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女性與科技:當代西方女性主義科學技術史的興起與早期發(fā)展*

2020-03-03 21:40劉柯含姚大志
關鍵詞:科技史希特女性主義

劉柯含,姚大志

(1.中國科學院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北京100190;2.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100049)

當代西方女性主義思潮立足于性別平等的觀念,在發(fā)展過程中與不同的學科背景結合,在科學技術史領域嘗試思考性別及其與科技的關系等問題.文章回溯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科學技術史領域中對性別議題的相關討論,從代表學者、經(jīng)典作品和研究組織三個維度,聚焦女性主義科學技術史的興起與早期發(fā)展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節(jié)點.這項編史學考察,將嘗試把握女性主義科技史的整體發(fā)展脈絡,探討性別與科學技術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互動關系,展示科技史的某種多元化解釋方式.

1 20世紀70年代:從女性主義歷史學到女性主義科技史

1.1 女性主義歷史學

20世紀60年代,隨著民權主義等多種社會文化思潮的涌動,女性主義思潮逐漸登上西方政治和學術舞臺.女性主義思潮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西方女性意識的自覺為基礎,借用來自現(xiàn)代西方思想家的理論基礎,如拉康(Jaques Lacan,1901-1981)、???Michel Foucault,1926-1984)、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的“性別”概念和視角,歐美傳統(tǒng)歷史學敘事中的“婦女”,開始被理解成一個與生物學身體和性別相關聯(lián)的范疇.而透過性別(gender)這一分析工具,女性(feminine gender)開始與制度、民族、權力等要素建立起內(nèi)在聯(lián)系.比如,一旦將性別作為政治話語分析對象,其背后隱含的權力維度勢必會顯現(xiàn)出來.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女性主義歷史學家對相關領域進行重構,逐步建立起以女性為中心的歷史學敘事.雖然婦女的形象從未在歷史學敘事中消失,但是女性主義歷史學家相信,傳統(tǒng)歷史學是一種典型的男性敘事.在這類敘事中,另一種性別或是被設定為沉默者,與男性共享同一種意識和立場;或是作為弱者,受抑制甚至被邊緣化.隨著性別理論話語的確立以及最初一批史學成果的出版和傳播,女性主義的參照系在歷史學界開始確立起來.[1]隨著女性主義歷史學的發(fā)展,性別視角獲得進一步擴展,性別不再僅僅與女性綁定在一起.在此背景下,男性(masculine gender)或男性氣概(masculinities)擁有了新的內(nèi)涵,并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一個穩(wěn)步發(fā)展的研究領域.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女性主義歷史學不斷演化,其研究視角、方法不斷拓展,使得傳統(tǒng)研究主題以此實現(xiàn)轉變,并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1.2 女性主義科技史

科技史家們開始采用女性主義研究視角的時間節(jié)點,幾乎與歷史學界同時或稍晚一些,而且兩個領域的女性主義研究有著積極互動.在北美,女性主義科學技術史家分享女性主義歷史學研究信息,定期參加女性主義的歷史學會議,如巴克夏婦女史大會.這種互動或許可以表現(xiàn)歷史學界的性別研究對科技史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但同時也可能意味著,女性主義科技史試圖從不同層面滲透進歷史學界.

