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倩
(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福州 350108)
藥物成癮(drug addiction)俗稱毒品成癮,是由于藥物的反應而形成的有強烈生理、心理需求而導致的身心成癮。藥物成癮不僅對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磨滅的負性影響,還嚴重危害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穩(wěn)定。據(jù)統(tǒng)計,全球約有2.75億人至少使用過一次毒品,其中近3100萬人為吸毒成癮者。截至2018年底,在我國現(xiàn)有240.4萬名吸毒人員,而藥物復吸率高達90%左右。
藥物成癮者戒癮的最大困難在于如何預防和控制成癮者完成脫毒后的復吸問題。通常來說,三個月即可擺脫對毒品的生理依賴,導致復吸的深層原因在于成癮者對毒品的心理依賴,即“心癮”。所以,對戒毒而言而言,心理上控制對毒品的渴求是促進藥物成癮者康復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運動有益于體質健康,當前運動對大腦的益處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其他治療方法相比,運動還具有無藥物副作用、綠色安全、低成本、易推廣和易執(zhí)行等優(yōu)勢。因此,運動已然成為藥物成癮者干預的重要方式。
運動處方的具體內容包括有運動方式、強度、時間、頻率。運動處方需要根據(jù)個人具體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制定科學定量化的體育鍛煉計劃,使其進行有計劃的、周期性體育鍛煉,以達到防病治病、康復身心的目的。
藥物成癮者的運動訓練的形式通常有以下三種:1)有氧運動:提高心肺功能的耐力性訓練。如跑步、功率自行車、跳繩、各種球類運動等等;2)無氧運動: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肢體功能和形態(tài)的力量性訓練;如啞鈴練習、器械練習、還有俯臥撐等徒手的力量訓練;3)身心運動:在運動時伴有沉思、本體感受覺知等內容,如太極拳、瑜伽、氣功(八段錦)等。除了傳統(tǒng)的身心運動項目以外,研究者根據(jù)戒毒人員的具體情況,還創(chuàng)立了一些新型體育項目,如太極健心操、戒毒康復操,體育游戲等。當前臨床實驗中,最常采用的運動訓練方式為有氧和身心運動,最常見的運動種類為跑步,太極拳以及各種操類訓練,這些運動通常以集體訓練的方式進行。如莊淑梅在“運動療法對女性海洛因戒毒者心理健康狀況干預效果的研究”中將98名海洛因戒毒者分為有氧運動組和瑜伽運動組和無運動的對照組,進行為期6個月的運動干預。類似的研究還有王東石的“有氧運動對甲基苯丙胺類依賴者體適能、渴求度及情緒狀態(tài)的作用 ”,王騰飛的“健心操改善男性強戒人員睡眠障礙和抑郁癥狀的實驗研究”,耿敬敬、朱東、徐定的“太極康復操對強制隔離女戒毒人員的康復效果”。對于運動干預藥物成癮者的實證研究中,很少涉及無氧運動。只有劉羿和袁榮幸在其運動處方中添加了無氧運動。
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的運動量,通常分為大、中、小三個強度。不同的運動強度產生作用是不同,在運動干預前先要確定運動強度,運動進行時需要對強度進行監(jiān)控。運動強度大小可用心率、最大攝氧量(VO2max)、梅脫(MET)以及自我感覺評價量表(RPE)來確定和監(jiān)控。在藥物成癮的運動干預中最常采用中等強度,并以心率和RPE來確定及控制運動強度。大多數(shù)研究顯示,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取得較好的心理效益。過大的運動強度可能會增加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運動強度過小則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而適中的運動強度,不僅能夠消除緊張、疲勞、改善負性情緒,還能夠促進和改善認知功能。有研究者采用65%~75% HRmax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對甲基苯丙胺依賴者進行干預12周,結果表明顯著減緩了MA依賴者的焦慮和抑郁癥狀。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一次性中等強度也能夠提高物質依賴者的抑制能力。
在運動干預中,需要對短期或急性(即一次性)運動和長期運動這兩個運動時間概念加以區(qū)分。短期運動主要指一次性的運動,其心理、生理變化類型是短暫的,產生的效益一般從運動開始(幾秒或幾分鐘)后產生,到運動結束后一段時間(幾分鐘或者幾小時)即消失。一次性運動的優(yōu)勢在于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可控性較高。長期運動是指從幾周到幾年不等的不斷規(guī)律性運動,產生持久的心理、生理變化。長期鍛煉的優(yōu)勢在于更貼合實際,產生變化的結果更加明顯、真實,但是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難以說明運動干預可以在多大程度解釋藥物成癮者所產生的的改變。藥物成癮的運動干預研究中,常見的長期運動干預時間為8周、3個月或者6個月。在這些長期運動干預中,會根據(jù)不同目標劃分為不同階段。如朱曉東將為期三個月的運動干預劃分適應階段(3 周)、強化階段(6 周)和提高階段(6 周)。通常來說,運動6周或者運動干預大于6周能夠取得較好的心理效益。如王東石研究結果表示6周的有氧運動能有效緩解戒斷者對毒品的渴求。鄭志軍的實驗研究顯示,在運動干預 8 周后,戒毒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出現(xiàn)顯著差異而且相對穩(wěn)定。藥物成癮領域也有涉及關于急性運動的研究。如有研究者讓甲基苯丙胺類依賴者參加20min中的強度有氧運動,來研究急性有氧運動對新型冰毒成癮者渴求度、情緒狀態(tài)和神經遞質的影響。
