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 目的 探究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對輸液廳靜脈穿刺效果的影響,為護生帶教提供指導。方法 選擇該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間的50名實習護生展開研究。使用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名。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帶教方法,觀察組使用流程化護生帶教方法。實習4周后,比對兩組護生出科操作成績、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滿意程度。結果 實習4周后,觀察組出科操作成績評分和穿刺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對輸液廳靜脈穿刺能夠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滿意程度,可以使護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護生;帶教模式;靜脈穿刺;穿刺成功率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a)-0152-02
靜脈穿刺是最基礎的護理技術,是臨床患者常見治療的方法之一,在疾病救治、重病搶救時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靜脈穿刺也成為護生考核的一項重要技術[1]。隨著臨床實踐的深入,靜脈穿刺逐漸從單純的護理操作成為多層次知識和技能的臨床實踐,專業(yè)性增強,技術含量逐步提高,傳統(tǒng)帶教模式對護生的穿刺實踐有一定的缺陷,不能使護生更好地理解操作技巧,而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穿刺流程,提高護生穿刺成功率,增加患者滿意度[2]。為了探究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對輸液廳靜脈穿刺效果的影響,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間選取該院50名實習護生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的50名實習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名。對照組男3名,女22名;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04±2.52)歲;實習周期4周。觀察組男2名,女23名;年齡17~23歲,平均年齡(19.56±3.15)歲;實習周期4周。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和實習周期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帶教方法: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由帶教老師把靜脈穿刺的要點、操作關鍵向護生講解,然后老師親自示范。護生掌握穿刺操作技巧后,積極參與實踐,在實際應用中掌握穿刺的關鍵,自行進行體驗總結,帶教老師提出改進意見,護生進一步提升實際操作經(jīng)驗。
觀察組采用流程化帶教方法,選用科室里實際穿刺經(jīng)驗豐富、傳授經(jīng)驗豐富、責任意識強的護師帶領,每4周為一個周期。主要流程方法:①基礎培訓:第1~2天,由帶教老師講解靜脈的分布、深淺度以及各部位的靜脈特征。②技巧操作:第3~4天,帶教老師向護生講解靜脈穿刺的流程,并詳細講解實際操作中的重點,包括留置針型號、血管的選擇,然后連貫性的實際操作,將穿刺技巧應用到實際中,讓護生觀摩、提出質疑、總結要點、思考領會。③現(xiàn)場示范:第5~7天,現(xiàn)場由帶教老師做出示范,并重點向護生講解實際操作中要避免的錯誤,以及操作的關鍵技巧,包括血管的選擇、持針的方法、不同血管進針的角度等。④第2周:帶教老師親自指導護生進行實際操作,對護生進行鼓勵,幫助護生減輕常見的靜脈穿刺膽怯心理,幫助護生樹立自信心。以手背靜脈穿刺為例,令患者用力握拳,觀察患者手背上的血管分布,用手指在手背上撫摸,尋找血管的位置,并用拇指緊繃血管下方皮膚,右手拇指、食指持針。帶教老師采用親手指導的方法,用右手捏住護生手指,輔助護生穿刺,幫助其熟悉持針的技巧、感受進針的角度、深淺的不同等操作。另外,告知患者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減少穿刺失敗,減輕患者的痛苦,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和配合,使穿刺順利進行。⑤獨自操作:第3~4周,護生在掌握穿刺的流程化操作后,積極參與實踐后總結經(jīng)驗,掌握操作中的關鍵點,與指導老師共同尋找可以改善的地方。
1.3 ?評價方法
對護生操作技能做出準確的評估,了解護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對參加科室的學習時間以及學習的內容進行記錄,定期比較護生的穿刺成功率。通過調查問卷形式,調查分析患者對于靜脈穿刺及護生操作的滿意度,對比患者滿意程度。患者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文數(shù)據(jù)采用SSP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穿刺情況和操作評分
實習后,觀察組穿刺成功率和操作成績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滿意程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靜脈穿刺是臨床上搶救、治療患者應用最廣、最基本的護理操作之一。輸液廳喧嘩、圍觀等因素會對護士的心態(tài)造成影響,因此如何保持護理人員心態(tài)的穩(wěn)定是穿刺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3]。穿刺成功率的提升,不僅使患者的疼痛感減輕,幫助患者更好地痊愈,還能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提升護患之間的信任度[4]。但是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一些患者自我保護意識較強,會抗拒護生帶教模式,拒絕在自己身上實施護生操作,有時首次穿刺失敗,患者及其家屬就會抱怨護生,造成護生精神緊張,影響穿刺的成功率[5]。其次,為了保護患者的身體健康,杜絕多名護生在同一個患者身上多次操作,臨床實踐機會就會減少[6]。此外,護生的操作熟練程度也會影響靜脈穿刺的成功率,護生在實踐操作中越熟練,穿刺的成功率就越高,患者就更加滿意,護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就會增加[7-8]。
該研究采取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帶教老師由經(jīng)驗豐富的護師擔任,在向護生傳授規(guī)范、合理的穿刺思路后,重點向護生傳授臨床穿刺的經(jīng)驗和操作,提高護生的理論經(jīng)驗和操作熟練度,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加護生的信心,提高護生的穿刺成功率,提升患者的滿意度。護生第一次進行實際操作時,受到緊張焦慮心情的影響,會增加穿刺的難度,影響穿刺的成功率。每次穿刺前,帶教老師與護生及時溝通交流,對護生進行鼓勵,減輕其心理壓力,增加了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提升護生參與實踐的能動性。同時,帶教老師和護生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減輕其戒備和防范心理,盡量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提升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減少患者的痛苦,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9]。該次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流程化護生帶教方法的觀察組護生穿刺成功率(96.35±2.65)%顯著高于對照組(87.55±6.15)%,同時觀察組患者滿意程度93.33%高于對照組患者滿意程度7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流程化護生帶教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帶教方法。
綜上所述,流程化護生帶教模式能顯著提高輸液廳靜脈穿刺的成功率,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幫助護生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護生的綜合素質及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增加臨床實踐經(jīng)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夏寅輝,鄧小芳,敬金玉.3種不同教學法在臨床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帶教中的應用體會[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1(23):3605-3607.
[2] ?張改珍,李芳.PDCA循環(huán)理論在提高護生靜脈穿刺技術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1(2):474-475.
[3] ?瞿禮華,聞亞軍,王娟.提高兒科門急診年輕護士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實踐與成效[J].江蘇醫(yī)藥,2016,42(3):370-371.
[4] ?丁巧波.目標式教學法在門診輸液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6,5(9):254-255.
[5] ?趙美琴.情景模擬在靜脈輸液操作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2):62-64.
[6] ?唐梓雋,陳娟,沈詩睿,等.反思法結合微信在護生靜脈穿刺教學中的應用[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7,11(5):15-16.
[7] ?張華,奚菁菁.住院患者信任實習護生進行靜脈輸液操作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4):15-17.
[8] ?馬容莉,陳向榮,張麗月,等.雙向主動學習模式在護生臨床帶教中的實施[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7,14(4):387-389.
[9] ?劉繼紅,白鳳羽.階段式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生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1):1360-1363.
(收稿日期: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