然而,由于科學技術史的特殊性,其相關研究活動往往會超越一般歷史學領域.一方面,20世紀中期以前,科學史對女性的關注與記載主要由科技專家或非職業(yè)科技史家執(zhí)筆,其撰寫目的相對比較簡單,諸如記敘易被歷史遺忘的女性科學家,補充完善她們的科學貢獻等,多散落于自然科學的百科全書或者科學家傳記等文本中.這些文本作為一種有意義的早期探索,構成了日后興起的女性主義科技史的直接源頭.另一方面,一些女性科技史研討會常被視為科技界的學術活動,①比如,2019年初,一個主題為“女科學家:被遺忘、被劫掠……的女性,但仍在繼續(xù)?”的女性科技史研討會在巴黎舉行,主辦方是法國科學院.同時,女性主義科技史研究與理工學院或?qū)W科聯(lián)系緊密,或?qū)儆诮徊鎸W科研究領域.②在北美,相關研究平臺或項目由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等專業(yè)機構或?qū)W術組織資助,或?qū)儆赟TS研究.許多英文研究成果已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對外發(fā)布.在北美地區(qū),即便眾多科技史家供職于歷史系,但兩個領域之間也存在一條不甚分明的界限.③中國情況比較特殊,科學技術史學科屬于理學一級學科.中國科技史研究群體與專業(yè)歷史研究機構和大學歷史院系之間的交流顯得相對不夠頻繁.這造成一個潛在后果,即表面上兩者的相互影響并不顯著.在歷史學界對性別研究的綜述文章中,很少觸及女性與科技的主題,難以見到科技史家的名字及代表著作.某些歷史學家曾為女性主義科技史做出了貢獻,在某些場合也幾乎不會強調(diào)或提及相關工作.[2-3]重要的女性主義科技史家似乎并未在一般歷史學界留下深刻印跡.

在20世紀70年代,女性主義作為一場社會思潮,不僅推進歷史學的發(fā)展,而且對科學技術史學科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20世紀后半葉,女性科技專家的重要性日益顯著,面向家庭和女性用戶的科技創(chuàng)新產(chǎn)品不斷問世,越來越多女性學者和專家走入公眾視野.隨著歷史學家研究工作的展開,歷史上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男性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伴侶,也紛紛從歷史角落、丈夫背后走入公眾視野.和女性主義歷史學敘事一樣,女性主義科技史研究同樣反映出女性被低估、受忽略的傾向.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少數(shù)科技史家研究工作的推動下,相關研究將逐步獲得認可,研究隊伍不斷擴大.

2 20世紀80年代:女性主義科技史領軍學者及其貢獻

關注歷史中的女性角色、記錄女性的科技活動和探索女性與科技之間的特定關系,是女性主義科技史關注的幾個基本問題.歷史中的女性角色,既包括杰出個人,也涵蓋婦女群體.20世紀80年代,科學技術史家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fā),分別關注女性科學家精英和家庭婦女群體.她們進行的一系列理論探索,不僅使歷史中的女性角色更加豐滿,而且為科學史和技術史領域的女性主義研究指出了發(fā)展方向.科學史家瑪格麗特·羅希特(Margaret W.Rossiter)和技術史家露絲·柯旺(Ruth Swartz Cowan)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學者.

2.1 女性主義科學史領軍學者:瑪格麗特·羅希特

一個新興研究領域在發(fā)展初期難免會遇到阻礙,羅希特將目光放在女性科學家群體研究之初,需克服不小的困難.美國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家桑德拉·哈丁(Sandra Harding)在其1986年的科學哲學作品《女權主義的科學問題》(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中曾預測,在明晰概念和把握主題上,女性主義的科學批判可能無法像人類學、歷史學、文學批評那樣輕松地開啟女權主義批評的道路.[4]哈丁的這句論斷適用于書中所談的女性主義認識論批判理論,類似的情況對科學史領域也同樣適用.

然而,羅希特的《美國女科學家》(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系列著作恰恰在20世紀80年代為美國科學史界開啟了女性主義研究的道路,成為女性科學家研究的典范之一.羅希特早年做過題為《1920年之前的美國女科學家》的報告,據(jù)此寫成的論文在《美國科學家》(American Scientist)上發(fā)表.[5]但羅希特的研究工作并非一帆風順,因為當時美國科技史界不僅忽視女性科學家,甚至一些女科學家本人也告訴羅希特“沒什么可研究的”.在此氛圍里,羅希特歷經(jīng)數(shù)年終于完成了對美國女科學家的系列研究,于1982年出版了第一卷《美國女科學家:直到1940年的斗爭與策略》(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Struggles an d Strategies to 1940),1995年出版第二卷《美國女科學家:在<平權法案>之前,1942-1972》(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Before Affirmative Action,1940-1972),2012年出版三卷本之終篇《美國女科學家:1972年以來,締造一個新世界》(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Forging a New World Since 1972).這三部作品對研究美國女科學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最晚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學者也認識到了該著作的價值,①20世紀90年代,中國科技史學者開始關注女性科技史研究.較早投入這一領域研究的學者包括劉兵、章梅芳、聶馥玲、董美珍等等.進入21世紀,中國的女性科技史研究持續(xù)發(fā)展.2018年,性別與科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如劉兵和曹南燕認為《美國女科學家》第一卷是一部奠基性著作.[6]

