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wèi)姿
【摘要】導學案引領是導學課堂教學中的關鍵,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從時事新聞、歷史古籍、詩詞歌曲中精心選取案例材料設計導學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導學課堂;導學案;生活實際;時事新聞;歷史古籍;詩詞歌曲
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教師依據(jù)課標和教材,聯(lián)系學生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提前預習,課堂上進行目標學習、任務學習和小組探究,通過類型多樣的互動活動,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和鞏固提升,從而創(chuàng)造出教學相長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效課堂。其中課堂中一項重要的依托是導學案,高質高效的導學案在導學課堂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導學案中通過形象生動、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案例材料來設置明確的學習要求和問題探究,可以更好地引領學生思考探索,更好地達成學習任務。
初中階段的學生,通過兩年的地理課程學習,其整體觀、環(huán)境觀、資源觀、發(fā)展觀要逐步培養(yǎng),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要逐步提高。根據(jù)國家的教育方針,新課標的要求,最終學生要學會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地理能力解決現(xiàn)實問題,促進地理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如何提高認知水平、培養(yǎng)正確的觀念以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學課堂中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在導學案中選擇合適的案例材料,通過對具體的外在感性材料的分析,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觀念,提高學生地理能力,也不失為其中的一條有益的途徑。
從現(xiàn)在的考試趨勢看,也早已從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轉為運用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荚嚨谋尘安牧详P注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新時代生產(chǎn)生活實際,保護傳承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因此,在導學案中多采用相關案例材料分析,既是順應考試的要求,也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那么,我們在導學案中該如何選取案例材料呢?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選取案例材料
學習地理不能僅是為了應付考試,重要的是要學到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技能,從而更好地解釋現(xiàn)代社會各種地理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理解不同地域人們不同生活方式形成的背景、鑒賞大千世界別具特色的人文景觀等,因此,選取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案例材料來設計導學案,體現(xiàn)了新課標“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譬如,人教版七上(以下舉例均為人教版)《世界的氣候》,對氣溫及降水量圖的判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如何實現(xiàn)這一課標要求?教師可采取學生所在的城市廣州的資料來進行設計。根據(jù)圖1、2、3設計問題如下:
1.觀察圖1,廣州月平均氣溫最高是
月,? ? ?℃,最低是? ? ? 月,? ? ? ℃,夏季? ? ? ? ? ? ? 冬季? ? ? ? ? ? ?。
2.觀察圖1,廣州降水? ? ? ?,主要集中在? ? ? ? 季節(jié)。
3.綜上所述,廣州屬? ? ? ? ? ?氣候,四季花開,草木長春,素有“? ? ? ? ”的美譽,廣州的特色建筑(圖2)為? ? ? ? ? ,也反映了廣州? ? ? ? 季多雨的氣候。同理廣州賽龍舟(圖3)的習俗是在? ? ? ? 季進行。
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對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解釋,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解決,是我們學習有用地理的實際反映。上述設計既突破了難點,又解釋了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在日常衣食住行中,無時無處不在的地理知識,能成為導學案的素材比比皆是,作為教師自己本身要細心留意,善于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問題多問一個為什么。
二、結合時事新聞選取案例材料
世界每天發(fā)生著很多事情,用時事新聞材料作為載體進行導學案設計,不僅可使內(nèi)容形象化,還可以調動課堂氣氛,拓寬學生的眼界。七年級下冊第十章《極地地區(qū)》關于極地科考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在導學案中采用下列時事材料,設計探究問題:
央視網(wǎng)消息:2019年10月22日,“雪龍”號承載科考隊員107名、物資1450噸,離開上海,前往南極執(zhí)行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任務。之前,“雪龍2”號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已于10月9日從上海出發(fā)。根據(jù)計劃,“雪龍”號將與“雪龍2”號于11月下旬在南極中山站會師。“雪龍”號隊員還將訪問難言島,幫助建設中國第5個南極科考站。預計該科考站2022年可以使用。屆時,在南極洲將呈現(xiàn)“雙龍?zhí)綐O”的宏圖,標志著我國極地科考能力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4月中旬這些船只會返回上海港。
1.我國對南極進行科考的最佳時間是什么時候?為什么選擇這個時候?
2.我們?yōu)槭裁匆贿h萬里克服困難對南極進行科學考察?
3.我們已建成的南極科考站有哪些?新建站在什么島上?
通過上面我國南極科考的時事材料分析探究,課標中認識開展極地科學考察的重要性這一目標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實,科學家勇于探索的精神也鼓舞了學生。 這種與地理有關的時事材料不勝枚舉,如,2019年10月國務院關于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的意見公布,深圳將引領粵港澳大灣區(qū)的發(fā)展這一新聞,我們在學習《珠江三角洲》以及鄉(xiāng)土地理《廣州經(jīng)濟》時,都可以選取來做導學案的案例材料。
三、從歷史古籍中選取材料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神,在浩瀚無邊的歷史長河中,選取一些材料進行導學案設計,既可以促進地理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建立學科間的相互聯(lián)系,學生跨學科的綜合分析能力提高的同時,又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如,我們在八年級下冊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關于“秦嶺—淮河”這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時,可以采取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漢·班固《西都賦》中有記載“于是睎秦嶺,睋北阜,挾酆灞,據(jù)龍首?!?/p>
材料二:《晏子使楚》中有寫“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p>
1.材料一中的? ? ? ? ? ? 山脈和材料二中的? ? ? ? ? ? 河是我國重要的一條地理分界線。該線與我國? ? ? ? ? ? ?mm年等降水量線和1月? ? ? ? ? ? ℃等溫線大致接近。
2.造成材料二中的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該線以南以北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何差異?
