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汶源學校 李愛莉
實驗教學法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相應的材料、設備,控制相應的條件,引起實驗對象變化,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理解知識,或者是驗證知識的教學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通過實驗教學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把握,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實驗本身是生物學科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采取實驗教學法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1.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在中考中生物學科占有很高的比重,但是生物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也使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生物知識。實驗教學法的應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生物課堂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生物知識的直觀體驗、操作,能顯著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初中生本身對實驗操作具有天然的好奇心,教師通過實驗教學法,能進一步激活學生的這種好奇心,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生物課堂上。2.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在生物教學中引入實驗教學法,還可以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通過親身示范、實驗指導,能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這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顯微鏡使用方法時,為了確保學生可以安全、規(guī)范地進行顯微鏡操作,教師必須耐心地指導學生,這改變了過去教師高高在上的情況,改善了師生關系。
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良性發(fā)展。首先是部分生物教師對實驗教學認識不全面,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會緊緊圍繞中考大綱,而中考中關于生物的考查部分實驗方面相對比較少,這就使一部分教師過于看重教材中理論知識的講解,對實驗教學不太看重,課前并沒有結合教學需求對實驗進行合理設計,也沒有組織學生開展具體的實驗操作,造成了學生實驗能力不強,生物學習熱情不高的情況。其次是部分實驗課題設計比較單一,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一部分實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系不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升學率,過于看重實驗結果,對實驗過程不重視,經常要求學生背誦實驗過程、實驗結論,這種背實驗的教學行為忽視了實驗教學本質,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需求,不利于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此外,還存在對實驗教學評價比較片面的情況,有的生物教師對實驗教學重視力度不夠,在生物實驗考核評價上,以筆試為主,很少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考查,這就造成了學生為了應付實驗考核,會過于看重實驗原理、實驗結論等知識的記錄,對實驗操作不太關注,造成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很弱,難以把握實驗的本質。
實驗是生物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內容都與生物知識緊密相關,對此,初中生物教師在組織生物實驗活動時可以從學生生活入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為了強化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活動,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新鮮蔬菜為主要原材料,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為每組學生提供數(shù)量相同的新鮮蔬菜,然后讓各組學生自己設計保鮮方法。一天后教師讓各組學生將自己組保鮮的蔬菜拿出來,并對比各組學生蔬菜的保鮮效果。學生經過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有的蔬菜已經完全枯萎,但是也有的蔬菜相對比較新鮮。教師讓學生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探究其原因。學生經過思考提出溫度、濕度、空氣流通等都會影響到蔬菜的保鮮效果。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肯定,在此基礎上引出“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識,讓學生在實驗基礎上學習,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是否可以熟練地進行實驗操作是很關鍵的。鑒于此,教師可以在學生正式進行實驗操作之前,將實驗步驟給學生寫出來,讓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到每一個階段的實驗操作要求。為了強化學生印象,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相應的實驗操作視頻播放出來,讓學生可以借助視頻來把握實驗操作要點,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實驗活動。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這一實驗時,需提前制作好臨時裝片,并且為學生準備好生理鹽水、清水、洋蔥、載玻片、顯微鏡、蓋玻片、消毒牙簽等各種材料,然后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將本實驗的具體操作流程展現(xiàn)出來,如怎樣裝片、如何操作顯微鏡、怎樣觀察細胞結構等,在學生充分了解到實驗原理、實驗流程后,組織學生開展具體的實驗操作,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準確、規(guī)范地完成實驗,保證實驗教學效果。
在過去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大多是自己講解、演示,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實驗操作,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實踐操作水平的提升。對此,教師還需要對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啟發(fā)學生思維,鼓勵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生物知識,如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實驗中,本實驗主要是為了證明光合作用原料、發(fā)生條件、產物,在實驗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自己設計實驗,并開展探究性操作,同時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利用天竺葵開展光合作用實驗時,需要先將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包裹起來的原因是什么?以水生植物金魚藻為實驗材料,其釋放的氣體可以復燃火柴,原因是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借助實驗論證猜想,以此強化學生對實驗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積極加強實驗教學法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活動,促使學生在實驗中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