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冰華
【摘 要】目的:研究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中的具體應用,為提高患者滿意率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方案。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65例患者,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85例,對照組80例。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焦慮、抑郁及滿意度。結果:手術前與手術后兩組患者的不良情緒都得到了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不良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8.23%,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83.7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應用在手術室中,可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對手術成功率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緊張的關系,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1
社會的發(fā)展推動著整個行業(yè)的進步,醫(yī)療服務關系到人們對醫(yī)院的評價及看法。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可以幫助患者緩解需要手術的壓抑心情,讓患者可以在手術期間得到舒適滿意的護理服務。人性化護理模式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目標,其目的就是讓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能夠在醫(yī)院得到一個舒適、方便的就醫(yī)環(huán)境。人性化護理模式是一種個性化、全方位的新型護理模式,根據(jù)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人性化護理模式應用在臨床手術中,可以讓患者體會到真正的尊重,改變以往對醫(yī)院固有的看法,同時還可以幫助患者達到心理與生理上的平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也與手術的成功率有極大的聯(lián)系,可以降低患者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的可能,讓患者可以盡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我院現(xiàn)對165例手術患者開展了人性化護理研究,以患者為中心開展手術治療,強調人文關懷。為了進一步明確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做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65例患者。男83例,女82例,年齡19~70歲,平均(45.3±7.1)。觀察組85例:男45例,女40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33.4±8.8);觀察組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38.2±7.3),所有患者均來自普外科、骨科、婦產科等科室,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
1.2 手術標準
手術治療的對象必須是初次進行手術,開始手術之前讓患者簽署手術同意書,說明本次研究研究的目的,讓患者及其家屬可以積極配合本次研究。排除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方式,按照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手術前的準備。
對照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具體操作如下:
① 術前:當護理人員接受到患者的手術通知后,來到患者的病房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患者的病例、個人情況(家庭背景、文化程度、過敏史),與患者溝通之前先進行自我介紹,與患者建立一定的信任,觀察患者在整個交流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的情緒狀態(tài),護理人員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是否得當,建立信任后向患者介紹此次手術中存在的風險與成功的幾率,手術采用的形式與所需時長。時刻注意自己要保持微笑,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充滿耐心,用微笑的方式拉近與患者的距離,緩解患者手術前的緊張。對患者介紹一些手術室中的情況,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并采用圖片的方式讓患者以及家屬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向患者介紹手術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與效果,包括手術過程的一些安全細節(jié),讓患者在手術之前對自己的整個手術過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讓患者增加熟悉感,減少對手術的抗拒心理。為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關于手術前的注意事項,讓患者及其家屬對即將到來的手術有一個充分的心理準備,通過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緩解病人及其家屬的不安情緒,為患者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讓患者可以不懼怕手術,調整好心態(tài),正常接受手術的到來。
② 術中:患者在進入手術室的前一個小時,調整手術室的溫度與濕度,讓患者有一個舒適的手術環(huán)境。當患者進入到手術室中,核對患者的信息,幫助患者做好穿衣準備。手術室對于患者而言非常陌生,對于即將到來的手術難免會存在害怕與焦慮,護理人員要全程陪伴在患者身邊,根據(jù)患者的表情變化進行心理狀態(tài)預測,積極安慰患者?;颊哌M入手術室中身體狀態(tài)較差,穿著單薄,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蓋好被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在手術進行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一切流程熟悉于心,做到井然有序,更不能發(fā)出太大的聲響影響到醫(yī)生的狀態(tài)。同時,手術中需要的液體要事先嘉文,與體溫接近。在整個手術進行的過程中,如果有需要患者進行配合的地方,要耐心向患者解釋原因,讓患者信任醫(yī)生的技術,整個護理過程中動作要輕。更重要的一點是,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有任何的不適,要立即告知醫(yī)生。
③ 術后:完成手術后,用溫水將切口周圍的血跡擦拭干凈,并進行消毒。挪動患者的力度要輕柔,注意傷口和各種引流管,在運回病房的過程中,在拐角處要注意,觀察周圍環(huán)境,讓患者能夠平穩(wěn)的到達病房。達到病房后,要告知家屬術后的注意事項。術后1d進行回訪,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感染跡象,耐心向患者說明術后飲食的注意事項,術后要經常進行活動,幫助恢復身體各項機能。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焦慮、抑郁及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二者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x2)檢驗,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焦慮及抑郁評分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手術前的焦慮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的焦慮及抑郁評分得到了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焦慮及抑郁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8.23%,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83.7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5所示。
3 討論
人性化護理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目的就是讓患者消除對手術的恐懼與擔憂,獲得心理上的舒適感,增加與醫(yī)護人員的心理距離。人性化護理注重以人為本,讓患者可以感受到來自醫(yī)院的關懷,改變對醫(yī)院固有的看法。手術室作為醫(yī)院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的部門,體現(xiàn)的是醫(yī)院的醫(yī)療水平,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以患者為中心的現(xiàn)代護理模式正在逐漸改變著整個醫(yī)療環(huán)境。護理人員自身的素養(yǎng)要不斷提高,以幫助更多的患者。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強度增加,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護理作為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的一種工作模式,不僅僅只停留在疾病治療中,還需要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及心理,對于即將手術的患者普遍存在對疾病的擔憂和對手術的恐懼,導致患者的焦慮情緒持續(xù)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因此,手術室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方式,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給予評估與干預,讓患者逐漸接受并認可這種護理模式。
本研究分析了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中的具體應用,比較了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前后的焦慮及抑郁評分。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手術前的焦慮及抑郁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患者在手術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與抑郁癥狀。手術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采用了人性化護理模式的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人性化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減少手術中的擔憂,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提高手術成功率。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存在極高的認可度,可以幫助患者改善心理負擔,增加手術信心,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王欣.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2):329-330.
林紅.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6, 19(1):126-129.
陳秀芳.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30):19-20.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C]// 中國轉化醫(yī)學和整合醫(yī)學學術交流會.2015.
黃美紅.探討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 2017, 23(13):139-140.
朱美璇.淺論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