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鵑,林仲華
(淮陰工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未婚青年的婚戀價值取向既是社會形塑的結果,也是推動家庭變革的潛在力量,還是預測未來家庭結構和人口變化的重要指標。隨著高考升學率的增加,大學生已成為青年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華東地區(qū)在校大學生擇偶標準、性別意識以及生育意愿進行調查,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婚戀咨詢與輔導提供參考依據。
價值觀一直是社會科學家和行為科學家關注的課題[1]。價值是一種外顯的或內隱的,有關什么是“值得的”(the desirable)的看法,它是個人或群體的特征,它影響人們對行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選擇。有關“值得的”看法背后是一整套具有普遍性的、有組織的構念系統(tǒng),稱為“價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這種“影響選擇的建構”包括對大自然的看法、對人在大自然的位置的看法、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看法,以及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關系時對值得做與不值得做的看法[2]。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單位[3]。社會變遷導致人們的婚戀觀發(fā)生變化,婚戀觀的變化導致家庭結構發(fā)生變化,而家庭結構的變化反過來影響社會變遷進程?;閼儆^是人們的價值觀在戀愛和婚姻問題上的體現(xiàn),包括擇偶標準、婚姻目的、理想的結婚年齡、生育意愿、家庭角色、婚姻質量等[4-5]。擇偶標準是男女選擇結婚對象的條件或要求,具有多重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改革開放之前,人們擇偶時注重健康、老實可靠、性格脾氣相投和溫柔體貼,改革后人們擇偶較以往更看重學歷、職業(yè)、收入、住房、容貌和身材等[6]。媒體對婚戀觀和家庭觀的報道多以負面消息(如渲染家庭功能衰退、婚姻動蕩消極情緒)為主,學術界傾向于從“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兩個視角來解讀價值觀變遷問題。一類觀點將“傳統(tǒng)”視為糟粕和落后的代名詞,認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互不相容;另一類觀點將“傳統(tǒng)”視為“現(xiàn)代”的過去,認為二者之間是連續(xù)性和發(fā)展性的關系[4]。
大學生婚戀觀的特點。大學生的婚戀價值觀既非傳統(tǒng)再現(xiàn),也非完全現(xiàn)代化,而是二者的矛盾體[7]。大學生的擇偶觀從“浪漫”轉向“實用”,婚姻觀從“趨利”轉向“避責”[8]。大學生婚戀觀的結構包括擇偶條件、性愛道德、婚姻本質和夫妻地位四個維度[9]。大學生擇偶重視內在因素如性格與氣質、品德、感情、共同語言以及健康狀況,不太看重外在因素如家庭背景、學歷和職業(yè)等[10];大學生擇偶標準依次為志趣相投、能力突出、門當戶對和經濟基礎好[11];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擇偶標準前三位是兩人感情、性格脾氣和思想品德[12]。大學生的平均生育意愿偏低(男生為1.73個,女生為1.63個),無明顯性別偏好,多數希望有男有女[13];大學生認為雙子女家庭最為理想,但明確表示生“二胎”的不足三分之一,女大學生更傾向于少生或不生[14]。
大學生婚戀觀的影響因素。父母的婚戀觀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子女的婚戀價值取向[15];婚戀交友節(jié)目給大學生婚戀觀帶來了消極影響,如淡化了婚戀責任感和忠誠感[16];韓劇對大學生的擇偶標準和性別平等意識有顯著影響,對婚戀忠誠觀和貞操觀的影響不顯著[17]。經濟狀況、家庭觀念和生活質量顯著影響大學生的生育意愿[13];時間、精力和經濟條件影響大學生的“二胎”生育意愿,職業(yè)發(fā)展壓力對女大學生的生育意愿影響更明顯[14]。
盡管研究者在大學生擇偶標準和生育意愿方面達成了一些共識,但由于樣本選取和研究時間的不同,關于大學生擇偶到底看重哪些標準、戀愛與結婚的擇偶標準是否一致仍然存在分歧。
本文采用自編問卷,對大學生的擇偶標準、性別意識和生育意愿等價值取向進行了調查。
擇偶標準除了參考國內相關研究中的性格、能力和經濟基礎之外,還參考了Tittle(1982)關于中學生婚姻價值和父母價值測量的部分條目[18],如經濟安全、情緒支持、聲望、安全感等。筆者將擇偶標準劃分為三個類型:對個人的要求、對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和心理需求。長相、人品和能力屬于對人的要求,職業(yè)、地域、經濟保障、生活穩(wěn)定、住房寬敞和門當戶對屬于對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情感支持、分擔責任、親密關系、獲得聲望、永久伴侶、關心體貼、和睦、快樂、健康和心理安全屬于心理需求。