生理學運動處方中強調控制運動頻率在每周 2-4次,大多數(shù)鍛煉心理學的實驗研究也采用每周2-4次。藥物成癮的運動干預中,運動頻率通常設置為每周3-5次,另外運動頻率會根據(jù)運動強度大小而設置。如鄭志軍的研究中,進行大強度運動干預時每周運動頻次為3次,中等強度運動則采用每周至少4次??茖W安排運動次數(shù),才能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
綜上所述,藥物成癮領域的運動處方多采用每周3-5次中等強度的有氧或身心運動。這樣的運動處方比較符合藥物成癮者的身心狀況。
在探討運動對藥物成癮者的干預效果時,主要集中于渴求度、抑制功能、情緒狀態(tài)??是蠖仁窃u估藥物成癮者復吸發(fā)生率的有效指標,而情緒改善和抑制功能提升是戒毒人員康復的重要潛在因素。研究者們主要從主觀自我報告、行為測量法、生理記錄進行評估。自我報告最常利用的心理量表有SCL-90癥狀自評量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SDS抑郁自評量表、SAS自評焦慮量表等,此外也有研究者采用SCS自我控制量表、生命質量量表、社會支持等等。行為測量中最常使用GO/NOGO、stroop范式評估抑制能力、注意偏向測試(點探測范式)考察戒毒人員的渴求度。為了明確運動干預對藥物成癮者們的影響,有的研究者會利用電生理和腦功能成像技術記錄被試的生理變化,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事件相關電位(ERP)、皮膚電等等。
運動干預能夠促進藥物成癮者心理健康,降低渴求度。如王東石和朱婷(2017)利用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發(fā)現(xiàn)經過6周有氧運動后的被試的渴求度顯著下降,并延續(xù)的12周干預結束;龔丹(2019)等人對甲基苯丙胺依賴者進行20 min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干預,結果表明急性有氧運動同樣能減低成癮者的渴求度,其減緩效應從運動中延續(xù)至運動后60 min。有研究通過GO/NOGO任務和任務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來評估戒斷者的渴求度,結果也說明了運動干預能減緩藥物成癮者的渴求度。
情緒是以個體的愿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是一種混合的心理現(xiàn)象?;厩榫w可以分為正性和負性情緒(彭聃齡,2014)。負性情緒不僅僅是造成藥物成癮的動機之一,更是誘發(fā)藥物心理渴求并推動成癮個體產生復吸行為的重要因素。運動干預被證明能夠有效緩解藥物成癮者的負性情緒。有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強戒人員經過17周八段錦運動干預后,抑郁和焦慮水平明顯下降。梁雪萍的研究中將有氧健身操和瑜伽結合對女性新型毒品戒毒者進行三個月的干預后發(fā)現(xiàn),她們的生命質量得到提高,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也得到緩解。其他運動如跆拳道、改編后的健心操、太極拳、一次性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八段錦、功率自行車等等均能夠有效的改善戒毒人員的負性情緒。
抑制控制是指在追求認知目標時抑制對無關刺激的反應能力,是執(zhí)行功能的核心成分。Harnishfeger(1995)將抑制控制功能分為行為抑制和認知抑制,行為抑制是指對優(yōu)勢行為潛在的有意識的控制,如抵制誘惑、延遲滿足、運動抑制和沖動抑制,而認知抑制是對認知內容和認知過程的控制,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人們在執(zhí)行某項任務時,若重復進行同樣的動作或思維方式,會形成一定的行為或思維慣性,導致錯誤的發(fā)生。抑制能力弱的個體更難抵制誘惑和沖動,產生行為慣性的可能就越大。在藥物成癮方面,有研究者采用go/nogo 、stroop、flanker任務等行為實驗研究證明藥物成癮者抑制能力較正常人更弱,表現(xiàn)為正確率更低且反應時更長。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經過運動干預后,戒毒人員的抑制控制功能得到改善。如王艷秋和周成林(2015)等人將改編過的Go/Nogo任務成績和ERP數(shù)據(jù)作為測量抑制能力的指標,結果發(fā)現(xiàn)中等有氧運動能提高甲基苯丙胺成癮者的抑制能力,以達到輔助戒毒的效果。楊淇齊(2017)的研究結果表明,身體活動有助于改善戒毒人員的抑制能力,減少復吸風險。
如上所述,運動干預能夠明顯改善藥物成癮者的負性情緒,提升抑制能力,降低心理渴求,是一種安全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此外,既往藥物成癮者的運動干預中,大多采用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運動種類也相對有限,鮮有關注到無氧運動、大強度對藥物成癮者的影響。在今后的運動處方中可以根據(jù)成癮者的身心情況增加無氧、大強度運動,增加運動種類,豐富運動處方的設計,探討其對藥物成癮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