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非常鍛煉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有極大的影響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高效的輸出教學信息,那么對于初中教學課堂來說,在新課改下,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會有怎樣的優(yōu)勢呢?本文對此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多媒體;角色定位
因為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之下,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工具被廣泛的運用到初中各科目的教學之中。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人的生活,必須有相當的工具,才能表現出來。工具充分,才有充分的表現;工具優(yōu)美,才有優(yōu)美的表現;工具偉大,才有偉大的表現。”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工具,在教學課堂中的優(yōu)勢在于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化枯燥為生動,化靜止為動態(tài)。正確的認識多媒體作為教學工具的意義并且能夠合理的將多媒體工具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化,將這種信息時代下的新工具很好的融合進傳統教學模式之中,對傳統教學起到了極好的輔助作用。
一、 對多媒體的準確定位
(一) 多媒體的特點
多媒體原是計算機領域中的一種形式,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媒體進行綜合。多媒體并非多種媒體的簡單組合,而是通過各個媒體的統一合理的搭配與協調,經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展示信息,加強人們對信息的理解和記憶。由此可見,運用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實則是順應中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多圖像多聲音的刺激,盡可能將學生的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二) 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定位
因為新課程改革決定了新教材具有新的特點,將生活化的場景融入課本之中,設計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情境,提供真實的圖片信息和數據信息,這一切都是因為新教材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使學生真正經歷如何學和如何用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之中更深刻的領悟學科內涵。因為新教材重點更偏向于“建構主義”學習觀,更加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所以才引入了新媒體手段來幫助教學過程。
那么新媒體在教學過程中其實是輔助配合教學的工具,并且的確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通過多媒體的文本、圖片、動態(tài)畫面及聲音,輔助課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化被動式填鴨教學為主動引導學生探索式教學,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當然也的確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這兩點決定了多媒體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新課標初中數學中提出“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教學活動中去”。在新時代學生觀中,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是建構數學思維的客體,而教師只是教學情境的設計者,學習資源不僅是教師教學的工具,更是學生思維形成的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
二、 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之優(yōu)勢
(一) 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
傳統教學模式只有書本和黑板,上課模式也只是老師照書本講課或是用黑板做演示,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更偏向于單向輸出,很容易造成教師照本宣科的上課,而學生本身并沒有獲得知識。而應用多媒體教學,因為多媒體本身的特點,學生可以看圖片,聽聲音,使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理解課堂授課內容,更有利于學生記憶課堂學習內容。
(二) 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過程原本就是一個相對枯燥的過程,這是因為學習本身是一種打破認知局限繼而進行重組的經驗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又是在數學這門原本就十分鍛煉邏輯思維而且相對抽象的學科之下,很容易因為上課所講內容無法理解而自信心受到打擊從而對數學失去興趣。而引入了多媒體為輔助工具,彌補了教師在授課時語言上的不足,用圖片和聲音能夠更加直觀形象的讓學生理解知識點,也刺激了學生的學習感知覺,讓學生更容易對學科提起興趣。
(三) 使學生更有創(chuàng)造性,課堂教學反饋也更好
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是有極強的好奇心和非常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如果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教學反饋,而且一些相對復雜的數學問題,無法用語言和板書解釋清晰的問題,都可以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解釋。
例如,追擊相遇問題。這類問題一直是教學的重難點,其中邏輯關系過于抽象,很難通過板書教材以及老師的語言講解就完全將問題講清楚。事實證明,在這個問題上學生的確給的反饋也十分不好,多數學生表示不太理解這個問題背后的數學法則。但是從多媒體上下載課件,因為有動畫效果,演示了相遇問題和追擊問題,在環(huán)形跑道上,兩人同時同地同向,第一次相遇,需要求得路程關系,在多媒體幫助下,一目了然,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迅速就答出了正確答案,化復雜為簡單。
(四) 豐富教師教案,給教師帶來學習機會
上面三點都是針對學生的,那么我們來談談對教師的好處。有了多媒體途徑,教師也可以從網上借鑒和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思路以及教學方法。例如二元一次方程復習課,一直以來的備課方式都是單一羅列知識點,而這樣勢必不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在網上發(fā)現了其他老師講課的方法,比如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用本章節(jié)的知識點給自己取名字并做自我介紹,使學生主動參與進教學之中,發(fā)揮學生主體的最大作用,這樣一來,很明顯課堂趣味性大大的增強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也不那么困難了。而這樣的方法可以通過多媒體渠道進行學習,對老師也是有效有價值的提升。
(五) 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學會探究式學習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的主要任務由之前的讓學生學會就可以,逐漸過渡為需要用數學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增強了學習內容的實用性,而這樣的改變就要求學生能夠具備主動探究的能力,因為學習內容的靈活性需要跟學生的思維產生聯結,簡而言之,學生需要主動挖掘以發(fā)現知識的奧秘,而多媒體正是可以最大化輸出知識內容靈活性的工具。比如學習鑲嵌問題,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多個圖形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拼貼,從而使學生領悟知識點的精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能夠給初中數學課堂帶來生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上課方式,是刺激學生學習感知,幫助學生將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做轉化,對課堂教學有深遠的影響。但是在這里要說明的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濫用,過度使用多媒體容易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相反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衛(wèi)忠.多媒體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與優(yōu)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30):130-132.
[2]王宇麗.運用多媒體攻破初中數學難點[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6):44-45.
[3]魏興.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180.
作者簡介:
孫愛玲,四川省南充市,閬中中學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