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巧玲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體系的一部分,關乎學生思想品德與行為素質的發(fā)展,所以需要采用積極有效的方式展開。班主任作為管理班級并與學生聯(lián)系最緊密的人員,必須意識到當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轉變原有模式單一、效用不足的狀況,將激勵策略融入其中,通過認識小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來展開德育教育,最終形成有效且合理的德育激勵措施體系,更好地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行為品德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
分類號:G711
激勵策略是以有效的方法來鼓勵人的行為動機,使人可以產生努力、向上的行為,可以更高效地完成預定目標。在德育教育中,小學班主任實施激勵策略,意味著要通過合理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塑造良好的行為品質。
1.基于學生心理發(fā)展需求設計激勵方式
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建構和運行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除了引導學生尊重相關規(guī)章制度、構建正確的價值觀念,還要觀察學生日常的行為表現,指導他們積極主動學習德育知識,自覺塑造優(yōu)良道德品質,以實現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具體實踐中,班主任需要以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來設計德育激勵方式,明確德育目標,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普及德育知識的同時,將其與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相結合,做出具體化地指導,讓學生自覺遵守班級行為規(guī)范,提高道德品行。另外,學生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個性差異性,班主任需要認識到學生行為表現和性格的不同,進而選擇分層激勵策略[1]。比如,學習上表現不足的學生,班主任要觀察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從不同的角度挖掘他們的潛力,然后從語言上進行肯定,并創(chuàng)造更多表現的平臺,讓這部分學生受到激勵,更好地認識自我,重塑自信心,感受進步的喜悅。綜合來說,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班主任要保證激勵策略的靈活性與合理性,通過不同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肯定與關心,身心積極健康發(fā)展,逐步提升個人品德素養(yǎng)。
2.以學生為根本開展學生德育自律活動
小學開展德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使其具備良好的行為道德素養(yǎng)。那么班主任要在激勵策略的實施中以學生為主體,選擇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形成自律品格。首先,小學生受年齡限制,對個人行為品質并沒有完整地認識,在班級與學生、老師的溝通交流中不知所措,那么班主任就要從班級管理出發(fā),給予學生表現自我、認識自我的平臺,可以安排班級中的德育工作輪流讓學生進行管理,使學生親身體會德育實踐的過程,加強德育認知。比如,班主任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管理,通過與班主任、同伴間的溝通合作,學生可樹立自律意識,正視自律行為,關注自律精神的發(fā)揚,在日后的表現中更加的積極和主動。另外,班主任要意識到學生當前面臨的客觀狀況,與學生共同交流,傾聽學生對自律素養(yǎng)的認識,然后制定合理的自律表,引導學生按照個人的實際情況和需要改變行為,構建學習、品德發(fā)展計劃,然后在班級中相互監(jiān)督執(zhí)行,從而塑造積極的處事方式和學習習慣,奠定良好的品質[2]。
3.依據學生表現實施獎罰并重的激勵模式
激勵策略除了要采取語言、物質上的獎勵,還需要與適當的懲罰相結合,以更好地約束小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可以及時認識到品格與行為上的不足,并相應做出轉變。比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德育積分制,根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進行積分的增減,將學生行為素質的表現具體化,能夠作為學生自我意識的引導。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獎懲方法的效用,班主任要和學生家長、其他學科教師溝通,緊密合作,使他們能夠重視學生行為表現和性格素養(yǎng)的轉變,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進而轉化為積分,通過累加的積分讓學生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另外,如若學生出現不按時完成作業(yè)、與同伴爭吵、頂撞教師等不良行為品德,則要及時進行批評,讓他們進行反思[3]。要注意的是,獎懲激勵措施在制定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度,和學生溝通形成班級共同支持、相互監(jiān)督的風氣,以保證獎懲措施可以有效落實,順利進行,對學生發(fā)揮實質性的作用,在規(guī)范行為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素養(yǎng)。
4.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展開德育激勵
德育激勵意義重大,教學實踐中需要重視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讓學生意識到良好品質行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具體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并有效轉化。在具體實踐中,班主任需要從小事著手,和學生親密接觸,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同伴的交流、在班級中的表現進行觀察和分析,然后挑選具有代表意義的事情在班級中進行指導,讓學生認識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以在今后參與時進行實踐[4]。比如,團結合作、和諧相處是現代小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品質,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小組合作活動,在學生親身參與中引導學生了解這一品質,學習良好的溝通方法,認識集體主義大于個人利益的含義,以豐富自身的道德認知體系。另外,班主任在小組合作活動后要做好總結與評價工作,對學生優(yōu)異的表現進行獎勵,使學生今后可以更積極地參與德育活動。
結語
在小學德育中實施激勵策略具有重大的影響力,要求班主任從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征、根本需求出發(fā),積極與學生溝通,聯(lián)系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的力量,設計科學、合理的心理激勵策略,并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調整,從生活小事入手,給予學生全面指導,使學生能夠更細致地、更主動地了解德育知識,并將其進行應用,塑造優(yōu)良的品格,提升個人行為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謝鳳梅.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探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05):72-73.
[2]曾柳娟.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3):192.
[3]田莉昕.論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措施[J].才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