性別意識的含義較為豐富,有社會性別意識與個人性別意識之分。個人性別意識包括個體關于性別平等、性別分工、性別權利和職業(yè)自信等方面的看法[19]。本研究采用石紅梅等人[20](2003)設計的4個條目對個人性別意識進行評價,如“男人應以事業(yè)為重,女人應以家庭為重”。
生育意愿是指出于個人或家庭對子女的偏好、考慮到各種限制條件后的生育愿望表達,包括期望生育的子女數量、性別、生育時間和間隔[21]。本次調查將生育意愿操作化為理想的子女數量和對子女的性別期望兩個指標。理想的子女數量——你結婚后打算要幾個孩子?子女性別期望——你希望孩子的性別是:男?女?有男有女?無所謂?此外,針對理想子女數為0者設置了相應的開放式問題(如“你為什么不想要孩子”),以此了解大學生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數據收集過程如下:
首先,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上形成問卷初稿,經過預調查和相應的修訂之后形成問卷終稿;其次,借助問卷星平臺在線編輯問卷;接下來,筆者借助微信和QQ,請華東地區(qū)(包括南京、鎮(zhèn)江、蘇州、南通、淮安、合肥、蕪湖、宿州、上海等地)的高校教師幫忙推送問卷;最后,共回收問卷980份,有效樣本967份,有效率為98.67%。在有效樣本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學生分別占29%、29%、20%和22%;人文社科類占31.3%、理工類33.4%、其他學科占35.3%;家庭富裕和比較富裕者占3.6%、不富裕也不困難者占72.4%、比較困難和困難者占24.8%。
本次調查中,正在戀愛者占30.9%、曾經戀愛過的占29.4%、從未戀愛者占39.5%。有戀愛經歷者占60.3%,低年級(大一和大二)比高年級(大三和大四)的戀愛比例稍低。關于戀愛與結婚的關系,認為二者“無關”者占8.4%、認為“有一定關系”者占55.2%、認為“有很大關系,戀愛是結婚的前提”者占36.3%。
為了了解大學生對戀愛對象和結婚對象是否采用同一標準,分別對戀愛標準和結婚標準進行了調查,選項基本相同。
大學生對戀愛對象和結婚對象的選擇標準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差異(如表1所示)。戀愛對象標準前五位依次是人品、健康、快樂、和睦、關心體貼;結婚對象前五位依次是健康、人品、快樂、和睦和關心體貼。大學生戀愛時看重的“心理安全”在結婚時反而顯得不那么重要了;戀愛時不太關注的“住房寬敞”和“經濟保障”到結婚時變得更為重要了。總的來說,無論是選擇戀愛對象還是結婚對象,人品、健康、快樂、和睦、分擔責任、關心體貼、親密關系等都是重要的評判標準;至于長相、專業(yè)(職業(yè))、地域、獲得聲望、門當戶對等因素對大學生擇偶有一定影響,但介于“有些重要”和“比較重要”之間。由此可見,大學生戀愛和擇偶并非單一決策過程,而是對多種因素進行綜合權衡的結果。
表1 戀愛對象與結婚對象的選擇標準比較
大學生擇偶標準的性別差異如表2所示。戀愛時,大學生對地域、經濟保障、住房、門當戶對等方面的要求相對較低,結婚時這些因素的重要性均有所上升,說明結婚比戀愛時更注重物質標準。無論是戀愛還是結婚,男生都比女生更在乎對方的長相;而女生更看重對方的人品、能力、專業(yè)(職業(yè))。女生對地域、經濟保障、生活穩(wěn)定、住房寬敞、門當戶對、情感支持、分擔責任、親密關系、獲得聲望、永久伴侶、關心體貼、和睦、快樂、健康和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重視程度均顯著高于男生。盡管男生和女生在擇偶標準方面存在差異,但基本價值取向沒有明顯分歧,并未出現(xiàn)媒體所渲染的物質主義傾向。
大學生的性別意識如表3所示。絕大多數大學生不同意“男主外女主內”“男強女弱”等傳統(tǒng)性別角色規(guī)則??傮w上看,大學生的性別意識趨于平等。然而,仍然有部分大學生對傳統(tǒng)性別觀念表示認可。相對女生而言,男生的性別意識更加傳統(tǒng),即男生更加認同男女不平等的社會規(guī)范。
關于理想的結婚年齡,927人填寫了具體年齡數,18人填寫了年齡范圍(如25歲以后、25~30歲),7人未填寫,10人明確表示“不結婚”,5人表示“看情況”。根據已有數據(有明確年齡范圍的取平均值)計算出大學生理想結婚年齡的平均值為28.19歲,其中男生的理想結婚年齡平均為29.43歲,女生的理想結婚年齡平均為27.86歲。有研究表明,獨生子女中男生和女生的理想結婚年齡分別為26.0歲和23.7歲,非獨生子女中男生和女生的理想結婚年齡分別是26.1歲和24.1歲[12]。由此可見,本研究中大學生的理想結婚年齡明顯推遲。這一點可能跟大多數大學生本科畢業(yè)后選擇繼續(xù)攻讀研究生學位有關。一般情況下,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時25歲左右,工作2~4年后結婚屬于正?,F(xiàn)象。
表3 大學生的性別意識
