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2019-11-19 07:09莫林虎
領導科學論壇 2019年16期
關鍵詞:內(nèi)圣外王知行合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莫林虎

摘 要:總結(jié)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可以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歸納為五個層面:儒家修齊治平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知行合一的理念和實干精神緊密相連;儒家內(nèi)圣外王的思想和忠誠干凈擔當?shù)木駜?nèi)外相通;法家思想和法制建設有機融入到治國理政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基層選人用人觀念。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價值觀;知行合一;內(nèi)圣外王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重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倡導。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在這次講話里,他提出了要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在此之前已經(jīng)講了“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確提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要處理好繼承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工作。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觀點,包括講話里反復引用到各類中國古代典籍的著名話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是如何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

一、儒家修齊治平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儒家的思想可以高度概括為“內(nèi)圣外王”,指的是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一旦達到這種高度之后,在各行各業(yè)都可以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再具體一點,社會精英、知識精英、政治精英要做到“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的大會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與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文化自信的論述是高度一致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痹邳h的十九大報告里習近平總書記還講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儒家的“修齊治平”的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是什么關系,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怎樣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范例。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考察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diào),“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jié)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在這次講話里,他進一步闡述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繼承發(fā)展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古代歷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研讀、消化、吸收傳統(tǒng)文化的時候,會有一個自己的判斷和認知。首先一定要用現(xiàn)代的理念和方法,把古代的思想梳理清楚。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精神和價值觀念,需要將古代文化同現(xiàn)代生活和追求進行有機對接和發(fā)展。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將傳統(tǒng)文化分為三個層面:個人、社會和國家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三個分層,這樣就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了對接的同時又有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本質(zhì)要求,也繼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時還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前面是繼承,后面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做了融合和發(fā)展,也就是把世界文明里優(yōu)秀的成分吸納進來。在這段論述里,習近平總書記成功地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價值觀進行了現(xiàn)代轉(zhuǎn)化。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核心是一套對世界、社會、人生的信仰體系。世界上任何一個優(yōu)秀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體系,用這樣的一套信仰體系來凝聚本民族的人心,進而影響其他的民族。

中華民族有自己獨特的信仰體系,集中地體現(xiàn)在儒家思想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講話的時候,首先講到的就是儒家的“修齊治平”的思想,然后進一步講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涵和結(jié)構(gòu)。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精英,應當具備高尚的品德、遠大的志向、完備的知識、過人的才干,這就是內(nèi)圣。修為也一定要達到非常全面和高超的地步和境界之后,再到社會上將理想付諸實踐。做到了以上幾點,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從毛澤東同志開始,到鄧小平同志,再到之后的歷任領導人,都尤為強調(diào)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而中國的現(xiàn)代價值觀和傳統(tǒng)文化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黨的十八大之后,更進一步強調(diào)傳統(tǒng)文化。比如2015年中央開展的“三嚴三實”學習教育活動,“三嚴”中的“嚴以修身”首先就是要求黨員干部達到一種非常高的道德倫理水平。只有先“嚴以修身”,然后才能夠做其他的事情。

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菏澤視察,給同行的市縣書記們念了一副清朝康熙年間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衙門的對聯(lián)。對聯(lián)主要反映的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認為社會精英、知識精英、政治精英應當做到仁者愛人,在成為領導之前就需富有仁心。仁心則指需要關愛周圍所有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這叫仁者愛人。我國有組織地通過考試等各種形式選拔任用領導職務公務員之后,領導干部就需施行仁政,關愛和關心老百姓,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

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意思是在官場里,倘若原來是一個科級干部,經(jīng)過幾十人競爭上崗之后成功被提拔到了一個副處的領導職位,但是千萬不要認為這僅僅是靠你自身的業(yè)務能力以及努力。在職場里,成功被提拔有很多因素,個人努力和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成長為一個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yǎng)?!绷暯娇倳浱貏e強調(diào):“個人必須努力,這是干部成長的內(nèi)因,也是決定性因素?!彼栽诼殘隼?,即便你成功被提拔了,業(yè)務能力也確實不錯,但是也不要過分膨脹,“得一官不榮”。

“失一官不辱”,倘若競爭上崗沒有成功,也沒必要覺得羞辱。行政領導崗位越往上職位越少,沒能被提拔未必是因為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差,未必是沒有處理好群眾關系,可能僅僅是因為機遇少、崗位少等。

