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各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探究式教學法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F(xiàn)代初中化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和理論,更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能力,全面提升其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與探究式教學的目標不謀而合。因此,如何將探究式教學科學合理地運用于初中化學教學,是廣大初中化學教師要探索和攻克的難題。根據(jù)新形勢下化學教學的新需求、新思路,結合教學實踐和學生實際,提出了一套“引”“導”“探”“究”四步教學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11-0061-02
在新的教育形勢和課程改革的影響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這也符合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整體前進方向。課堂教學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探究式教學正在成為主流。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職能發(fā)生巨變,由單純的傳播者、灌輸者轉(zhuǎn)變?yōu)橹笇д吆图钫?。同時,探究式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創(chuàng)設科學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指導他們進行合作式、自主式探究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瘜W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基礎學科,探究式教學法大有可為。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引”“導”“探”“究”這四個步驟有清醒的認識,將教學內(nèi)容逐次植入其中,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享受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以初中化學“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實驗教學為例,對“引”“導”“探”“究”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趣為“引”
在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大潮下,情境教學因“趣”激“趣”的理念受到教師的重視和得到廣泛的應用。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催化劑。教師在實施化學課堂教學時,應緊扣教材目標和課標要求,深刻思考如何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導人、讓學生眼前一亮的靈機妙問,使學生的大腦和感官都興奮起來,跟隨教師進入奇妙的化學世界。尤其在化學實驗課中,更要通過這樣的以趣為“引”,使學生認識到化學不僅是知識的記憶、理論的集合,更是動手實踐和親身感悟,只有這樣才能將化學理論與實驗操作轉(zhuǎn)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和能力。
例如,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實驗教學開始時,筆者首先通過多媒體對鹽的初步知識進行了直觀生動的展示(如圖1),使學生對鹽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日常所見的食用鹽上。
針對學生對日常食鹽較為了解,但是對其來源不甚了解的學情,及時在多媒體展示的同時進行發(fā)問:圖片中的粗鹽和精鹽哪個跟我們?nèi)粘5氖秤名}比較像?觀察一下粗鹽和精鹽,在哪些方面存在區(qū)別?(大小、色澤等)隨后,利用多媒體進一步對粗鹽進行講解:自然界中粗鹽分布十分廣泛,種類繁多,人們從海水、鹽礦、鹽井、鹽湖中進行初步加工獲得粗鹽。粗鹽中含有兩類基本雜質(zhì),可溶的有MgCl2、CaCl2等,不可溶的主要是泥沙。最后引出本課實驗目標:粗鹽提純。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多媒體展示和設問引導,學生對如何加工出精鹽十分感興趣,動手欲望十分強烈,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升,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二、明確目標,合理“導”向
沒有鐵軌的火車寸步難行,沒有航向和目標的飛機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同理,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和問題質(zhì)疑完成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課堂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即“導”。由于初中生自身的知識局限和年齡特征,他們對許多化學知識不甚了解,對實驗操作步驟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掌握。因此在實驗教學中,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目的、注意事項等,教師要及時進行正確的指導和規(guī)范。完成化學實驗本身就是一個學習、探索的過程,如果沒有教師的“導”,學生很容易在操作和原理認識上誤入歧途,甚至發(fā)生不必要的實驗事故,這是化學實驗教學要絕對避免的,“導”在其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例如,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的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將粗鹽提純的原理和步驟進行初步的演示和講解,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規(guī)范性引導:粗鹽提純分為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三大步驟。第一步溶解過程中的兩個要點分別是粗鹽要適量,用玻璃棒攪拌時盡量與燒杯壁不要發(fā)生碰撞。進行第二步過濾時要注意一貼:濾紙與漏斗內(nèi)壁要緊密貼合;二低:漏斗中的液體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邊緣;三靠:玻璃棒應靠在三層濾紙一側(cè)防止損壞濾紙、燒杯口緊靠玻璃棒防止液體濺出、漏斗下部應緊靠燒杯內(nèi)壁防止液體飛濺。第三步蒸發(fā)結晶操作時的注意事項有:加熱完的蒸發(fā)皿不能直接放置在實驗臺上而應放在鐵圈上冷卻;加熱時應注意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因受熱不均沸騰飛濺;蒸發(fā)皿中液體較少、固體量較多時應及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濾液,防止燒干。
