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析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的精神性

2019-10-23 03:44康橋正
北方文學 2019年29期
關鍵詞:精神性真實性繪畫

康橋正

摘要:20世紀是當代藝術發(fā)展的高峰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戰(zhàn)后的余波的之下,各個領域都出現了擁有極強表現欲的藝術家。本文嘗試由內與外兩方面展開,分析弗朗西斯·培根藝術作品中的精神性。

關鍵詞:精神性;真實性;三聯(lián)畫;繪畫

一、弗朗西斯·培根作品的形成原因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年出生于愛爾蘭都柏林,像大多數藝術家一樣,培根并沒有享受過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培根的父親是馴馬師,性格苛刻且暴躁,年幼時的培根稍有忤逆便會遭到其父親的鞭打,與馴馬并無兩樣。培根也從未從母親那邊受到溫柔的對待,從培根的訪談錄中沒有明確指出,而對于他作品中血腥的元素,多來自于他年少時的經歷:“我恨透了我母親,我記得她讓她的廚師們做的可怕的豬頭方肉。我尤其恨我的父親”。正因如此,培根的性格發(fā)育必然受到影響,在青春期時培根所表現出的同性戀跡象使得父親忍無可忍,將其趕出家門并斷絕了父子關系。培根由此開始了孤獨且近乎流亡的生活。在20歲時,培根返回英國定居倫敦,開始了油畫創(chuàng)作。他早期的作品深受畢加索影響,具有強烈的超現實主義特點,但隨后基本都由其本人親手毀掉。

1944年,《為三件釘刑圖臺基人物作畫的習作》三聯(lián)畫的展出使得培根成為爭論的焦點,怪誕的造型令人極為不適,主體形象丑陋且扭曲,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畫面的主體竟像是人,或者說像是屬于人的一部分。輿論與壓力好像并沒有使培根受到影響,后續(xù)同樣怪誕,畸形的“人”型作品不斷涌出,血盆大口,扭曲的身體,看似寬闊卻又封閉的空間,看似相關卻又孤獨的人成了培根繪畫作品的標志性符號。

二、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的精神性特征

(一)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的外在精神性特征

關于培根作品中扭曲的形象,作者并非為了獵奇而為之,畫面中的每個元素都有及其考究的位置和含義。如培根代表作之一—1946年的《繪畫》,描繪了仿佛肉鋪似的場景,被吊起的軀干,打著黑傘張嘴的屠夫,血腥的地面與案板,整個畫面仿佛由不安與恐怖的所支配。培根的解釋是自己并不擅長畫微笑。就觀者而言,就算張嘴的屠夫是在微笑,可能畫面壓抑的氣氛也不會改變。但作者也不見得在說謊,可能是培根對畫面是否沉重的界定不同于普通人,這一類的場景對培根而言是真實的,尤其是對于一個切身經歷過戰(zhàn)爭的藝術家來說。與戰(zhàn)場相比,培根作品中形象并顯得怪誕抽象,沒有靈魂的肉理應該是這樣安放的。戰(zhàn)爭就像是血腥的屠宰場,我們深知這一點,但又卻一次次發(fā)動戰(zhàn)爭,戰(zhàn)爭之后我們又會反思,這樣的循環(huán)在人類歷史上已重復了千年。畫中坐在中間遮蓋自己的臉,張著嘴蒙著眼的屠夫正是我們自己。我們總是選擇無視眼前的真實,而去抨擊揭示真相的人。

(二)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的內在精神性特征

在哲學與宗教中,相較于精神,對肉體往往是不屑甚至忽視的態(tài)度。肉體被認為是低級的,有限的,相反,靈魂是崇高的,永存的。培根的繪畫毫無疑問是存在精神性的,盡管畫中形象的丑陋吸引了過多的眼球,使人們忽略了發(fā)掘更深層的含義。畫面總是充斥著不安與破壞性,而這些負面的情感又從何而來,為何而來?這也許和培根不幸的童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代背景相關。幼年時期實施鞭打的父親,仿佛是對肉施予暴行的屠夫,戰(zhàn)場上的尸骨像是抽離靈魂的肉體。如若靈魂真的崇高,如若真的如宗教所言靈魂是被肉體所束縛,那被舍去的肉體是否值得憐憫?

培根的作品充滿著對“肉”的憐憫,如1965年,《釘刑圖》三聯(lián)畫中的中間畫面。主體像是沒有了生命力而且沒有骨架支撐,攤散在空間中的軀體,雖是三聯(lián)畫,但每一個部分都顯得孤獨無助。仿佛像某個屠夫瘋狂屠戮后,過了很久才被人發(fā)現的案發(fā)現場,畫面中激烈顏色,破壞性的氣氛之下卻又透出了近乎冷漠的冷靜與一絲儀式感。而且釘刑這一主題往往與宗教相聯(lián)系,這是否正是培根對肉體所處地位的申訴與惋惜。

培根的畫中的“肉”,給人的感受不僅是物理上的宰割,還有精神上的孤獨。畫面會出現同牢籠一樣的狹小空間禁錮主體,如《教皇》系列。這種孤獨是自身給予的,令人絕望的是,即便剩下自己一個人時,連自己也要開始分裂。作者有意要將靈魂與肉體分離,安靜肉體的放置像是靈魂被抽離之后的場景,扭曲抽搐的畫面像是靈魂正在逃脫的現場。1970年的《三聯(lián)畫,人體習作》表達的就像是這樣的場景。平涂的背景空間,又窄又薄的木板仿佛支撐不住上面扭動的肉體,肢體在運動卻又看不到表情,靈魂只是想逃出肉體,至于去向可以是任何地方。逃避是動物的本能,但宗教鼓勵,人是理性的動物,不允許表現出與生俱來的獸性。在培根的作品中總能夠看到野獸一樣的姿態(tài),野獸一樣的逃避,我們感到不適,是因為這是我們最真實的狀態(tài)。

三、結語

培根是當代藝術中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的表述對象是人,表現方式卻與其他藝術家迥然不同,不管是頭像還是全身像,主體形象總是扭曲的,孤獨的。培根將自己對血肉與靈魂的感受,戰(zhàn)爭與暴力中留下的陰霾融入繪畫,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不完整的“人”的形象,借此來表達自己內心中的殘缺與傷痛,和對人本質的思考。培根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以及藝術語言向觀者呈現出了從未見過的世界。

參考文獻:

[1]吳言,李雪艷.從“赤裸生命”到身體藝術——以弗朗西斯·培根為例[J].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8(05):31-33.

[2]宋銳陽.畸變中的自我探求——弗朗西斯·培根肖像畫呈現[J].美與時代(中),2019(01):57-59.

[3]大衛(wèi)·西爾維斯特.培根訪談錄[M].陳美錦,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4]吉爾·德勒茲.弗朗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

猜你喜歡
精神性真實性繪畫
多元視角下的職場精神性研究述評與未來展望
張燦 以“謙遜”的設計,賦予空間感染力和精神性
廣告的真實性
西方精神性研究評述
從懸疑報道談新聞的真實性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
神經精神性狼瘡1例
雕塑真實性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