“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不管被提拔與否,公務員只要在崗位一天,就必須做到六個字,“忠誠、干凈、擔當”,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位,規(guī)定動作一定要完成。而且還要想方設法做出特色項目,做出更好的業(yè)績。

1934年冬紅軍到達廣西湖南交界地段時,爆發(fā)了湘江之戰(zhàn),這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最慘烈的一仗,中央紅軍遭遇桂系白崇禧的部隊,紅軍人數(shù)由出發(fā)時的八萬多名銳減到三四萬名。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重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此后,紅軍在毛澤東的正確軍事方針指揮下,猶如撥云見日,從被動挨打的局面走上了主動積極的道路,擺脫了國民黨的圍追堵截。故此,“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上聯(lián)講的就是一個人要經(jīng)得起組織、國家和社會的考驗。不管你是否升遷,只要做一天領導,做一天公務員,就要完成工作職責。

下聯(lián)中的“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講的是為官者一不種地,二不裁衣,那么為官者吃的穿的從何得來的呢?當然是百姓手中得來的。從這個角度理解,百姓才是為官者的衣食父母,作為一個為官者,就應有向群眾感恩之心;“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講的是領導干部不要認為做了鄉(xiāng)長、鄉(xiāng)黨委書記、鎮(zhèn)長、縣長、市長等就高人一等。首先,中國社會是個平民社會,每一個人往上數(shù)兩代、三代,都是普通老百姓。其次,做官之前都是普通老百姓。再次,退休之后也還是老百姓。所以在做官的時候,不妨換位思考,老百姓心里最討厭什么、最希望做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念的對聯(lián)是清康熙年間一個縣衙門的對聯(lián),是康熙年間對官吏的要求。由此可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有它的現(xiàn)實價值。

二、“知行合一”的理念和實干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向來重視“知行合一”。2009年3月31日到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調(diào)研時,來到了學生自發(fā)組織的以“知行合一,報效祖國”為主題的理論討論會會場,和大學生們進行交流和探討。2013年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調(diào)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diào),“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jié)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強調(diào),“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在很多場合,包括在法國、在北大、在上??疾斓臅r候習近平總書記都提到了“知”和“行”。2016年9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上再一次提到了“知行合一”。對于未來G20如何發(fā)展,總書記提出四點期望,其中第二點就是“知行合一,采取務實行動。承諾一千,不如落實一件。我們應該讓二十國集團成為行動隊,而不是清談館。”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的核心思想。王陽明出生于浙江余姚一個顯赫之家,父親是明朝的狀元。如今大家談到的狀元都是各省第一名,其中還分文科狀元、理科狀元,一年恐怕有六七十個,但當時在明朝全國只有一個。王陽明的家庭教育也非常好,在一次與師塾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之時?”一般人肯定認為好好讀書,學而優(yōu)則仕,做個大官,找個好工作。而王陽明同學在十二三歲的時候,抱負就與眾不同。王陽明說:“科舉并非第一等要緊事,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圣賢?!蓖蹶柮饕龅氖虑榫褪前堰@個世界的道理搞清楚,樹立正確價值觀,然后為國家作貢獻。王陽明考中進士,30多歲做到了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六品官,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一個資深的正處級干部。當時十幾歲的明武宗正德皇帝天天跟著太監(jiān)劉瑾胡作非為,滿世界花天酒地,不干正事,把忠臣流放、貶謫、廷杖。王陽明作為一個人微言輕的正處級干部完全可以避而遠之,但他認為既然是大明王朝的臣子,就有義務和責任向皇帝提出意見,要對國家、民族盡忠誠,于是給皇上遞上了一道關于劉瑾的奏折。不久,皇帝下詔,廷杖王陽明四十,把他貶到貴州龍場當個小驛丞。王陽明先是偷偷回家見了父親,告知安好,然后才又去龍場上任。

王陽明雖然被貶官了,但劉瑾認為這個人的意志力太可怕,此人一日不除,一日寢食難安,于是派人去追殺王陽明。

有道是“吃一塹長一智”,王陽明心中了然劉瑾行事狠毒的手段,知道這個人絕不會善罷甘休,于是赴任這一路上都心驚膽顫。等覺察到身邊的危機,有人來追殺時,王陽明的睿智顯現(xiàn)了出來,他抱著石頭偽造了跳水自殺的假象,淹沒在水中,待殺手走后才沿河道游上岸,這才算死里逃生。