文章將從內(nèi)容、方法、理論建設等方面簡要考察羅希特的三部曲.首先,從內(nèi)容上看,羅希特把女科學家的生活經(jīng)歷放在美國社會歷史背景中.在《美國女科學家》第一卷中,她重點介紹了1940年之前不同學科中女科學家的研究活動和職業(yè)形象.羅希特從女科學家成為科學界成員的經(jīng)歷出發(fā),落腳于她們?yōu)榇龠M美國科學事業(yè)發(fā)展而做出的貢獻,并考察了抑制女性積極參與科學活動的原因.該書第二卷集中考察了戰(zhàn)爭對男女就業(yè)情況的影響.二戰(zhàn)后,大量男性從戰(zhàn)場返回并尋找工作崗位,對女性整體就業(yè)形勢造成沖擊.該書第三卷的敘事發(fā)軔于1972年《平等就業(yè)機會法案》出臺,以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2005年“質(zhì)疑女性在科學和工程領域的能力和承諾”,并引發(fā)爭議而告終.在《美國女科學家》陸續(xù)出版的30年間,女性在美國科學界盡管較以往受到一定的重視,但在諸多方面仍然存在進一步促進男女平等的可能性.有學者對羅希特的三部曲綜合評價道:“盡管還有許多學術和實踐工作有待完成,但羅希特的開創(chuàng)性成就不容小覷.對于每一位拿起書籍并看到自己不公正經(jīng)歷的女性科學家(以及博士),羅希特清晰且經(jīng)過深入研究的歷史記錄都將繼續(xù)為激進主義提供論據(jù)和啟發(fā).”[7]380

其次,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運用和跨學科的研究趨向提供了方法論維度的啟示.羅希特的系列研究基于大量檔案與口述材料,就第一卷而言,她將大量資料結合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進行分析.羅希特以《美國科學家名人錄》(American Men of Science)為基礎,統(tǒng)計分析了1890-1920年和1920-1940年間美國女科學家的信息數(shù)據(jù),并把男性科學家的相關數(shù)據(jù)作為參照.②例如1921年和1938年版的《美國科學男性》(American men of Science)和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分別為羅希特的研究提供了男性樣本的數(shù)據(jù)和博士獎學金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大學中有11.9%的科學博士學位授予了女性,但在1938年的《美國科學家名人錄》中,女性人數(shù)只占7%.對此,羅希特指出,許多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未被收錄至該目錄,而許多男性沒有取得過博士學位,卻進入了名單,以此顯示美國女性科學家在這一時期受到的不公平待遇.[8]200不僅如此,羅希特運用跨學科的分析方法,將歷史學與社會學分析創(chuàng)造性地結合起來,她將“女性的經(jīng)歷(包括男性對女性的態(tài)度反應)納入現(xiàn)代高等教育體系發(fā)展的主線中,同時也是考察學院、專業(yè)研究機構和科學就業(yè)之間關系的難得切口”.[9]60這為女性主義科學史研究提供了跨學科的綜合分析范例.此外,該書也意味著同類型作品在方法論上的突破.天文學史學家約翰·蘭克福德(John Lankford)指出,羅希特所展示的當代女性的經(jīng)歷,超越了之前對女性科學家歷史記錄的“補償性認可”.所謂“補償性認可機制”(compensatory recognition system),是考慮到男性主導的社會抑制和邊緣化女性,并將后者排除在正式的科學獎勵制度之外,而女性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接納、鼓勵和支持女性自身,以補償她們不被認可的境況.[8]196在重新組織、編排歷史敘事過程中,關于女性工作的敘事也可視為歷史補償?shù)囊环N形式.

