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佳
摘 要:為了不斷提高歷史教學效率,本文通過對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研究,總結了歷史教學課堂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的價值,提出了具體的應用策略,希望分析能夠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思維導圖;歷史教學;應用研究
思維導圖重在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形成有效的思維模式,以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總結與分析能力,通過合理的應用思維導圖模式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過程,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科學的引入思維導圖方法,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習技巧,具體分析如下。
1 初中歷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
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將人類思維形象化、立體化的有效思維工具,同時也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關鍵方法。將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引入中學歷史課堂,為原本單調、無趣的歷史課堂帶去了鮮活的元素。思維導圖的正確應用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形成諸多種思維方式,也可以將知識變得簡單化、系統(tǒng)化,使中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歷史教師認為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對初中歷史教學的作用主要有兩點:第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將思維導圖教學引入歷史課堂進行教學,就是要根據(jù)中學生的基本情況,將中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與知識相結合,促進思維導圖的完成,激發(fā)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引導中學生對初中歷史進行多角度思考。另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著重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維。中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意識,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第二,有效提高中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能力。初中階段的歷史內容錯綜復雜,怎樣將歷史知識的重點難點分析透徹,抓住精髓才是中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必須克服的困難??偠灾?,正確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諸多便利,幫助學生掌握梳理知識的技巧,從而進一步提升對知識的消化能力。
2 初中歷史教學中思維導圖運用策略
2.1 利用思維導圖完善知識體系
初中歷史課本中的知識頗多,較為分散,若是中學生沒有合理的學習技巧,一味地強制性記憶,勢必會導致學習質量降低。但如果將思維導圖的方法應用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看到明顯改變,學生不但能更容易掌握知識點中的精髓,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為確保思維導圖對初中歷史教學的應用價值,初中歷史教師要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深度挖掘,帶領中學生正確使用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利用思維導圖獨有的方式方法將原本分散的歷史知識進行梳理、整合,從而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印象與認知。比如,在學習“侵略與反抗”這一單元過程中,教師為更好地讓學生學習和掌握這一階段的學習內容,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和制作思維導圖來幫助自己記憶新知識,了解新內容,指導學生將“侵略與反抗”作為導圖核心,通過繪圖的形式,再以此向外延伸下一級關鍵詞,如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最后完善導圖中的各個細節(jié),讓整個知識導圖更加完整和豐富。
2.2 利用思維導圖剖析歷史事件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以講解知識為主,就造成了有許多學生對歷史事件中的細節(jié)不夠了解,直接導致歷史教師的教學質量下降,同時也影響了中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教師為快速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將思維導圖方法引入進實際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的絕對優(yōu)勢進行教學,為學生呈現(xiàn)清晰、直觀的歷史事件,引導學生掌握重點難點,以此突破學習瓶頸。另外,歷史教師在帶領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還應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進行深入思考。比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生對鴉片戰(zhàn)爭事件的了解都不夠清晰,因此,歷史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為學生展現(xiàn)出來,如:用畫圖的方式闡釋,思維導圖的核心是 “鴉片戰(zhàn)爭”,向外延伸到原因、經(jīng)過、結果、影響等不同的枝干,通過這樣的方式構建思維導圖,利于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分析歷史事件,既能夠讓學生鞏固基礎,又可以使學生加強記憶。
2.3 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習效率
關于怎樣使學生有效提升歷史學習效率的這一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歷史教師所研究的課題,同時也是為之努力的方向。想讓中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擁有學習的熱情以及興趣,就需要歷史教師正確引導學生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學習、整理和歸納。若是中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那么無論是在學習效率上還是在學習質量上都會有明顯提高,同時還能夠幫助自己鞏固知識,加深印象。比如,在學習“貞觀之治”時,為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歷史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閱讀課本,再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制作思維導圖。在制作思維導圖時,歷史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核心關鍵詞,如:以貞觀新政為中心,按照政治上、經(jīng)濟上、法律上等推行的一系列的新措施作為關鍵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向外逐漸延伸,最后完善整體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讓學生寫出中心圖像以及中心圖像邊上的分支,之后探究新政的結果。學生學會熟練地運用思維導圖后,在今后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無論是對知識的記憶,還是理解程度,都會有明顯的變化。
此外,教師想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在學習整個單元后,為學生布置有關思維導圖的作業(yè),或展示優(yōu)秀的思維導圖作業(yè),讓其他學生加以借鑒,以確保每位學生都會制作思維導圖,以此來提升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3 結語
總之,通過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學習思路,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利于教師更加有效的開展歷史教學,基于此,希望通過以上分析,能夠不斷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蔡雅新.初中歷史教學中思維導圖運用的誤區(qū)及應對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9(05):93.
[2] 陳玉憶.初中歷史教學中思維導圖運用的誤區(qū)及應對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70-71.
[3] 朱桂紅.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復習課中的運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2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