王陽明認為自己給國家盡忠了,但還要被劉瑾追殺,所以不想去龍場赴任了,計劃著要逃亡。但這時有朋友說,你對國家確實也盡忠了,現(xiàn)在劉瑾要殺你,躲起來也可以理解,問題是你父親因為你遞交奏折的事情已經(jīng)被牽連,從北京朝廷被貶謫到了南京。如果你躲起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劉瑾如果想找你,肯定能知道你沒死。就算找不到你,他一定會讓你父親去買單。你父親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打擊。作為兒子,讓他遭罪,那便是不孝。

王陽明是一個儒家的信徒,對國家必須盡忠,對父親必須盡孝,也就是對國家、組織、家庭都要盡他應盡的責任。

龍場地處偏遠不像京城熱鬧,生活條件艱難,若是內(nèi)心不夠強大很容易患上抑郁癥的,何況王陽明也怕若劉瑾知道他還沒死派人來殺他,可說是一面和外部環(huán)境作斗爭,一面和自個兒較勁。

王陽明后來為自己造了一口石槨也就是石棺,然后每天都躺在石槨中反思自己。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每天躺在石槨中,以天為被,以地為床,被上晴空萬里,雨露為伴,地上溫濕遍地,與蟲蝎為舞。對于一些偉大的人,必定都是經(jīng)過這樣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處境,否則是沒有辦法悟通生死的。

《王陽明年譜》里說:“因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如果是至圣先師孔子面臨這樣的考驗與焦慮,他會怎么應對?如果是亞圣孟子面臨這樣的一種處境,他會怎么去化解?《王陽明年譜》繼續(xù)說:“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jīng)》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jīng)臆說》?!?/p>

有一天晚上,王陽明突然從石槨中跳起來,手舞足蹈起來,說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边@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龍場悟道,即心即理。

王陽明這時明白活著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他認為,假如今晚被劉瑾派來的刺客殺掉,死了也有價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己已經(jīng)為國家盡了本分,實現(xiàn)了做圣賢的理想。死后仍然可以激勵后面的人,繼續(xù)抗爭。王陽明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內(nèi)心充滿光明,一下頓悟,大呼“格物致知之旨”。王陽明的心學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禪宗思想。道家和禪宗都講頓悟、直覺。所以王陽明的思想是將儒家、道家和禪宗思想有機融合,把儒家思想推進到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階段。

王陽明繼而又想,劉瑾有可能忘記這事,因為他一天到晚胡作非為,政敵很多,想要彈劾他的人也很多,假如劉瑾不派人來殺我,說明老天爺覺得我對大明王朝還有用,留下我繼續(xù)為大明王朝作貢獻。

王陽明龍場悟道是以獨特的經(jīng)歷領悟到了儒家的核心理念,即立德、立功、立言。而劉瑾也確確實實把他忘了。劉瑾下臺后,王陽明慢慢地展露頭角,在建功立業(yè)中完善心學和傳道。

第一件讓王陽明名聲大振的事就是南贛剿匪,四省曾組織過多次剿匪都收效甚微,而王陽明只花了一年零三個月就成功了。第二件事就是平定江西南昌寧王。寧王朱宸濠是一個有野心、有勢力、有謀士的諸侯王,雖然當時不是亂世,但到處都民不聊生,被逼落草為寇者比比皆是。當時朝廷并沒有讓王陽明去平亂,而是王陽明冒著生命危險用計策以少勝多,贏得了戰(zhàn)役。他為何要這樣做?也是因為他的心學“致良知”起到了作用,他的良知告訴他,必須要平定寧王,戰(zhàn)場的危害遠遠大過現(xiàn)在。第三件事是平定廣西戡亂。王陽明還是邊打仗邊教學,期間王陽明不但平定了廣西戡亂,還將自己的心學發(fā)揚光大。他在教學中不斷提醒自己的弟子要“事上練”“致良知”,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個人內(nèi)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找到并遵循內(nèi)心的良知,復雜的外部世界就將變得格外清晰,成功與否,了然一心。