最后,羅希特在史學理論和概念上也做出了貢獻,以體現(xiàn)女科學家受到的不平等對待等問題.1980年,羅希特在《愛西斯》(Isis)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曾聚焦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女科學家,在文中談及兩種職業(yè)性別隔離(occupational sex segregation).[10]其后,在《美國女科學家》第一卷中,她引入更為明確的概念,即 “地域和等級隔離(territorial and hierarchical segregation)”,[11]26借以描述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美國女科學家面臨的不平等對待,即大量女科學家進入科學領域,并擔任著重要的工作,但她們很少獲得任何獎勵,也很少在專業(yè)協(xié)會中擔任重要職務.具體說來,“地域隔離”關注女性在不同學科中的立足情況,不僅在科學領域女性的工作未受重視,而且女性占主導地位的那些領域在科學界的知名度也較低,如心理學、動物學和植物學.在另外一些領域,如物理學,女性只占到極小比例.“等級隔離”意味著,隨著權力和聲望的上升,女性在同級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會相應減少,更多女性將繼續(xù)滯留在不那么具有顯示度的、卑微的職位等級.

2.2 女性主義技術史領軍學者:露絲·柯旺

從科學史中挖掘女性身影已是不易,在技術史領域表現(xiàn)女性視角同樣是個挑戰(zhàn).20世紀70年代,技術史家露絲·柯旺率先在女性主義技術史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她向世人提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問題:哪些技術是重要的?誰是技術變革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以及從相關的歷史敘事中可以獲得哪些新的意義?柯旺對上述問題的回答,為推動日常技術(everyday technology)研究領域和家用技術(household technology)研究主題做出了貢獻,并捕捉到家用技術的使用者——家庭婦女群體的身影,從而對歐美女性主義技術史研究產(chǎn)生了持續(xù)的影響.

從個人研究經(jīng)歷來看,柯旺對性別技術史的興趣,可追溯到她于1975年發(fā)表在技術史學會官方刊物《技術與文化》(Technology an d Culture)的兩篇相關主題的書評.[12-13]1979年,柯旺發(fā)表一篇研究論文,[14]通過研究美國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和技術,認為現(xiàn)有技術史的編寫缺乏女性觀點,是歷史學家主觀選擇的結果,而非事實如此.柯旺進一步指出,與男性相比,女性和技術間的關系具有特殊性,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分別是“女性作為承載者和兒童的撫養(yǎng)者”“女性作為工人”“女性作為家庭主婦”和“婦女作為反技術專家”。這四個方面為技術史家關注女性提供了分析視角.相關的論文集把柯旺的這篇論文放在首位,并認為“將這篇論文放在選集的首位被認為是很重要的,主要是因為它為考察女性和技術變革建立了各種主題.”[15]3

