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古麗
摘 要:初一階段作為小學與初中的銜接階段,其重要性不可小覷,由于學習環(huán)境、學習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心理等多方面的變化,使得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不適應感,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因此要求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初一階段的學生更好地展開數學知識的學習?;诖耍瑢ξ⒁曨l導入、小組合作、因勢利導三個教學方法給出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并對應以案例,希望能夠對一線初一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一學生;數學學習;教學方法;案例分析
相關的調查研究發(fā)現,現階段初一的學生在實際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存在學習興趣不高、知識點混淆、只會理論不會做題、學習成績不高、缺乏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影響他們初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成績,對于他們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就需要我們一線教師能夠多角度著手,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展開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
一、微視頻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微視頻是信息技術的今天誕生的一種新的教學工具,微視頻時間短,能夠更全面、精準地呈現一些知識點,音視頻的結合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同時也能夠很好地打破時間和空間對學生學習的限制,再加上制作流程比較簡單方便,因此得到了教育者的廣泛認可和青睞,也確實有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學“幾何圖形”這一內容時,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需要學習、掌握的幾何圖形有印象深刻,給學生制作了一個微視頻,視頻中是豐富多彩的幾何實物圖形和其抽象成幾何圖形的畫面,通過微視頻的播放,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知識的學習,而且也通過視頻內容清晰地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得到了很好的激發(fā)。此時,我再導入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梯形、圓柱、圓錐等結合圖形概念、特點等理論知識的教學,學生都顯得非常感興趣,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梢哉f,微視頻的導入,讓整節(jié)課的教學擁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為更理想教學效果的獲得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小組合作,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
新課程標準中對現代的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自主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也就是說比較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對于正處在初中學習初始階段的初一學生來說,更需要培養(yǎng)其小組合作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學“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單元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兩直線相交后形成的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以及性質和應用有更深刻的掌握,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學習小組,之后,給各個小組布置了如下任務:第一,畫直線AB、CD相較于O點,說一說畫出的圖形中有幾個角,兩兩相配能夠組成幾對角?各對角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根據不同的位置關系怎么將他們分類?如何測量一下這些角的度數?如果轉動兩條直線AB、CD呢?這些角的度數、數量關系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將這些問題的答案探究出來,并以表格的形式匯總出來,看看哪組同學做得又對又快。這樣一來,通過小組任務的布置,學生都充滿了學習的主動性,在實際探究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互動交流的能力,而且也能讓學生更主動地探索更多的相關知識,自己探索出的答案印象更加深刻,再加上我的指導和幫助,最終收獲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因勢利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由于成長環(huán)境、個人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知識儲備等多方面主客觀因素的不同,致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展開針對性的教學是十分必要的。而這一方面需要我們加強與學生溝通交流的程度,對每一位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我們加強對學生鼓勵、贊揚、支持的程度,通過針對性的幫助讓他們實現新的發(fā)展,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應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具有模型思想,提高解題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我就以一個比較簡單的題目入手:某款熱銷童裝標價為150元,六一兒童節(jié)期間降價為8折出售,商家仍可獲利20%。求該童裝的進貨價?在我的帶領和指導下,大部分學生順利地分析出了其中的數量關系,以“利潤率=(售價-進價)÷進價”為數學模型,列出了方程式:(150×0.8-x)÷x=20%。以此為基礎,我讓學生自編自創(chuàng)利用“利潤率=(售價-進價)÷進價”這一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題,我則因勢利導,針對性地指導和幫助每一位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而且也能夠在我的幫助和指導下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發(fā)展和進步。可以說,最終每位學生都收獲不錯的學習效果。
總的來說,初一階段是學生初中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更是良好數學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學習方法的掌握階段,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視。所以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科學可行的數學教學方法是時代賦予我們一線數學教師艱巨而神圣的使命,我們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祁勝林.微課在初一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8):95.
[2]周航.小組合作學習,助力初一數學教學[J].現代交際,2018(4):209-210.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