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燕 陳敏儀 王兵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人文關懷對晚期肺癌患者不良情緒和自尊水平產生的影響。方法 200例晚期肺癌患者, 均予以人文關懷護理, 比較患者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和自尊水平評分。結果 護理后, 患者的SAS、SDS評分分別為(34.4±3.5)、(34.8±3.7)分, 均低于護理前的(51.4±5.2)、(53.1±5.6)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患者的社會自尊、外表自尊與行為自尊評分分別為(25.2±2.8)、(20.3±1.8)、(24.5±2.6)分, 均高于護理前的(20.4±2.0)、(17.5±1.2)、(18.9±1.5)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晚期肺癌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極大地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緒, 并提高了患者自尊水平, 在臨床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 人文關懷;晚期肺癌;不良情緒;自尊水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84
肺癌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晚期肺癌的臨床表現(xiàn)有憋喘、疼痛等, 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并影響著患者的情緒[2]。對于晚期肺癌患者除常規(guī)的治療外, 通過科學的護理手段也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從而滿足患者生理、心理上的需求, 提高其自尊水平[3]。此次研究旨在分析人文關懷對晚期肺癌患者不良情緒和自尊水平的影響, 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00例晚期肺癌患者, 納入標準:①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②均被確診為晚期肺癌疾病。排除標準:①病情不穩(wěn)定的患者;②不能進行溝通的患者。其中男120例, 女80例;年齡51~77歲, 平均年齡(64.0±7.2)歲。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人文關懷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疾病 在肺癌疾病發(fā)展至晚期時, 患者疼痛感較為嚴重, 使用微量泵皮下自控鎮(zhèn)痛, 在左上臂常規(guī)埋置靜脈留置針, 并與微量泵連接在一起。鎮(zhèn)痛液(200 ml)中應含有嗎啡(40 mg)、利多卡因(20 ml)與氟哌利多(2.5 mg), 負荷量與背景劑量分別為10 ml與2 ml/h。在鎮(zhèn)痛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同時播放舒緩的音樂, 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降低其疼痛感。針對發(fā)生胃腸道反應的患者, 應對其飲食進行指導, 以高纖維、優(yōu)質蛋白等易消化食物為主。根據患者的喜好布置病房, 適當?shù)財[放綠植花卉, 不僅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也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
1. 2. 2 臨終 ①多與患者交流, 傾聽患者的主訴, 掌握患者的實際需求, 指導患者通過哭泣、吶喊的形式將不良情緒宣泄出來;②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逐漸與患者討論有關死亡的話題, 使患者正確認識死亡;③陪伴患者一同回憶以前的快樂時光, 使患者有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④一旦患者病情發(fā)展至臨終階段, 護理人員應將實際病情告知患者, 尊重患者自己的選擇。
1. 2. 3 社會 ①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 使患者家屬有充分的思想準備;②告知患者家屬其情緒對患者產生的影響, 使患者家屬在面對患者時應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 并鼓勵、安慰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愛;③指導患者家屬參與到人文關懷護理中, 陪伴患者度過最后的時間。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患者護理前后不良情緒評分。采用SAS、SDS評估患者的不良情緒, SAS與SDS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4]。②比較患者護理前后自尊水平評分。采用狀態(tài)自尊量表(SS-ES)[5]評分評估患者的自尊水平。SS-ES中有3個維度, 分別為社會自尊、外表自尊與行為自尊, 共20個條目, 采用4級評分法, 非常不同意為1分, 不同意為2分, 同意為3分, 非常同意為4分, 總分20~80分, 評分越高說明患者自尊水平越高。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200例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護理后, 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200例患者護理前后自尊水平評分比較 護理后, 患者的社會自尊、外表自尊與行為自尊評分均高于護理前,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晚期肺癌患者心理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再加上受到疼痛的影響, 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增加了患者的不良情緒, 降低了患者的自尊水平, 嚴重時患者甚至出現(xiàn)抗拒治療、出現(xiàn)輕生念頭。
在此次研究中, 對本院收治的200例晚期肺癌患者均給予人文關懷護理, 經研究證實通過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有效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并提高患者自尊水平。人文關懷的理念來源于生活, 也就是愿意做、歡喜做、享受成果、不抱怨、用另一種眼光看自己的付出、認為這是專業(yè)的光輝。人文關懷護理以患者為中心, 站在患者的角度出發(fā), 以患者的需求為護理重點, 在癌癥護理中有著重要的意義[6-8]。人文關懷護理主要是指對人生觀及死亡意義的深層次探討與護理服務,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通過護理人員的協(xié)助使患者對以前的生活及現(xiàn)在的生活有深刻的認知;②通過護理人員的協(xié)助有效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使其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面對死亡,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同時對患者家屬也是一種安慰。臨終是指患者的生命即將結束, 但是并不意味著死亡, 仍屬于生命的一部分, 仍需要被尊重。
晚期肺癌患者需要通過藥物延長生存時間, 因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降低患者的自尊, 自尊是個體在社會過程中形成的對自我的情感體驗及評價, 同時也體現(xiàn)出心理狀態(tài), 自尊水平比較高的患者其心理情緒也就越好, 保持患者良好的狀態(tài), 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通過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正確的面對死亡, 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避免不良情緒的發(fā)生, 感受到來自家屬的關愛[9-11]。
綜上所述, 晚期肺癌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極大的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緒并提高了患者自尊水平, 在臨床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祁麗麗. 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在晚期肺癌診治中的價值分析.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8, 29(17):2852-2854.
[2] 張韋. 對行化療的晚期肺癌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對其化療依從性的影響.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8, 16(8):243-244.
[3] 陳波, 陳卉. 人生回顧輔助人文關懷對肺癌終末期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8, 26(6):866-870.
[4] 羅紅英. 老年肺癌患者開展人文關懷的護理研究.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7, 23(35):147-148.
[5] 杜殿媛. 人文關懷對肺癌病人情緒的影響. 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4(1):73-74.
[6] 白曉鈺, 楊秀梅. 人文關懷護理在肺癌患者中的運用.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7, 22(11):58-59.
[7] 楊紅, 盧麗, 朱霞娣. 人文關懷對晚期肺癌患者不良情緒和自尊水平的影響.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6(11):1356-1359.
[8] 高亞娜, 張琳, 趙園, 等. 人文關懷對晚期肺癌化療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河南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9, 31(1):80-82.
[9] 劉俊茹, 何安兵, 張敏, 等. 加強人文關懷對放棄治療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6(3):331-334.
[10] 任敬, 胡冬梅, 陳學波. 姑息護理聯(lián)合人文關懷在晚期癌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大家健康(上旬版), 2017(12):225-226.
[11] 羅木嬌. 人文關懷在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半月), 2012(9):3920-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