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微
在中國,隨著“微”潮流從娛樂、文化漸漸蔓延至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視頻等,進而出現(xiàn)了教育領域中的微課程或微課。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無論是教案教學,課件PPT教學,還是學案式教學,都是以某一個單元或某一個完整的課節(jié)為單位組織教學的,其結(jié)果是學生課堂參與度低,興趣不高,且教學內(nèi)容很難體現(xiàn)出重難點。相比之下,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歡迎,且在某種程度上能彌補以上不足與弊端。微課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國內(nèi)外教育領域中不斷探討的教學模式。那么,微課到底是什么呢?簡單地說,微課是一種可以支持多種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的教學短視頻,授課時間短,內(nèi)容廣泛,重難點突出,靈活性較強。
然而,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以“灌輸”為主,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而微課以短視頻的形式將授課重難點展現(xiàn)出來,加之其具有循環(huán)利用的特點,增加了教學與學習的實用性,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生來說大有裨益。
在開啟微課教學之前,教師可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通過閱讀趙國忠、傅一岑的《微課:課堂新革命》、肖凱的《玩轉(zhuǎn)微課》等書,了解了微課的提出背景與發(fā)展過程。1960年,美國阿依華大學附屬學校提出微課程——minicourse,或者稱作短期課程或課程單元。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實施了microlesson研究項目。之后,筆者還研讀了胡小勇的《設計好微課》一書第二章“講設計,才能做出好微課”,了解了有關微課制作的注意事項及過程。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邏輯完整性;其次,要注意短小精悍;再次,要做到主題精煉;最后,要做到畫面簡潔與語言精準。2011年,廣東省佛山市開展微課教學,幾年來,微課的熱度并沒有消散的趨勢,而是向著廣泛討論、全體參與的方向積極前行(趙國忠、傅一岑2015)。
筆者接著將所習得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在微課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不同的情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內(nèi)容來自于生活。
在授課過程中,筆者實施分層教學。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筆者注意微課內(nèi)容的層次性,并制作相關PPT和Word文檔,然后將之錄制成微課,在平時的教學中廣泛應用。
在付諸于行動研究的同時,筆者針對每一個階段的授課模式進行分析、總結(jié),并傾聽其他教師的微課教學經(jīng)驗,再對微課加以提煉,繼續(xù)應用到下一個階段的實踐中。
通過進一步研究與實踐,筆者將錄制好的微課視頻按照計劃靈活、合理地安排在不同的課節(jié)。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微課教學,學生和教師都有所收獲。
1.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最初是因為授課模式新穎而感到好奇,漸漸地對微課學習感興趣。在微課的設計中,教師既要考慮教學內(nèi)容,又要考慮教學形式,如在PPT的設計上可以添加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匹配的圖片,也可以適當?shù)嘏渖媳尘耙魳罚@樣無論是在視覺上還是在聽覺上,都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然,圖片的配置與音樂的添加要恰到好處,做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另外,學生之所以喜歡微課,是因為他們更容易從短小精煉的微課中把握重點,了解難點,省時、省力、高效。例如,學生可以利用微課來預習新知識,由原來的課堂旁觀者變成現(xiàn)在的課堂參與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2.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
微課可以上傳到微信或QQ等平臺,讓學生共同分享。在平時的教學中,考慮到不同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與能力有所差異,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渠道如微信平臺,將錄制的微課上傳,讓那些在課堂上沒有記筆記或者理解出現(xiàn)障礙的學生能根據(jù)需求反復觀看與傾聽授課內(nèi)容,溫習所學內(nèi)容,進一步加深對授課內(nèi)容的理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在平時的主觀卷檢測中,學生的得分率更高了;在平時的輔導答疑中,學生疑問更少了,且提問更有深度了。
3.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意識
因為錄制的微課可以上傳到微信或QQ等交流平臺,共同分享,所以當學生想要進一步鉆研或者復習時,就可以將微課視頻打開,主動學習或復習,而不是被動跟隨教師的教學。這樣,學生就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了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另外,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查找資料,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逐漸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預習與布置作業(yè)方面讓學生小組完成任務,共同探究,合作學習。學生之間可以交流不同的觀點,發(fā)表不同的見解,答疑解惑,取長補短,查漏補缺。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意識??傊?,無論是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還是合作交流方面,學生都會受益匪淺。
通過微課的研究與探索,參與研究的教師從實踐中增長和收獲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同時提高了教學技能,如講解知識與總結(jié)知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另外,微課促使教師掌握了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每一節(jié)微課的制作都需要教師提前掌握各種理論知識,包括微課制作知識、授課理論知識、精簡教學重難點等,還有如何插入圖片和配置音樂等。因為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差異甚大,所以教師的綜合能力也會隨著微課的研究與制作得到提高,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確實達到了教育教學目標。學生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又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同時,教師提升了教學技能。但是在收獲成果的同時,筆者對于整個微課課堂所涉及的一些設計及實踐細節(jié)進行了深刻反思與總結(jié)分析。筆者意識到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不僅僅是一個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應用的過程,更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過程,它要求教師在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微課理論知識的前提下,精心地、有創(chuàng)意地完成微課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如課堂如何導入才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精選理論知識才能幫助學生把握重點與難點,如何配置練習題才會有的放矢、提高效率等。
微課的應用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工作,最終結(jié)果取決于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出一堂好的微課,對于教師來說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需要深入研究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如微課的實用性問題,無論是預習課還是復習課,都要做好與實際課堂的銜接,讓微課更具有實用性。另外,如何將微課教學變成英語教學常態(tài);如何讓微課進一步滿足學生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于教師與學生,是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
總之,將微課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有所收獲。教師要不斷完善微課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