至于理想的子女數量,大學生婚后不打算生孩子者占11.0%,想要一個孩子的占42.8%,想要生兩個孩子的占44.8%,想要三個及以上孩子的占1.4%。男生與女生對孩子的數量期望有顯著差異(χ2=18.544,P<0.001),男生希望有2個及以上孩子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不想生孩子的比例(14.1%)顯著高于男生(7.5%)。至于結婚后不想要孩子的理由則比較發(fā)散,主要涉及個人、家庭和社會等方面,如“不喜歡小孩子”“怕疼”“怕麻煩”“影響發(fā)展”“限制自由”“經濟壓力大”“教育壓力大”,等等。一般來說,女生多從個人自身角度解釋不想要孩子(怕疼痛、怕麻煩、不自由等),男生傾向于從家庭或社會等外部環(huán)境進行歸因(如經濟負擔重、教育壓力大、社會保障不足等)。
問到孩子的性別偏好,認為“無所謂”者占45.8%,希望“男孩”者占4.5%,希望“女孩”者占11.5%,希望“有男有女”者占38.0%。男生和女生對孩子的性別期望存在顯著差異(χ2=11.151,P<0.01),男生希望生女孩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認為“生男生女無所謂”的比例高于男生。超過三成的大學生希望“兒女雙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生育觀的影響。
本次調查得到以下結論:大學生的擇偶標準穩(wěn)中有變,性別觀念趨于平等,理想的結婚年齡呈上升趨勢,理想的子女數量為1~2個且沒有明顯的男孩偏好。從大學生群體來看,婚戀價值取向順應了當今社會轉型的潮流——外顯的性別意識日趨平等,內隱的性別偏見依然存在。對大學生個體而言,婚戀價值取向是理想與現(xiàn)實博弈的結果。
大學生的戀愛標準與結婚標準基本一致。大學生戀愛時的擇偶標準前五位是人品、健康、快樂、和睦、關心體貼,結婚時的擇偶標準前五位是健康、人品、快樂、和睦和關心體貼。這些發(fā)現(xiàn)與已有研究的結論基本一致[10-14][22]。相對男生而言,女大學生擇偶時更看重心理需求的滿足和生活環(huán)境的保障。
大學生的性別觀念較為平等,女生比男生的平等意識更加強烈,這一點與已有研究結論一致[19][23]。性別意識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求職與就業(yè)、戀愛與結婚等行為,還會影響婚后的工作家庭關系與職業(yè)發(fā)展。由于男生和女生的性別意識存在一定差異——女性渴望的平等與男性渴望的家庭分工模式之間存在分歧,女性婚后可能陷入工作責任平等與家庭責任不平等共存的困境。這也許可以解釋已婚女性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為什么比已婚男性更高。
大學生的理想結婚年齡與已有研究結論基本一致[12],并未發(fā)現(xiàn)某些研究者所說的女大學生“急嫁”“畢嫁”現(xiàn)象[24]。明確表示不結婚的大學生數量極少,超過一成大學生婚后不打算要孩子。雖然個體不想要孩子的內部原因不盡相同,但外部原因卻高度相似——經濟壓力、教育壓力和工作壓力。大學生感知到的生存與發(fā)展壓力不僅跟個人能力有關,還跟勞動力市場、社會保障與福利政策有關。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并未帶來人口出生率的顯著上升,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育齡人口生育動力不足的現(xiàn)實。如果政府能夠提供全面的生育保障和家庭友好政策,消除青年人的生育顧慮,組織能夠提供工作—家庭友好福利,也許會刺激大學生的生育積極性,而那些不打算生育的人也可能改變主意。
大學生的婚戀觀是在不斷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首先,父母的婚姻關系和家庭氛圍對大學生的婚戀取向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相親相愛、家庭和睦,有助于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婚姻家庭價值取向,反之則對子女的婚戀家庭價值取向產生消極影響。其次,學校在大學生婚戀價值觀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各級學校應依次開展系統(tǒng)的婚戀家庭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別認同和性別平等意識,從而進行合理的家庭規(guī)劃與職業(yè)規(guī)劃。最后,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的婚戀觀塑造具有一定影響。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可以接觸到不同國家(地區(qū))的電視節(jié)目、電影和書刊等媒介信息,各種關于戀愛、婚姻和家庭的觀點混雜在一起,大學生的婚戀觀難免受到影響。因此,家庭、學校和社會各界應該達成共識,共同打造大學生婚戀家庭教育平臺,加強正面引導、積極溝通和及時疏導,塑造“工作—家庭—休閑”三位一體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