柯旺的作品《為母不易:從平爐到微波爐的家用技術的諷刺故事》(More Work for Mother:The Ironies of Household Technology from The Open Hearth to The Microwave)于1983年出版,次年獲得技術史學會的德克斯特獎(Dexter prize),①德克斯特獎由技術史家、德克斯特化學公司創(chuàng)始人西德尼·愛德斯坦(Sidney Edelstein)先生于1968年創(chuàng)立,1989年改稱愛德斯坦獎(Edelstein Prize).后被該學會列為技術史經(jīng)典書目.[16]該書追溯了19-20世紀家務勞動和家用技術之間相互作用、共同進化的歷史.曾擔任《技術與文化》主編的施道登麥爾(J.M.Staudenmaier)在20世紀80年代就關注到柯旺在女性技術史上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他指出,《為母不易》以及其他一些作品,“表明性別和技術問題不再在史學的死水中沉寂”.[17]729同時也指出,此時期這一領域的影響力仍十分有限:“雖然這些趨勢尚未構成SHOT學者的普遍共識,但它們作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力標志,強烈建議在相對較近的過去,對技術語境史的信仰一直在深化和成熟.”[17]729隨著時間的推移,柯旺這部作品的重要性愈加得到認可.數(shù)年后,施道登麥爾宣稱,這部書使“性別與技術”第一次在技術史家群體中獲得幾乎一致的贊譽.[18]作為柯旺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有效強化了家庭技術的重要性,將其提升為技術史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可與“工廠系統(tǒng)”“運輸網(wǎng)絡”等經(jīng)典研究對象并列.[18]技術史家麥高(Judith A.McGaw)指出:“(柯旺)對家務勞動和家用技術進行了綜合研究,不是作為補償性的婦女歷史,而是站在歷史視角上去理解技術的核心.”[19]776就此而言,它可以糾正傳統(tǒng)技術史研究中所隱含的男性導向偏見.該書的重要意義還在于它的開放性和引導性,它引發(fā)的思考超出了女性、技術,而且為之后一段時期內(nèi)有關家務勞動和家用技術的學術研究設定了方向和議程.[19]在柯旺的引領下,許多學者繼續(xù)拓寬并豐富女性與新的家用技術的技術史研究,例如技術史喬安·凡尼克(Joann Vanek)、克里斯汀·波絲(Christine Bose)和菲利普·貝雷亞諾(Philip Bereano)等人的研究.[20]

此外,柯旺本人還于1997年獲得技術史學會最高榮譽——萊昂那多·達·芬奇獎章(Leonardo da Vinci Medal).頒獎詞凝練了對她工作的贊許:“她并不強調(diào)女性也是工程師和發(fā)明家,而是展現(xiàn)爐灶和打蛋器也是值得研究的技術,以此使得(在技術史領域)對婦女和技術的研究合法化.”[21]柯旺的研究工作極大地拓寬了我們對技術概念、技術創(chuàng)造及其運用的認知,這有助于人類在其他方面的進步.比如,技術的使用者與發(fā)明家是同等重要的.就此,她對技術史研究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增進了公眾對科技史的興趣.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女性科學技術史家從性別視角出發(fā),對科學技術史研究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她們的工作表明,西方女性主義科學技術史研究不僅可以關注科學史中的女性精英人物,而且還可以聚焦使用日常技術的家庭婦女群體.上述女性主義的研究進路也進一步拓展了科技史的研究領域.

3 20世紀90年代:女性主義科技史研究組織的力量

20世紀80年代,因為一些領軍學者的開拓性努力,得以推動了女性主義社會思潮與科技史研究的互動與結合.到了20世紀90年代,女性主義科技史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學者們在同行中凝聚共識,提升女性職業(yè)地位,推進相關研究發(fā)展.這表現(xiàn)為兩個可供分析的維度:首先,專業(yè)學會中相繼成立了女性/性別科技史分支組織,例如美國科學史學會(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簡稱HSS)的“科學史學會女性核心小組”(Women's Caucu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和技術史學會(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簡稱SHOT)的“技術史中的女性”(Women in Technological History,簡稱 WITH)和“探索技術史的多樣性”(Exploring Diversity in Technology's History,簡稱EDITH)等特殊興趣小組或平臺組織的建設;其次,小組在組織管理上也表現(xiàn)出對女性成員的重視,例如科學史學會女性核心小組在1997-2012年的年會記錄中對職業(yè)女性的長期關注,以及英國科學史學會(The British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簡稱BSHS)于2019-2020年度執(zhí)委會的人員構成情況等.

3.1 專業(yè)學會中的機構設置

相關學術組織平臺的建組目標、宗旨及其創(chuàng)建歷程,構成了這一時期女性主義科技史發(fā)展的重要維度.