通過多媒體圖片或視頻演示,加上教師的講解,完成對學生實驗操作“導”的過程,使學生快速掌握粗鹽提純的基本步驟,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也讓他們認識到化學實驗是嚴肅、嚴謹?shù)?,操作不當不僅會導致數(shù)據(jù)上的誤差,還可能損壞實驗器具,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害和財產(chǎn)損失,從而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實驗精神和能力。
三、合作學習,科學“探”索
化學是一門較為有趣的學科,日常生活或常見的實驗操作都蘊含了非常多的化學原理和知識。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應當將學生對化學現(xiàn)象或?qū)嶒灢僮鞯呐d趣加以利用,促使其自主探索,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共同實驗,喚醒他們的科學意識和實踐精神,培養(yǎng)他們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比如,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在完成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布置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并針對實驗中的現(xiàn)象和操作要點進行啟發(fā)式提問,引導學生在操作實踐的同時開動腦筋,不但知道怎樣做,還知道為什么這樣做。筆者根據(jù)學生學情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差異對各個小組設置了不同的問題:1.本實驗利用了什么化學原理進行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雜質(zhì)和氯化鈉的溶解度不同);2.本實驗的三大步驟中玻璃棒都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三個步驟中玻璃棒的作用有什么區(qū)別?(加速溶解、引流、防止液滴四濺);計算精鹽產(chǎn)率并和其他小組進行比較,分析誤差原因,再對本組的實踐進行反思。一系列伴隨著實驗的問題使學生在興致勃勃地進行分組操作的同時開動腦筋,分析化學現(xiàn)象,探索化學原理,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反思實驗結果。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基礎上對本課內(nèi)容有了深刻的認識,在知識層面得到了提高,在能力層面得到了鍛煉,在精神層面得到了升華。
四、評價總結,拓展深“究”
一節(jié)成功的化學實驗課除了以上步驟外,還離不開及時的評價和總結。因此,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效果及時進行檢驗和總結,這樣才能避免實驗課玩樂化和過度自由化。評價和反思不但深化了學生對實驗原理的認識和對實驗過程的理解,還能引導學生拓展思維,舉一反三,發(fā)現(xiàn)并解決新的問題?;瘜W是一門嚴謹?shù)目茖W,尤其許多實驗環(huán)節(jié)幾乎達到“摳字眼”“摳細節(jié)”的地步,因此,學生是否細致觀察、準確描述、精確操作,是否能夠?qū)崿F(xiàn)“能力提升”和“思維拓展”等,都是探究性學習最后所要檢驗和評價的。
比如,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實驗教學的尾聲,筆者對學生的分組實驗進行評價時采用了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并讓學生對粗鹽提純實驗操作過程和精鹽產(chǎn)率計算誤差進行自我總結和互相分析,對完成得較好的小組進行激勵式評價,對存在問題的小組進行互助式小結。同時鼓勵學生進行拓展思考和探究:本實驗只對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zhì)進行去除,那么對于其中存在的可溶性雜質(zhì)有哪些方法可以進行去除?精鹽是否就是我們?nèi)粘5氖秤名}?根據(jù)學過的化學知識,你能想出一些其他的提純實驗嗎?對于最后一問,筆者設置了課后拓展作業(yè),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提純實驗研究。
在基本完成課堂知識學習和理論體系構建的基礎上,適當?shù)貙W生進行課后思維拓展,有利于學生化學理論和實踐的進一步提高,促進學生化學思維的拓展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綜上,逐步深化的新課程改革使得初中化學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和變革。通過分解細化“引”“導”“探”“究”四步教學,從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的角度出發(fā),轉(zhuǎn)變教師角色,使其成為引導者、管理者和評價者;轉(zhuǎn)變學生角色,使其更自發(fā)自主地參與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中。教師應當在此教學策略的引導下,與時俱進,精心設計教學案例,深入完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以趣為引、循序漸進、科學探索,最終達到究其“所以然”的教學目標。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化學學習的趣味性和自主性,更使他們在有的放矢、按部就班的合作探究中構筑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掌握系統(tǒng)的化學理論,實現(xiàn)完善的實驗操作,提升科學的探究能力,形成正確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