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面構成是藝術設計教學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藝術設計的基礎。平面構成主要是研究設計元素在二維空間中的構成原理和形成規(guī)律,其對藝術發(fā)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將深入分析平面構成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必要性,旨在為廣大藝術從業(yè)者提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平面構成 藝術設計 藝術教學
一、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
平面的構成主要有三大要素,即點、線、面。其中,點是平面構成中最小的基本元素,其與面之間是一個相互比較的狀態(tài),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表明位置并進行聚集,從而構成能抓住人眼球的平面元素,三點成直線?;诖耍c是構成線和面的基礎;而線則需要位置、方向、長度三個要素來確定,并通過特殊的排列組合,呈現出視覺上的三維立體效果。最后,點的聚集形成線,線的聚集形成面,三者間是遞進式的生命模式,共同構成平面設計。
二、平面構成對藝術設計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藝術設計的興趣
在進行藝術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完整性與設計性較強的平面構成作品實物,向學生展示平面構成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直觀、更真實地感受到平面構成所能創(chuàng)造的具有獨特性的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藝術設計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設計愿望。
藝術設計是抽象的,而平面結構可以將過于抽象的藝術設計轉化為簡單易懂的設計元素,學生通過對點、線、面的學習,可以很好地為接下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此,教師在教授平面構成的點、線、面的基本原理時,可以以專業(yè)設計資料中的廣告標牌設計,或其他具有標志性的設計作品為案例,從這些作品的點、線、面的應用過程和創(chuàng)作方向,與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拓展性思維,使學生在記憶深處對平面構成與藝術創(chuàng)作形成緊密的聯系。學生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不但要對教師講解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還應結合自身的感情經歷,對創(chuàng)作目的和方向進行融合與感悟,以使創(chuàng)作出的藝術作品更具有層次感。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藝術創(chuàng)作的實質是在平面上利用創(chuàng)意和設計將抽象的圖形進行改變并創(chuàng)作的過程。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跳出實物本身所固有的形狀和規(guī)律,敢于打破常規(guī),勇于挑戰(zhàn)自我,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突破自我,不斷獲得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與創(chuàng)新能力。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需要調動人體的所有感官來對腦中形成的抽象創(chuàng)作靈感進行雜糅與拆分,最終在平面上呈現出具有視覺沖擊力、可以引起人共鳴的平面結構作品。好的作品不僅需要想象力,還需要足夠的創(chuàng)作力來構建作品的平面結構與色彩渲染,這就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與藝術相關的理論知識,不斷地深入學習,在提高其自身藝術修養(yǎng)的同時,反復練習,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自身的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平面構成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注重藝術設計教學的科學性
平面構成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實施,是先以理論知識作為切入點,然后用實踐訓練來鞏固理論知識。課堂教學效果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注重藝術設計教學的科學性,合理安排有效的知識結構框架,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相應的理論知識,進而讓學生意識到理論知識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根據教學進度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且學生間存在個性的差異,這些因素均會對教學進度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課程安排上,就應制訂與課堂教學配套的練習方案,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以便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安排有針對性的訓練。
(三)建立多元化的作品評價方式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點評對學生有著重要影響,在藝術設計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創(chuàng)作的課題訓練進行點評,可以快速點破學生的疑惑,為學生后期個人風格的樹立指引方向。因此,教師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并從多角度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分析,及時找出學生課題訓練作品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整合班級進度,將容易出現的錯誤進行歸納、總結,以此來調整接下來的教學進度與方向。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平面構成是一門基礎的藝術課程,其在藝術設計教學的滲入,使藝術教學的教學方式有了新的突破,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設計的學習興趣,并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拓展性思維。
參考文獻:
[1]鞏玉蘭.論平面構成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必要性構建[J].藝術科技,2017(03).
[2]王浩.淺談平面構成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意義[J].科技資訊,2010(06).
[3]張琳.論平面構成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必要性[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 2007(04).
[4]梁煦霜.論平面構成在藝術設計當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4(03).
[5]吳小亮.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平面構成課程創(chuàng)新方法[J].價值工程,2011(07).
(作者簡介:隋昊,男,碩士研究生,魯迅美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展陳設計>)(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