科學史學會設立的“女性核心小組”是相關組織機構的典型代表.1972年,小組以“科學史婦女委員會”(Women's Committee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之名成立.次年,相關常務委員會獲學會批準建立,負責收集來自科學史領域的女性投訴、調(diào)查女性學者的科研事業(yè)和社會聯(lián)系等情況、起草有關女性職業(yè)地位的報告[22]等工作.建組十周年之際,時任該委員會主要成員的莎莉·格雷戈里·科爾斯泰特(Sally Gregory Kohlstedt)、凱瑟琳·奧列斯科(Kathryn Olesko)、海倫娜·派希爾(Helena Pycior)、瑪格麗特·羅西特(Margaret Rossiter)和伊迪絲·達德利·西拉(Edith Dudley Sylla)聯(lián)合執(zhí)筆發(fā)布了《科學史中的女性,1973-1981》(Women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1973 to 1981)一文.該報告回顧了“科學史婦女委員會”初創(chuàng)十年間關注的主要問題以及組織的結構變化,主要從小組在成立之初所提建議的執(zhí)行和落實情況;女性在科學史學科領域的參與人數(shù)和參與比例情況;女性在科學史和相關學科領域的就業(yè)情況;女性學者的出版和研究基金獲得情況等四個角度進行總結.[23]1982年,“科學史婦女委員會”更名為“科學史學會女性核心小組”,并明確了小組的發(fā)展方向,即致力于關注女性在職業(yè)中的角色與地位,以及性別在科學、醫(yī)學、技術領域的廣泛作用,并為女性史研究提供交流平臺.

技術史學會中WITH、EDITH小組的成立也為女性主義技術史研究打開一扇大門.WITH于1976年成立,小組成員包括對性別話題感興趣的男性和女性.WITH小組創(chuàng)始人、學會前主席達里爾·哈夫特(Daryl M.Hafter)宣稱,WITH的宗旨就是培養(yǎng)并鼓勵該領域的學者,積極推動在技術史議題中思考性別問題.[24]在其宗旨和興趣的雙重驅(qū)動下,許多學者與小組建立了雙向聯(lián)系.正如其宗旨所期望的,WITH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女性主義科技史的討論中來.此外,女性主義技術史作為快速發(fā)展的研究方向,鼓勵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積極向公眾推介經(jīng)典作品.學會前主席白馥蘭(Francesca Bray)承認,“WITH成員在40年間發(fā)表了大量著名的女性主義作品.”[25]20自建立之日起,WITH始終不忘向世人展示女性主義視角的重要意義,面對“性別如何塑造我們觀察和使用技術的方式,以及技術如何塑造我們的性別概念”等問題,并且把《性別和技術讀本》(Gen der&Technology:A Reader)等著作帶到學者及公眾面前.除各類出版物之外,會議和展覽也成為聯(lián)系學界、溝通讀者的重要途徑.在2016年學會新加坡年會上,WITH為慶祝其成立40周年,組織了一場主席圓桌論壇,名稱是“為何有關技術的女性主義視角仍然重要:一場全球性對話”(Why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Still Matter:A Global Conversation).該論壇積極向外界表明,女性主義技術史研究在21世紀依舊充滿活力.WITH小組經(jīng)過四十多年的發(fā)展,不僅在學會內(nèi)部激發(fā)學者們的興趣,而且通過更廣闊的交流,努力拓展相關領域的活動平臺.技術史學會中的EDITH小組成立于2012年.學者們面對技術史領域日益豐富的研究主題,希望依靠該平臺創(chuàng)建一個知識交流區(qū),致力于探索技術的多樣性,以更加包容和開放的態(tài)度理解技術史,不斷將視野擴展到種族、民族、社會性別、生理性別、階級和殘障等領域.EDITH作為一個學術組織平臺,不僅擴展了傳統(tǒng)技術史研究的“邊緣視角”,而且在資助“邊緣研究”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支持開拓性研究成果的出版.