初中地理能采用歷史材料進行案例分析的地方還有很多,譬如,坎兒井、都江堰、京杭大運河這些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工程, 在現(xiàn)今仍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選取相關史料引領學生深入探究,了解它們的原理、作用,豐富我們的地理課堂。
四、從詩詞歌曲中選取材料
中華文化絢爛多姿,詩詞歌曲多如繁星,許多詩詞歌曲也能為我們地理所用。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昆侖使者無消息,茂陵煙樹生愁色”與中國山脈有關?!包S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與中國地勢有關。由于對自然景物和現(xiàn)象的觀察細致入微,詞曲真實地反映了自然規(guī)律,在導學案中采用詩詞歌曲作為案例材料,新穎獨特,別具特色,既授予地理知識,豐富了地理課堂,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譬如,八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關于“中國季風氣候”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用下面(下轉第35版)(上接第34版)的歌曲材料作為探究季風氣候的引領。
材料:歌曲如“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白毛女》)”“亭亭白樺,悠悠碧空,微微東南風(《北國之春》)”
1.上述歌曲中的“東南風”是? ? ? ? 季風,它的特點是? ? ? ? ? ,發(fā)源地是? ? ? ? ? ?,帶來了? ? ? ? ? ? ? ?(影響)。
2.上述歌曲中的“北風”是? ? ? ? 季風,它的特點是? ? ? ? ? ?,發(fā)源地是? ? ? ? ,帶來了? ? ? ? ? ? ? ?(影響)。
朗朗上口的詩詞、耳熟能詳?shù)母枨继N含著地理知識,教師善于挖掘善于運用,導學案的素材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絕。
五、導學案中采取豐富多樣的案例材料能取得以下好效果
1.激活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發(fā)現(xiàn)我們的五彩生活、國內(nèi)外大事,詩詞歌賦、甚至久遠的歷史都與地理有著很大的關系,就不會覺得地理是遙遠的枯燥的內(nèi)容。這些典型的與生活與世界緊密相連的事例材料,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還易于師生互動展開課堂交流和討論,激活課堂,讓學生覺得地理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提高學生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
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是需要長期發(fā)展養(yǎng)成的。導學案中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從地理的角度來看待生活現(xiàn)象,以問題為導向分析材料,學生地理思維意識會逐步深化,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隨之也會提高。
3.是初高中地理學習銜接的需要
時事熱點、歷史人文材料等都是高考試題命題的重要素材,高考試題中的主觀材料分析題和客觀型選擇題, 都離不開形式多樣的背景材料,并且材料基本都是當今世界的熱點話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就開始引入案例材料分析,讓學生習慣這種地理學習方式,對學生進入高中學習高中地理會有很大的幫助。
4.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熱情
合理采用真實度高、時效性強、思想性社會性強的時事材料,就能強烈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如,在《臺灣》一節(jié)的學習中設置釣魚島、南海島嶼建設等相關問題,就可以恰到好處地激發(fā)學生保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的激情。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長此以往,潛移默化,學生關注國家大事、社會現(xiàn)象的習慣會逐步形成,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與國際參與意識也會得到加強。
5.促進對學生美的教育提升
中華文化璀璨奪目,詩詞歌曲往往源自絢麗多姿的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美景,導學案中采取相關的案例材料,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大自然之美和地理現(xiàn)象之美,不知不覺也提高了學生對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
六、導學案案例材料選擇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積累素材
任何社會個體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學生要善于看報、上網(wǎng)、讀書,了解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了解當今社會發(fā)生的大事,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學會從地理的角度看問題。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教師自己本身就要熱愛生活、熱愛學習、關心國家大事。
2.合理選擇材料
每天發(fā)生的事件千千萬萬,歷史的海洋浩瀚無邊,詩詞歌賦數(shù)不勝數(shù),到底拿哪些為我們所用,倘若我們對內(nèi)容沒有進行必要的選擇,生搬硬套,這樣的導學案就不能起到好的引領作用。選取材料時應該考慮材料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有利于解讀重點難點。假如選取的材料對重難點的理解不利,則再好、再生動再熱點也要放棄。
3.處理好材料與教材的關系
在教學中,教材始終是最重要的,處于核心的地位,案例材料只能作為輔助補充,不可避重就輕,丟西瓜撿芝麻,不能單純介紹材料,不分析,不與教材聯(lián)系,過于重視材料而忽視教材,否則就失去了把案例引入地理導學案的意義。
七、結束語
導學案引領是導學課堂教學中的關鍵,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從時事新聞、歷史古籍、詩詞歌曲中精心選取案例材料設計導學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于材料的選擇,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信念,視野開闊,熱愛生活,關心國家大事,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學習好地理,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有用之才。
[本文系廣州市第三批教育系統(tǒng)創(chuàng)新學術團隊教育類項目“初中導學案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編號:1201630039)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肖學平.導學課堂教學模式[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王勇.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