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麗紅
【摘要】計算是數(shù)學最基本的學習內容,掌握計算技能是每一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繼續(xù)學習數(shù)學或其他課程的基礎,所以,計算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這恰恰是學生生畏、無趣的地方,特別是到四、五年級“多位數(shù)的乘法”“小數(shù)的乘除法”。還有現(xiàn)在實際生活中需要計算時,有計算機準確而迅速解決問題,這就更使學生,甚至教師對計算教學的不重視,導致學生的筆算能力很不理想。這個問題,值得小學數(shù)學教師思考,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從多年教學的經(jīng)驗中得出,自我感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從吃透教材、設計情景、放飛思維、收集錯樣、鼓勵創(chuàng)新等幾方面入手,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習數(shù)學計算變得更加具體和容易。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有效性
眾所周知,計算是涵蓋了所有年級的教學課題,無論哪一學年的學生,計算都是必須學會的一門基礎技能,雖然學習數(shù)學計算的重要性、必要性、基礎性無人不曉,但其難學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作為打破數(shù)學抽象困境的代表,計算教學通過生動的算理和方法讓數(shù)學的學習變得更加具體和容易,因此,對于如何提高計算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值得我們去探索。
一、解讀教材,解讀學生
教材是一名教師施教的重要依據(jù),是教育教學專家集體的智慧結晶,對一個時期的教學具有引領作用。要提高計算教學有效性,要牢牢把握教材所提的知識點,只有認真解讀和分析教材之后才能使備課更加有的放矢,更加深入淺出。每一章節(jié)的重點計算題,需用最簡潔的語言將重點計算程序撰寫成備課筆記,提煉有代表性的計算習題成為課堂上教學的范例,在講解時能舉一反三。時刻關注學生的理解程度,注意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以此來確定下一步的備課筆記重點,不要講究速度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同步性,關注每一位同學形成基本計算技能,才能把計算教學在推進教程的情況下,更好地發(fā)揮其基礎性。
二、設計情境,融入生活
計算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難點,是因其數(shù)字的枯燥無味。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硬塞知識點,不但可能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數(shù)理,而且會喪失了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稊?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計算教學旨在對于學生數(shù)感的培養(yǎng),加強對計算意義重要性的領會?!币虼?,筆者認為,計算教學更需要教師利用好教學經(jīng)驗,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設計出來自生活有趣的教學情境,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取范例,設計成適合學習的活動,融入趣味吸引學生學習。例如,可以通過比賽、講故事、做游戲等形式引導所有學生一起參與活動,進而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計算的應用性,最終感受到計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們對學習計算的信心和決心。
例如,在教學小數(shù)乘法時,筆者主動對教材進行設計;春天來了,同學們一起去放風箏啦。李阿姨賣的風箏形狀多種多樣,非常漂亮。有4.6元的,3.5元的,6.4元的,2.8元的?,F(xiàn)在要買3個4.6元的,一共需要花多少錢?再出現(xiàn)情境圖讓學生了解信息。根據(jù)了解的信息,設計用單價、數(shù)量、總價的關系來解決問題。由此引入小數(shù)乘整數(shù)。這樣將計算題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使枯燥、單調的計算變得生動、有趣,增強了學生學習計算的樂趣和積極主動性。
三、放手學生,充分展示
現(xiàn)在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本上都是把整個課堂的講解塞得滿滿的,仿佛錯失一分一秒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進度落后,或許這種教學形式對于文科課程是契合的,但對于需要理解數(shù)理和掌握計算方法的計算教學來說,筆者認為最好的教學方式就是在課堂上,開放時間讓學生在感知基本經(jīng)驗知識后自由探討,只有通過讓學生自己思考,充分的表達,才能讓教師知道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另外,在學生自由探討的時刻,也是關注反思和鞏固的過程,讓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不斷放飛思維,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計算學習的興趣和期待,還能體現(xiàn)不同學生獨特學習方法,有利于提升計算學習的效率。
例如,筆者在教學《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shù)》時,先讓學生回憶,討論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并自主寫出,然后舉例子。由于學生在整數(shù)乘法中已有了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的基礎,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遷移、類推的學習方法。0.25×12.5×16時,提問:同學們認真審題,再思考解決的簡便方法??赡芤恍┩瑢W會束手無策,但一些優(yōu)等生會想到用16來進行拆數(shù),只要在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個別同學想出了一種方法,老師就要接著問,“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有意識地激勵同學們的競爭精神,最后才提示,應用哪條乘法運算定律?在解答問題時引導同學開展互相合作,互相質疑,努力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放大錯題,理清根源
計算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高效的運算方法和熟練的計算技能,讓學生在每一道題目中正確及迅速的進行計算,同時還能舉一反三,靈活地使用計算方法。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計算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出錯的題目進行放大收集,通過案例說明和錯題新設的方式來深入探究錯誤的根源,對癥下藥,讓學生能夠突破錯誤的思維定式,關于錯題糾正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教師要及時提煉出學生出錯的題型,在每一個階段總結成一個錯題本,讓不同的學生來相互回答對方做錯的習題,通過對出錯根源的挖掘,讓做錯的學生快速記憶和理解,進而提升做題正確率。
2.根據(jù)學生出錯的題型設計出相對應的習題,在不改變本質的情況下,通過變換形式來創(chuàng)設新題型,給學生再進行訓練,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正確的思維方式。
3.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錯的習題,然后自己做完糾正之后,與其他同學交換習題進行練習,相互警醒,形成正確的解題方法方式,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度。
五、發(fā)散思維,鼓勵立異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既重視結果,也不能忽視過程,就是只要你得出了正確的答案,你從什么思路,運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同樣,雖然你得出的答案不正確,但在思考的過程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受到了鍛煉也值得肯定。其實計算學習的最高點就是能夠掌握計算的多樣方法,因此,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很重要,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充分交流和多樣探討的方式去引導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教師在傳授基本計算方法的時候,還要根據(jù)自己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向學生展示多樣的計算模式,讓學生能夠熟悉、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計算方法,特別是大力鼓勵個別優(yōu)秀的學生代替教師上臺,展示自己不同的思路,開發(fā)同學們的發(fā)散思維,從而加深對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在這種方式下,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增添了他們的成就感,提高思維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在探索中不斷充實完善認識結構,積累經(jīng)驗,形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