《王陽明年譜》記載,王陽明平定了廣西內(nèi)亂之后,由于當時已經(jīng)病重,所以打算回家,壽終正寢。但是當船走到了江西南安的時候,他已經(jīng)到了生命最后一刻。據(jù)記載,王陽明臨終前,門人周積問:“先生有何遺言?”王陽明微哂道:“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大意是,“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光明,沒有任何遺憾,沒有任何話要說了,充滿了幸福感”。為什么王陽明如此滿足于自己57年的一生?因為他很高興地看到:“立德”,自己已經(jīng)做了大明王朝的典范;“立功”,平定了三次內(nèi)亂;“立言”,創(chuàng)立心學,他的理念照亮了明朝中期以及以后的中國歷史。王陽明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轉(zhuǎn)化為建功立業(yè)的精神力量,這是知行合一的本質(zhì)。

三、儒家忠誠干凈擔當?shù)木?/p>

用儒家文化把握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擔當。做到忠誠干凈擔當,核心是擔當。在《孟子·公孫丑上》里,孟子提到了曾子引述孔子的話:“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贝笠饩褪牵拔曳此甲约鹤龅氖虑槭欠癫还?、不公正、不合適的時候,即使我眼前站著一個穿粗布衣服的老百姓,因為我做的事情不公平、不公正、不合適,我也一定會惴惴不安。相反,如果我做的事情是公平、公正的,對民族、國家是合適的,那么即使是千百萬個人站在我面前反對,我也一往無前”。

習近平總書記已經(jīng)給我們樹立了典范。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回應意大利眾議長菲科時說:“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tài),為中國的發(fā)展奉獻自己。”

從2012年12月初打響反腐“第一槍”,查處當選十八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還未滿月的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到后來幾乎每月都有中管干部被查處,最多時“一個月打七虎”,習近平總書記施出的鐵腕在中國共產(chǎn)黨將近100年歷史里前所未有,在世界各國也極為罕見。

有人質(zhì)疑中共反腐是“紙牌屋”。習近平總書記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偉人一定是這樣的,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包h和人民需要我們獻身的時候,我們都要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p>

僅從如此激烈的反腐之戰(zhàn)看,習近平的“接力跑”不是平平穩(wěn)穩(wěn)的,而是面對“斗爭”。這個詞,他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用了23次,大大超出以往頻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說:“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苯鉀Q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第一個就是腐敗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上臺以后,首先解決了不敢腐的問題,完全扭轉(zhuǎn)了腐敗愈演愈烈的態(tài)勢。忠誠、干凈、擔當與儒家勇于擔當?shù)乃枷胧怯袃?nèi)在聯(lián)系的。黨的十九大報告說:“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xiàn),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gòu)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已經(jīng)形成并鞏固發(fā)展?!边@其中包含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朱德誕辰130周年時說,“全黨同志無論職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此外,他還引用了儒家五經(jīng)之一《尚書》的一句話,“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當初牧野之戰(zhàn),周武王率領4.5萬人的聯(lián)合軍隊去討伐商紂王。商紂王的部隊最保守數(shù)字是17萬人,最夸張的說法是70萬人。周武王為了確保伐紂成功,在打仗之前做戰(zhàn)斗動員令,宣示“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老天爺沒有眼睛,它通過老百姓的眼睛看世界,老天爺沒有耳朵,它通過老百姓的耳朵聽世界。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也不搞迷信,人民就是天,老百姓就是天,“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這個就是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四、法家思想和法制建設

中國法治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法家思想里,法家思想對現(xiàn)代中國的法制建設規(guī)范管理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法家思想的“法、術、勢”,最有意義和價值的就是有關法的論述。法家所說的“法”不是習慣法,是成文法。成文法是寫在紙面上的,所以每個人都能看清楚,在執(zhí)行的時候就有一個統(tǒng)一標準。韓非子在《南山》里提到,“法者,編著之圖籍,設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胺ā庇烧C布,用文字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胺ā北仨汅w現(xiàn)公平、正義。法家的鼻祖之一荀子在《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載,“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法律、法制、政府的管理規(guī)范是治理國家的開端和根本。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出席華盛頓州當?shù)卣兔绹押脠F體聯(lián)合會議上發(fā)表演講稱,“法者,治之端也”“中國人民希望在這方面得到美國支持和配合,讓腐敗分子在海外永無避罪天堂”。此后,我們國家與國外的很多國家建立了這種司法合作的關系,把很多逃到國外的貪官一一引渡回國。習近平總書記在美國的演講,引用了荀子的“法者,治之端也”?!罢D一惡則眾惡懼”,就是一定要用鐵腕手段讓所有的犯罪分子懷有敬畏和戒懼之心。