總體而言,技術史學會中的 WITH和EDITH都關注性別問題,雖然兩者側重的具體研究內(nèi)容不同,但在鼓勵并推動女性主義技術史的發(fā)展上兩者殊途同歸.例如,為了讓更多的學者可以參加學會年會,兩者都設立了差旅補助,是2019年度年會的主要差旅資助者——WITH和EDITH差旅資助,①技術史學會2019年的三類差旅資助分別是SHOT-NSF Travel Grants、SHOT Travel-Fund Grants和 WITH and EDITH Travel Awards.為更多的學者和研究提供經(jīng)費支持.

3.2 專業(yè)學會的組織實踐

學會的會議內(nèi)容和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女性科技史研究組織的實踐維度.就科學史學會而言,女性核心小組的年會紀要,記錄了對性別議題的關注軌跡和工作成果.1997-2012年間的連續(xù)會議紀要顯示:第一,從會議主題上看,女性核心小組會議圍繞性別研究主題,同時深入到學者的科研、職業(yè)、生活等方面,討論的主題從早期的“性別理論與科學形象”“女性在科學中的生活”“性別與科學:跨國與跨文化視角”;到“表象與現(xiàn)實:科學中的圖像與性別化職業(yè)”“女性在職業(yè)中的地位和多元化問題”;再到近年關注育兒與教學問題,以及調(diào)查男性在性別主題活動的參與情況等,體現(xiàn)出女性主義科技史研究的多樣性和包容性.第二,從關注項目上看,女性核心小組開展的某些工作促進了研究群體內(nèi)部的聯(lián)系.例如,核心小組有一個長期建設項目,名為“科學,技術和醫(yī)學史女性名錄”,最終成果是于2005年建成的女性核心小組在線目錄(Women's Caucus Online Directory).[26]這項工作的籌備時間較長,旨在幫助從事女性或性別科學史的學者和在本領域工作的女性建立網(wǎng)絡并加強聯(lián)系。第三,從人才組織培養(yǎng)上看,核心小組重視在學會組織中發(fā)出女性自己的聲音,這使他們注重女性在學會的任職情況.對于此類信息,小組有明確的記錄.②例如,2005年HSS女性核心小組會議紀要強調(diào):2006-2007年度,Joan Cadden將擔任學會主席,Jane Maienschein將擔任學會副主席,Margaret Osler被選為學會秘書,Rachel Ankeny擔任財務主管.

英國科學史學會中雖然沒有女性主義或性別科技史分會組織,但學會核心成員中不乏關注女性主義或性別研究的學者.一般來說,專業(yè)學會的執(zhí)行委員會(Executive Council)或理事會(Council),是相關學會組織的核心管理機構.以該學會理事會為例,就其近年來人員構成比例而言,女性成員占據(jù)明顯優(yōu)勢.在每年夏天舉行的特別大會(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上,學會通過選舉更換理事會部分成員,選舉向所有會員開放.理事會成員分為理事會官員(Officers of Council)和普通理事(Ordinary Members of Council).僅以2019-2020年度理事會情況看,官員共有5名,女性占4席;普通理事10名,③包括9名普通理事和1名研究生普通理事.女性理事占6席.[27]對于學會大使(BSHS Ambassadors),其性別構成結構也有類似情況:2019-2020年度共有13名成員,女性成員共有9名,占到了總數(shù)近七成.

20世紀60年代,女性學者和性別研究話題在科技史領域依然處于邊緣地帶.21世紀初,從國際三大科技史學會中有關組織機構和平臺建設來看,女性學者和性別研究主題在該領域內(nèi)具有了一定影響力,女性從邊緣性的參與者,逐漸轉變?yōu)槟承┕ぷ髦械闹鹘呛皖I導者,這是學術研究和組織管理兩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

4 結語

文章通過追溯女性主義科技史發(fā)展的某些側影,思考西方科技史界如何面對性別問題,回顧女性主義或性別科技史的早期發(fā)展軌跡.

