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朝霞
【摘 要】 高中語文教育分層次教學,可以實現(xiàn)高中學生自身文化底蘊的層次化培養(yǎng),讓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大大地提高。本文從教師要首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化;課堂教學活動要有效進行分層;課堂提問,作業(yè)布置設計,考試測驗要有層次性;教師在教學目標上要有效進行分層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有效性? 分層教學
高中語文教學要深入探究分層教學模式的原則和方法,從而保證分層教學在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現(xiàn)實意義。目前有的教學方式不但使語文教學內(nèi)容被分解難以形成整體性的知識結(jié)構(gòu),同時還會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被忽視,不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每個學生都存在個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因此施教,從而保證全體學生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
一、教師要首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化
分層教學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個性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個體都能夠得到一定的進步。在分層教學中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化是教學的前提。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生活環(huán)境、認知能力等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分層教學開始前,就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考察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學習態(tài)度以及各項能力水平。同時在分層教學開始時,需要以教學的目標以及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將學生分為A、B層。其中A層的學生為基礎(chǔ)知識積累較差,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而B層的學生為基礎(chǔ)知識積累豐富,學生能力較強的學生。這樣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目標。比如在學習《蜀道難》這篇課文時,對于A層的學生只需要能夠了解這篇課文的大意,理解蜀道難的原因即可。而對于B層的學生,教師需要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在掌握課文大意的基礎(chǔ)上,還需要能夠理解課文,并分析出作者寫作的意圖,表達的思想等,在原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拓展,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課堂教學活動要有效進行分層
1. 教師要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確定二維目標,即指令性目標和指導性目標。語文教材中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在編排上一般都是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分解到綜合的。教師在分解教學目標時,就應特別注意“了解”“掌握”“欣賞”“理解”“擴展”等用語的不同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當然在確定二維目標時,也應有一定的彈性,留有余地,讓學生自主選擇,力爭較高目標。
2. 教學過程應堅持“面向中等,兼顧優(yōu)差生”的原則。二維目標中分別有深淺之分,對較難的內(nèi)容讓優(yōu)生去解決,較易的問題留給后進生。例如高中語文第二冊《邊城》(節(jié)選),課后練習的三個小題,“對主題的理解,了解小說情節(jié),找出前后照應的句子”,可要求中下生做;“分析環(huán)境描寫是如何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可要求中上生做;另外可擴展,如“你最喜歡的人物是誰?翠翠的命運如何?”要求下等生做。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提問,作業(yè)布置設計,考試測驗要有層次性
教師在進行課堂問題提問設計時,要注意進行難度的區(qū)分,將問題分為了解、理解、綜合分析三個不同難度層次。課堂提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更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式。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可以給學生的自主思維提供一個指導的方向。因此,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應當對課堂提問的設計也進行分層。以不同難度層次的問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的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優(yōu)化教學效果。
課后作業(yè)作為一種鞏固課堂知識、提升知識運用能力的練習,也應該遵循分層原則。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的不同,分別設計兩到三套知識點難度不同的課后練習來進行不同層次的知識鞏固和提升。讓低層次的學生可以對基礎(chǔ)知識進行進一步鞏固復習,高層次的學生則可以進行知識點的拓展和提升。這種分層練習的方法,既遵循了分層教學的教學規(guī)律,同時也保證了每一位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和進步。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習測驗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測驗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亦可使學生了解有哪些知識點尚未“吃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時候,需對學生的測驗內(nèi)容進行分層。優(yōu)等生與差等生做相同的題目會導致優(yōu)等生自滿、差等生自卑的現(xiàn)象。教師要鼓勵學生前行,需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考題。例如:教師在設計測驗試題時,可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而定,A層學生出難題;B層學生正常出題;C層學生出易題。該出題方式可使學生的卷面成績達到理想,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努力奮進。
四、教師在教學目標上要有效進行分層設計
分層教學法的第二步驟是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師需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chǔ),科學合理地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例如:A層學生,教師可高標準嚴要求,在學生有效地完成教材的教學目標后,教師可適量地為學生添加“輔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B層學生教師可完全按照教科書制定教學目標,使B層學生吃透教科書內(nèi)容;而C層學生,教師可將教學目標制定地簡單一些,逐漸消除差等生對于高中語文的恐懼心理。就像一則小故事里說的:有一只小毛驢非常懶惰,主人只好動腦筋想辦法,在小毛驢頭上綁一根桿子,上面拴著蘿卜。小毛驢為了能吃到蘿卜不停地向著蘿卜前進,離蘿卜永遠只差一步的距離,這根蘿卜是小驢前進的動力。學生也是同樣的,只有將教學目標制定地觸手可及,才能使學生有不斷前行的動力。
總之,高中語文實行分層教學是我國實施全面性改革探索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這種教育形式充分結(jié)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特點,實現(xiàn)了高中語文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并充分應用現(xiàn)代信息環(huán)境,豐富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促進高中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