爭》一課為案例[J]. 中學政史地: 教學指導版, 2017(09).
作者簡介:凌友芝,出生年月,1974年9月,性別,女 ,籍貫,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所在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萬山鎮(zhèn)水關初級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歷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