儒家激發(fā)的是每一個人的良善之心,但是一定要清醒地看到,人有善惡之分,而且有的人也許這一輩子是不可能被儒家思想感化的,必須用鐵腕和法治重錘貪腐分子。2014年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說:“堅決查辦案件,不是要和什么人過不去,而是要嚴肅法紀。如果是你先同黨和人民過不去、同黨紀國法過不去,而我們不講原則讓你過去了,黨和人民、黨紀國法是不會答應的。”這里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有機結(jié)合。

2014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2013年下半年中央巡視組巡視情況匯報時的講話》中說,“要發(fā)揮巡視震懾作用。凡是涉及腐敗問題的,決不姑息,一查到底!要分類處理,涉及一般性問題的,要通過反饋、談話、教育、警示、誡勉,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抓早抓小?!碧拼讽f思謙曾說過,“不能動搖山岳,震懾州縣,為不任職”。巡視就是要形成震懾,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包括黨風廉政問題、“四風”問題、干部問題,要把握節(jié)奏,分清輕重緩急,但都要糾正處置,件件都要有著落。實際上,韋思謙的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也是法律思想。

“誅一惡則眾惡懼”是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幾位大臣在貞觀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把前人的著述匯編成《群書治要》?!度簳我啡〔挠谌寮业牧?jīng),還有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晉年”,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編輯成書,共計六十五部約五十余萬言,在古代這個篇幅是很大的?!度簳我烦蔀樘铺谥?,歷代君王、輔臣、各級官吏治國理政的教科書。

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誅一惡則眾惡懼”主要體現(xiàn)了法家思想,即“得人之道,蓋在于敬賢而誅惡也。敬一賢則眾賢悅,誅一惡則眾惡懼”。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清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但僅有思想教育是不夠的,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安排群眾路線學習,接著是“三嚴三實”學習,再到“兩學一做”,然后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學習。

不斷學習,最重要的是在領導干部、知識精英、政治精英內(nèi)心里一定要有敬畏和信仰,正如王陽明心學所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法家的思想在黨的十八大之后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儒法并用、德刑相輔。一定要走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jié)合的路。思想教育、思想引導很重要,但是只有思想引導是不夠的;法律很重要,但是光有法律也是不夠的,一定儒法并用、德刑相輔。這樣才能把整個國家和黨治理好。

從黨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反腐這條路一步一步落地,一步比一步走得扎實。黨十八大從一開始就堅決反腐,先是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狀態(tài),然后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正在形成。到黨的十九大時,反腐敗斗爭壓倒式態(tài)勢已經(jīng)形成并得到鞏固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jīng)黨中央批準立案審查的省軍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43人,中央紀委委員9人。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218.6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267.4萬件,立案154.5萬件,處分153.7萬人,其中廳局級干部8900余人,縣處級干部6.3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8萬人。

從不敢腐,到不能腐,到最后不想腐,總書記將中國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做到了有效的貫通融會。不管是中共中央還是中紀委的各種文件,都體現(xiàn)出共產(chǎn)黨的執(zhí)政理念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念是有機繼承和發(fā)展的關系。

2016年1月,第十八屆中紀委六次會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chǎn)黨人的心學,是黨員正心修身的必修課”。把黨性教育說成是共產(chǎn)黨人的心學,而心學是王陽明創(chuàng)立的,是儒學的創(chuàng)新狀態(tài)。黨性教育是黨員正心修身的必修課,儒家的正心修心和黨性教育是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是對組織、人民、民族負責任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紀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著力解決“紀法不分”“執(zhí)紀不嚴”等問題。所有黨員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如果懷有一顆敬畏之心,行事有約束,心中有信仰,就不會干違法亂紀的事情,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寫作和會議講話中多次引用《韓非子》中的經(jīng)典名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他引用“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要求改進和加強立法工作?!芭ψ屓嗣袢罕娫诿恳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對政法機關提出的努力目標和明確要求,體現(xiàn)了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殷切期待,即守法者得利,違法者受罰,這也是儒家和法家的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中,引用了王安石的話,“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強調(diào)制度和法律必須適應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現(xiàn)實情況。

