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初中語文教師要結(jié)合不同的文本類型和文章教學的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導入方法。有效的導入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給后續(xù)文本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實施基礎,可為文言文的解讀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托。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前導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0-0029-02
引 ? ?言
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展開與推進過程中,教師要合理設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才能讓文言文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得到保障。在教學展開的初期,教師首先應合理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有效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學習興趣,還能保障文言文的教學實施效果,能夠讓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收獲更加豐富[1]。
一、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實現(xiàn)文本導入
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教學導入,這種方法比較普遍,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顯。當講到那些畫面感很強,且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出發(fā)點的文言文題材時,教師可以基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快速引入學習主題中。無論是給學生呈現(xiàn)相應的畫面,還是給學生介紹文章的背景知識,這些都是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形成對文本的初步了解與認識。在這樣的導入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輔助素材和延伸學習資料,讓學生建立對文本的整體認知,形成一個整體的學習感受[2]。教師還可以在完成情境創(chuàng)設后提出相應的思考問題,并且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讀文章,并嘗試解答問題。這些都是很好的文本導入方法,能夠在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整體的文本感知。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輕松,對文章內(nèi)容和主題的理解感知也會更加直接。
例如,在教學《岳陽樓記》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進行課前導入,如為學生播放岳陽樓的圖片和有關(guān)于岳陽樓的影視作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岳陽樓的宏偉壯觀,同時有效地引發(fā)學生思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使學生能夠深入課堂當中,不斷探究。有了這些教學鋪墊后,教師再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導入的合理設置,是形成良好課程教學開端的方法。在這樣的整體實施背景下,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文本主題中,有效了解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同時,學生也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這些都是合理設計導入過程能夠起到的實際效果,也是提升文言文教學質(zhì)量,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透過學習任務導入文本主題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嘗試用設計學習任務的方法進行教學導入。有些文章,需要學生在學習前對文本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物生平有所了解。尤其是文言文素材,其創(chuàng)作的年代非常久遠,且很多經(jīng)典的文章背后能夠體現(xiàn)一些很重要的思想,這些都需要學生在課前做相應的學習了解。在教學前,教師首先可以基于文本內(nèi)容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如讓學生自主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識,收集和作者相關(guān)的一些資料素材,同時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等。這些學習任務的設計可以成為課堂文本剖析的良好開端,不僅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夠讓學生有效了解文章,從而幫助學生化解文本理解上的思維障礙[3]。
例如,《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陶淵明的文本風格,同時了解陶淵明的寫作特點及道德追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些教學目標和該課文當中學生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學習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直接告訴學生,在正式授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相應的課前任務,如要明確該文章的文學常識,做好文本中重點字詞的注音及解釋,做好翻譯和背誦工作等。設計了這些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任務有針對性地進行文本的分析研究,這樣學生在解答這些問題的同時,就對整篇文章有了初步了解。有了這個學習基礎后,教師再來實施文本教學,就可以消除學生在語言層面的很多障礙。不僅如此,當對陶淵明的背景知識及其道德追求有了相應了解后,學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與感受這篇文章的主題,進而領(lǐng)會作者內(nèi)心的那種情感與情懷。這些都是幫助學生解讀文章的基礎,也是合理設置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所發(fā)揮的積極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教學目標實施課堂導入
對于有些文本的教學,教師可以基于明確的教學目標來實施課堂導入。這種導入方法更加簡單直接,起到的教學效果也十分明顯。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給學生介紹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并且讓學生明確文本學習與探究的各個層面的目標。這會讓課堂學習的針對性更強,學生也會明確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不僅如此,這樣的教學導入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探究活動。學生會更加明確這節(jié)課上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會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文章,并且進行相應的思考與探究。這樣的導入方式在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推動使文本的剖析更高效的實施上,起到的效果非常顯著[4]。
例如,在教學《愛蓮說》這篇文章時,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課文學習所要達到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當中圍繞學習目標展開相應的思考探究。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題目中的“說”展開分析,讓學生明確這是古文中一種常見的文體,幫助學生構(gòu)建基本的學習認知。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這篇文章的中心和主題,使其了解這篇文章背后傳達的思想情感。有了這些明確的學習目標的設計后,學生獨立閱讀文本的方向性會更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也會更高,其會在這樣的學習探究活動中做更多學習方法和技巧的總結(jié)。教師采取目標導入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將文言文教學中的重點呈現(xiàn)到學生眼前,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思路,從而有效增強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效果。在文言文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jié)合不同類型的范本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導入方式,從而化解學生在文言文分析解讀時的各種潛在問題,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體會更加深入。
結(jié) ? ?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張亞童.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學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孫麗華.提高初中生文言文能力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羅細明.初中語文文言基礎教學的思路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69.
陸云虹. 如何做好初中文言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6(S2):284.
作者簡介:劉燕(1970.5—),女,江蘇大豐人,本科學歷,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