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的第一部分分別進行了高職思政教育的含義、社會互動及其理論分析,第二部分通過班集體建設、黨建工作分別進行競爭性社會互動策略、實地考察社會互動策略具體分析,展開STS社會互動策略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探討。
關(guān)鍵詞:STS社會互動策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引言
當下,我們必須要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予以更多的關(guān)注,進而更好的倡應“以人為本”的思想,提高思政教育活力。在我國高校中,先進的教學策略已經(jīng)被逐漸的應用,但高校的思政教育還停留在過去,不進則退,新時期下,為順應新形勢下學生發(fā)展,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進行不斷地探索,深刻體會高職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诖耍P者進行STS社會互動策略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一、高職思政教育的含義
高校思政理論課是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思政教學工作中要學習社會互動理論的原因是什么?運用社會互動策略的原因又是什么?問題答案呼之欲出,即進一步實現(xiàn)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以及價值觀念、行為。因此,在研究社會互動理論以及社會互動理論對策以前,一定要對高職的思政教育的概念引起足夠的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額規(guī)律,采用言教、身教的收單,通過內(nèi)化和外化,發(fā)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和道德幾方面素質(zhì)的是會時間活動,概括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
1.社會互動及其理論
社會活動泛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通過信息的傳播而發(fā)生的社會交往活動。例如給某人提出問題,給某人寫信,又或者是回答某人的提問,對某人額行為做出反應,對別人幫助表示的感謝,這種與人打交道的、互動的交往活動。
二、STS社會互動策略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由于高職院校的生源普遍存在學習基礎(chǔ)較差,自我約束力較差的特點,在對其進行思政教育過程中需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不能僵硬的沿用過去的一些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將這一些大道理、崇高理想千篇一律的的呈現(xiàn)出來,而是應該基于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特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STS社會互動策略是我國高職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種新的教育構(gòu)想,它強調(diào)的是科學、技術(shù)、社會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這正好迎合高職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特點。眾所周知,“實踐出真理”的道理恒古不變,STS社會互動策略通過科學、技術(shù)、社會的彼此兼容,使學生初步涉及并關(guān)注社會問題,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STS社會互動策略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用,一方面不僅強有力的鞏固了學生在校的科學知識,而且還鞏固了學生的技術(shù)應用水平,另一方面,這種策略的應用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實踐探索過程中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還培養(yǎng)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由此可見,STS社會互動策略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用是非常符合高職培養(yǎng)全面型復合型人才的辦學理念。
1.競爭性社會互動策略
教師可以圍繞集體建設展開競爭性社會互動策略,正如高職院校的生源構(gòu)成當中,普遍由于學習基礎(chǔ)較差,自我約束力較差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大多數(shù)由于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都較差,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甚至還有自卑心理。但是,每一個學生內(nèi)心都有獲得得到別人認可和肯定的想法。因此,在當他們踏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中時,都希望有一個全新的開始,為人生書寫新的美好篇章。所以,我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他們這種心理,研究怎樣通過學生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過班集體建設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以及集體榮譽感。無論是軍訓練兵、檢閱,還是班委競選、迎新活動,無論是校、年級運動會還是早操、晨讀、晚自習,帶領(lǐng)??茖W生在和本科生的較量中,毫不遜色。在四個學期中,成果豐盛——“優(yōu)秀方隊”榮譽稱號;才藝展示一等獎;早操、晨讀、晚自習平均95%的出勤率;冬季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大學生廣告大賽一、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歌唱比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第一名、.......學生越發(fā)有自信,越發(fā)愛自己的班級專業(yè),越發(fā)為自己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高興。通過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競爭性的賽事活動,一方面不僅培養(yǎng)了樹立學生敢于競爭的不服輸精神,還培養(yǎng)了學生不畏艱難的拼搏精神,另一方面,通過在團體比賽過程中的相互配合,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
2.實地考察社會互動策略
實地考察社會互動對策是通過與當?shù)厝说慕徽劦娜巳夯又谢蚴峭ㄟ^對實地的旅行、考察的人境互動中,使學生在極有趣味的人群、人境互動中或得更多、更深刻的信息資源,進而獲得無法從書本上獲得的認識與體驗。在黨校培訓的計劃內(nèi),在每一個學期,都會組織新入黨學生走出校園,了解社會,無論是商業(yè)中心,還是偏僻小巷都留下了新入黨學生的身影。其次,引導學生依據(jù)為什么考察,制定考察的計劃,圍繞考察時間、考察地、考察內(nèi)容進行此項事宜,并且恰當?shù)陌才趴疾旎顒?、精心設計研究課題、確定互動策略、完成考察報考。實地考察的策略的應用為學生建立了一條理論專項實際的有效渠道,使理論與社會實踐密不可分,并從中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和直覺體驗??梢姡瑢嵉乜疾焐鐣硬呗詷O大地豐富了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與體驗。除此以外,實地考察社會互動策略給學生們提供了親生經(jīng)歷社會與生活的鍥機,創(chuàng)造除了更多的感官直接接觸、互動的機會,這有助于他們認識校園以外的社會問題,這不僅提高其社會責任感,還有利于增進他們的使命感。
參考文獻
[1]張寧.STS社會互動策略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討[J].赤子,2014,(1):112-112,49.
[2]王益.融入STS教育理念的機器人教學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09,(3):90-92.
[3]任順元,徐青.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互動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5):64-66.
[4]沈雪梅.激勵理論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安徽: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
[5]邊志景.淺析政工師如何做好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J].赤子,2019,(11):28
作者簡介:
戴航(1984-1-),男,漢族,湖南衡陽人,本科學歷,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學生就業(yè)管理,思想教育。
(作者單位: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