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楚羚
【摘要】? 文章主要從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和調動家長積極性兩個方面探討班級建設的對策,以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 班級建設 愛護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022-01
對于許多老師來說,當班主任是一項艱巨的挑戰(zhàn)。一提到當班主任,大家的腦海中便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永無止盡地和學生斗智斗勇,小心翼翼地和家長打交道,聲淚涕下地和同事哭訴委屈。其實,當好班主任是需要一些智慧的,如果安排妥當,行之有效,也可以做一名氣定神閑的“佛”系班主任。
一、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班級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班級,它是全體學生和老師共同的班級。因此,決不能是班主任一個人完成所有工作,應該合理的把各項班級管理工作分攤下去,由學生合作完成,通過各項活動逐步樹立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把班級管理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成為班級真正的主人。
(一)建立自律自能本,培養(yǎng)學生獨立意識
初中學習相較于小學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如果孩子沒有建立獨立自主意識,過分依賴家長和老師,對于他們接下來三年的學習生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統(tǒng)一印刷了自制的《自律自能本》,要求學生每天按質按量完成。這個本子內不僅要求學生自己抄寫每日需要完成的作業(yè),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對自己一天所有課程聽課情況進行一個評價,對每天的學習生活寫一個簡短的評價。我會在第二天批改,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自主意識。
(二)建立學習小組,培養(yǎng)學生互幫互助思想
第一次階段性測試結束后,我會依據(jù)測試成績結合日常表現(xiàn)將學生劃分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劃分完成之后,就是學生們展示自我的時候了。我要求他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自己去一個響亮的組名,定好口號,并設計一個組徽,再利用班會課,召開一個學習小組成立大會,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介紹小組成員、小組名稱及組徽,一起喊出口號,最后讓小組長作為代表,把自己小組的組徽貼到班級小組PK榜上,從此小組成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舟共濟。
(三)建立班級管理團隊,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精神
剛入學我就讓學生積極報名參與班級管理,以最快速度成立臨時班級委員會,任職一個星期。期間我會仔細觀察每一個學生,加深對他們的了解,為成立正式的班級委員會做好準備。我和學生們做好動員工作:班干部必須有正氣,有擔當,品學兼優(yōu);有意向擔任班干部的學生可以提前和我打一聲招呼;個別內向不愿意和我報備但是個人能力強的學生,我會單獨找到他們交流,鼓勵他們競選。
正式競選的過程很簡單,但是很有儀式感。參加競選的學生必須要發(fā)表競選宣言,并且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競選的干部名稱下。等所有參選學生發(fā)表完演講后,全班學生進行投票,選出大家心中的班干部,最后當選的班干部進行宣誓,頒發(fā)聘書,再合影留念。從此,班級管理團隊正式運營。
二、充分調動家長積極性,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最堅固的堡壘
(一)細心觀察,建立強有力的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是班主任有力的助手,建立起一個團結高效的家委會對家長資源的整合尤為重要。而家委會中,又數(shù)家委會會長人選的確定更為關鍵,一個優(yōu)秀的家委會會長對于班級的良性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一位心術不正的會長會給班級帶來滅頂之災。我效仿班委會選舉,采取自薦的方法選出臨時家長委員會班子,試行一個月后再根據(jù)實際需要正式成立家長委員會,對家委會成員進行合理的調整,對設置不合理的部門進行修改,有效保證家委會的高效運行,為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
每一個學年家委會成員還會進行改選,根據(jù)家委會成員們的個人需求、家委會工作的實際效果進行調整。不斷吸納新鮮血液,保證家委會的生命力。
(二)常態(tài)性溝通,成為家長的知心人
七年級開學之初,年級組安排班主任對新生班級進行家訪,我想起了之前幾天,一個同學父親深夜給我打電話抱怨兒子的不懂事,于是我決定從這位同學開始我的家訪工作。到了這位同學家,我才發(fā)現(xiàn)他的父母已經(jīng)離婚,他現(xiàn)在和父親與后媽、剛剛出生的小妹妹一起居住。和孩子的父親聊了一會兒之后,我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和媽媽的關系不融洽,而對于孩子教育方式的巨大分歧是他們離婚的主要原因。孩子從小就跟著媽媽生活,媽媽在督促孩子認真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注重培養(yǎng)他的其他技能,給他報了很多興趣班。出于對孩子童年陪伴缺失的虧欠以及孩子讀初中了,需要父親更多的陪伴,孩子的爸爸把孩子接到了身邊。但是孩子自己卻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認為媽媽把自己送到了爸爸家是不要自己了。來到父親家后,看到繼母與小妹妹,更是覺得父親拋棄了自己,內心極度孤單、敏感,甚至自暴自棄。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知道這個問題不是一次兩次家訪就能夠順利解決的。于是我第二天邀請孩子的父母來校溝通,讓他們明白孩子內心需要的是什么,建議他們開家庭會議,做到良好的溝通,消除彼此間的誤會。再通過實際行動,向已經(jīng)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表達父母雙方的關愛,幫助孩子重樹自信,度過成長的難關。之后,我一直關注孩子在校表現(xiàn),時不時與孩子的父母溝通情況。孩子的父母漸漸的也愿意和我講心里話,和我分享孩子在家里的進步,溝通孩子教育上遇到的問題。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這個學生恢復了從前的開朗快樂。
班級管理工作復雜且繁瑣,但是正是因為這復雜、繁瑣才激發(fā)出無數(shù)智慧,讓這份工作充滿著樂趣與挑戰(zhàn)。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著無限潛力,只要教師、家長智慧地給與他們獨立成長的空間,他們一定不負期望,成長為一個個優(yōu)秀且獨立的人。
[ 參? 考? 文? 獻 ]
[1]李艷青.班魂——淺談我的班級文化建設[J].讀與寫,2019,16(30):227.
[2]張小莉.班主任與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J].文存閱刊,2019,(1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