五、“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的基層觀念

法家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出自《韓非子·顯學》。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非??粗?。在2006年9月13日《之江新語》中的一篇文章《越是艱苦環(huán)境,越能磨練干部品質(zhì)》里,習近平總書記就引用了韓非子的話,“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一個國家行政部門的最高領導,應該從最基層做起,最好是從大隊黨支部書記開始,再到科長、鄉(xiāng)長、縣長等。

習近平總書記的很多文章和講話都引用了此話。例如,1990年3月的《從政雜談》;2009年3月11日《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lián)合采訪時的講話》;2014年5月9日《在參加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黨??h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的講話》等等。

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lián)合采訪時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有句古話,‘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我們現(xiàn)在的干部遴選機制也是一級一級的,比如,我在農(nóng)村干過,擔任過大隊黨支部書記,在縣、市、省、中央都工作過。干部有了豐富的基層經(jīng)歷,就能更好樹立群眾觀點,知道國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各方面經(jīng)驗和專業(yè)知識,增強工作能力和才干。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條件?!?/p>

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情的了解超過一般人,初中畢業(yè)后,只有15歲半的他就報名申請到陜西省延安地區(qū)延川縣梁家河大隊去插隊,期間他不僅吃不飽,還要過“虱子關”。由于那個地方缺水,在窯洞里人和牲畜又住在一起,所以每一張床都有虱子。

但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里寫了10次入黨申請書,從1969年插隊以后就開始寫,到1973年才終于入黨,1974年被支部的黨員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鄉(xiāng)親脫貧致富。1975年,由于得到鄉(xiāng)親們的一致?lián)碜o,被鄉(xiāng)親們推舉到了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畢業(yè)以后,又到了中央軍委做秘書。1982年,在河北省正定縣做縣委副書記。習近平總書記是一步一個臺階走上來的,他對人民有深厚的感情,這是與個人經(jīng)歷有關的。

在2015年1月12日的《在中央黨??h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說:“歷朝歷代都高度重視縣級官員的選拔任用。古人早就總結(jié)出‘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這一歷史現(xiàn)象。歷史上,許多名人志士為官從政是從縣一級起步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二十七歲擔任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qū))知縣,任職三年,‘治績大舉,民稱其德,為以后革新變法打下了基礎。清代鄭板橋長期在河南范縣、山東濰縣擔任知縣,其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千古流傳。陶淵明、狄仁杰、包拯、海瑞等很多人都當過縣令、知縣?!?/p>

中國共產(chǎn)黨近百年來,歷代偉大領袖都有來自基層的共同特點。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的定位是“站起來”,由此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鄧小平同志的定位是“富起來”。

毛澤東同志是湖南韶山村的一個農(nóng)家子弟,參加革命以后最開始做的是宣傳工作。秋收起義以后,領著一千人左右的殘部挺進井岡山,開辟了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井岡山根據(jù)地。后來朱德率領南昌起義的800殘部到井岡山跟毛澤東會師,朱毛紅軍會師奠定了中國共產(chǎn)黨紅軍的最重要的武裝基礎。

鄧小平同志最開始也是做宣傳的工作。十幾歲時他就已經(jīng)到了巴黎,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旅歐支部?;氐街袊院螅I導了百色起義,創(chuàng)建了中國紅軍第七軍,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據(jù)地和蘇維埃政權,帶領百色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中國共產(chǎn)黨的這些偉大領袖都是從基層工作一步一步做起來的,對國情非常了解,對人民有深厚感情,所以做事情就能夠做得非常到位。

以上就是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里引用的古籍片段,討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根據(jù)“學習中國”報告錄音整理

責任編輯:文瀟 山水 富裕 馬程

猜你喜歡
內(nèi)圣外王知行合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內(nèi)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
建筑設計內(nèi)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分析
立“三者”,提升“兩學一做”實效
民間美術在高校藝術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內(nèi)圣外王與中庸之道
內(nèi)圣外王
伽师县| 太康县| 保德县| 朝阳县| 油尖旺区| 民和| 潢川县| 寻乌县| 临泽县| 嘉定区| 盐边县| 隆林| 普陀区| 乌拉特后旗| 定日县| 塔城市| 滕州市| 永平县| 云浮市| 衡山县| 龙门县| 临高县| 平顶山市| 资溪县| 四会市| 桦南县| 巍山| 营山县| 南充市| 海门市| 玛沁县| 安乡县| 保德县| 阿坝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河间市| 内黄县| 谷城县| 浙江省| 博罗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