女性主義科技史研究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羅希特對美國女科學家的群體分析,是一項較早系統(tǒng)開展的女性主義科學史研究.她以女科學家的職業(yè)、生活為研究主題,引入批判性分析維度,借此反思女科學家在科學界居于較低職位、不被重視的深層原因.同一時期,柯旺反思傳統(tǒng)編史進路,提出在回顧科技革命時,除了關注大工廠、大機器的發(fā)展,也需要關注家用日常技術,以及這種技術面向的家庭婦女群體.她的研究表明,女性主義科技史研究的視野可以超越女性科技專家的境況及其成就,家用日常技術以及普通家庭婦女同樣值得關注.秉承這樣的思路,女性主義科技史的研究論域獲得進一步擴展,探索技術與性別更廣泛的互動關系.

此后,女性主義科技史逐步發(fā)展成科技史學科中一個極具活力和值得拓展的研究領域.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fā),更多的科技史家參與到與性別相關的討論和研究中來.20世紀90年代,科技史專業(yè)學會中出現(xiàn)一些分會組織,如HSS的“科學史學會女性核心小組”,SHOT的WITH和EDITH等.女性主義科技史家和相關學者借助這些交流平臺,探討在不同社會和文化思潮的影響下,科技發(fā)展和傳播過程中與性別相關的現(xiàn)象和問題.相關研究更多地基于社會性別的立場,詮釋和建構科技史傳統(tǒng)問題,由此拓展了科技史研究的內(nèi)涵與外延.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女性主義科技史家獲得同行認可.

科學通常被認為是價值中立的,探尋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規(guī)律,但是女性主義科技史研究由于自身秉持的批判性、建構論與多元文化觀,對科學的客觀性與中立性觀念形成了一定沖擊.由于生理性別的先天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會掩蓋社會性別的影響,致使科技史研究很容易忽視或低估性別問題的意義.但女性主義科技史早期成果表明,科學技術與性別并非是毫無聯(lián)系的.女性主義科技史家敏銳地捕捉到性別與科技之間的張力,從性別和科技的社會建構思想出發(fā),嘗試將性別作為社會因素,重新考察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政治權力中相對隱蔽而復雜的深層聯(lián)系.

經(jīng)過近三四十年的探索,女性主義科技史的研究思路和主題逐漸走向多元化.在這一背景下,當代西方女性主義科學技術史呈現(xiàn)出多樣性的階段發(fā)展特征,研究進路和主題逐漸從運用傳統(tǒng)科技史編撰方法,聚焦女科學家職業(yè)道路和學術成就、醫(yī)學與性別的關系、日常家用技術變革等經(jīng)典議題,轉變?yōu)檫\用傳媒史、文化史、社會學、人類學等方法,視野涵蓋西方和非西方國家與地區(qū),思考性別與科學、技術、社會、文化相互建構的關系,結合種族、階級等話題開展跨學科研究.女性主義研究視角今后會遇到哪些問題,女性主義科技史的未來會走向哪里,仍需當代研究者繼續(xù)思考和行動.

猜你喜歡
科技史希特女性主義
以女性主義視角解讀《蘇吉尼瑪》
印邦長拍女記者臉惹眾怒
兩瓶酒毀掉一位部長
例談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一)
科技史引入小學科學教學的可行性探微
中國瓷器凝結的科技思想
印度影片《印度超人前傳》人性美丑的解讀
女性主義視閾下小說《紅字》多維解讀
滿足欲望,自我選擇——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性政治
文昌市| 金寨县| 华蓥市| 商洛市| 贺兰县| 巴中市| 连江县| 思茅市| 临沂市| 屏边| 淮南市| 保德县| 屏东市| 闵行区| 枣庄市| 崇信县| 济南市| 马山县| 项城市| 武城县| 舟山市| 土默特左旗| 佛冈县| 安丘市| 朝阳县| 苏尼特右旗| 太仆寺旗| 手游| 县级市| 永定县| 贡嘎县| 承德县| 华坪县| 额尔古纳市| 泸西县| 扎兰屯市| 建瓯市| 沾化县| 高淳县| 娄烦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