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姣
摘 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思考的源頭,學會分析與解決問題,則是學習的本質意義。文章研究了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并且從營造問題情境、引導自我分析、合作解決問題、反饋與總結四個方面來詳細闡述如何運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以求能夠探索并構建出更加精彩的、有吸引力的、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
關鍵詞: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小學數(shù)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1-0036-02
一、引言
對小學生而言,養(yǎng)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十分重要,而數(shù)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嚴謹性并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學科。因而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培養(yǎng)小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的數(shù)學思維。相較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講授式課堂而言,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則是以學生為中心,由教師進行引導,其本質就是學生本位的教學模式。此類教學模式以改善教學品質,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自我導向學習、獨立思考能力為目標,期望學生能夠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提升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文章主張采用以小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探討學習內涵,以自我導向分析學習、學習評估問題情境來進行決斷,以達到問題導向學習的效果,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的教育價值
傳統(tǒng)的講授式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所以教師應實施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拓展小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定的思維框架體系,以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以小學生為中心,強調主動學習,并引發(fā)學習興趣
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強調的是以小學生為中心并引導他們主動學習;而不是強迫其被動地學習,遏制住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強行植入統(tǒng)一的答案或者是教師自己認為適合小學生的思考模式;也不是強行把他們的注意力從課堂以外的世界里拉回來,讓他們心生畏懼,為了學習而學習。教師應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參與課堂中,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并為他們創(chuàng)造多種多樣的問題情境,引發(fā)他們主動思考。教師作為指導者、引路人,要把學生都領進學習的大門,引導他們自己去揭開這個世界的神秘面紗,并且回應他們的每一個疑問。小學生還處于對世界的初步探索之際,一旦激發(fā)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積累知識,這有助于他們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
(二)強調合作學習、人際互動、資訊共享
人的基本屬性是社會性,每個人都不可能成為一座孤島,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與其他人進行合作與交流,那么合作交流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強調合作學習,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資訊共享,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小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學習。學生只有相互影響、互助學習,才能營造更好的課堂氛圍,學生才不會不由自主地東張西望、走神、做其他小動作,他們的注意力才能夠集中在課堂中。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合作交流都占據(jù)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合作交流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可以把個別學生想到但是其他學生沒想到的知識進行分享。此外,合作交流還能夠促進小學生人格的發(fā)展,讓他們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心理發(fā)展。一個健全的人際關系圈,是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他們深化自我意識的重要因素。小學時期是學生獲得社會自我的重要時期,他們極容易受到社會文化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良好的學習合作氛圍對他們的成長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三、問題導向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問題導向學習直接應用在教育中可以追溯到1960年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臨床醫(yī)學教育的學習。1970年之后新墨西哥大學獲得了麥克馬斯特大學的支持,開始推行小型的問題導向學習課程與傳統(tǒng)課程并行的教學模式。后續(xù)的研究結論指出此類方式較為重視學習過程,而非教學過程,并顯示出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對問題導向學習有很高的滿意度。同時,研究結果表明,相較于其他類似的學校的學生,該學校學生的表現(xiàn)是極為出色的。近年來,問題導向教學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教育、經濟、法律、工程等領域,并在學生的各個學習階段中都起著不同程度的引導作用。尤其是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的課堂上,小學生養(yǎng)成的探索、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大大增強了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一)營造問題情境
學習離不開生活,生活也不能脫離學習,它們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有效地吸收枯燥的數(shù)學理論知識,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情境,讓小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問題的存在,然后產生出嘗試解決問題的想法。玻利亞認為,學習過程就是從行為和感知開始的,然后形成詞語和概念,最后才能養(yǎng)成合理的思維習慣。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上,教師應以問題情境為契機,導入課程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問題,達到從問題情境中來最后又回到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問題的效果,并在這個過程中構建出屬于學生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內化的知識框架體系。
例如,在教學“面積”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觀察自己教室內的事物,然后提問“物體表面的面積是什么呢?”引導學生了解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通過讓學生觀察以及對問題的思考,教師能讓學生對事物的面積有一個初步的感知,并激發(fā)出學生比較兩個及以上物體之間面積大小的興趣。
(二)引導自我分析
在問題情境之下,教師要開始引導小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分析,即感知問題、厘清問題的癥結,并思考出多種多樣的解決方式。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面積公式,知道計算各類物體的面積需要哪些數(shù)據(jù),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不同物體表面積的大小比較。教師應讓小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和思考,而不是將問題的答案全盤托出,若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所有存在的理論知識,學生既不能理解知識的原理,又不能對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學生的思維是非?;钴S、新奇的,教師只需要稍加引導,就能夠讓他們產生許多思想的火花。如果學生提供了意料之外的答案,縱使是錯誤的,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慢慢地告訴學生怎么做可以轉化成合理的答案。
例如,在教學“測量物體”時,一般來說我們要把物體的始端和尺子的零刻度對準之后再進行測量,可是小學生往往沒有對準零刻度就開始了測量。此時教師可以直接說出兩種測量方法,并告訴他們這兩種測量方法的差別。即對同一個物體,用兩種測量方法測量出來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可是現(xiàn)在這種不一樣的情況到底是怎么回事?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索的興趣,進而思索出解決方式。
(三)合作解決問題
在進行了分析思考之后,就要開始嘗試解決問題。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大家一起進行討論,合作解決問題。例如,面對問題“如何在測量中比較物體面積的大小”,學生可以利用合作分工解決問題,有人去測量物體的長度,有人記錄長度數(shù)據(jù),然后大家一起運算,再將兩個物體的面積進行比較,這樣結果就一目了然了。在測量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多種測量結果,教師就可以讓他們討論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兩種測量的結果相同。教師可以用例子來引導學生,讓他們認識到不是從零刻度開始測量的,就用最后的測量值減去那個不是零刻度的值,得到的就是物體本身的長度。學生通過合作分析解決問題不僅能夠增強學習的成就感,還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除此之外,也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加強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更進一步地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四)反饋與總結
在問題導向教學中,問題得以解決還不是終點,最重要的一步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進行回顧與總結,讓每位學生都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產生了怎樣的效果,之后思考用什么方式解決同類型的問題。因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指導者,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問題情境,引導他們進行自我分析,組織他們團結協(xié)作,共同解決問題,并對他們的整個過程進行評估。
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要退居幕后,要把自己當作指導者、共同研究者和評估者來促進小學生的學習。而小學生則是課堂參與者、復雜問題情境中的行動主導者,通過自己的判斷、與他人的合作去解決問題。這一系列過程都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吸收知識,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維,這才達到了教學的真正目的。
四、結語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遞,更要讓小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在問題情境中通過一系列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璇碧.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問題導向教學探討[J].文淵·小學版,2019(33):663.
[2]黃麗娟.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246.
[3]王永峰.問題為導向小學數(shù)學課堂模式[J].教育,2019(52):29.
[4]周發(fā)釗.問題導向型教學背景下小學生數(shù)學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3):90.
[5]陳春麟子.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中應用問題導向式教學方法研究[J].中文信息,2020(1):228.
[6]張? 麗.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中應用問題導向式教學方法研究[J].南北橋,2020(5):101.
[7]張? 敏.基于問題導向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探究[J].名師在線,2019(17):50-51.
[8]潘軍義.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中應用問題導向式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9(35):68.
[9]白麗萍.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問題導向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