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悅
走班分層教學,是教育機構或施教者根據實際情況對受教育者群體進行層級劃分,并對不同層級的學生分別采取針對性教育的一種教育模式。走班分層教學模式于20世紀初出現(xiàn)較為快速、多樣化的發(fā)展,并逐漸在英美等國家得到推廣。近年來,國內的教育學工作者也對這種教育模式進行了廣泛關注。筆者在中國知網上以“走班”和“分層”同時作為主題,搜索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文獻,共檢索出496條結果,盡管在所有統(tǒng)計結果中,包含少數相關度較低或重復出現(xiàn)的文獻;但從統(tǒng)計圖表中仍然可以看出,對于走班分層的研究總體上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見表1)。與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模式相比,走班分層教學體現(xiàn)的是一種更加平等、尊重教育規(guī)律、尊重受教育者成長規(guī)律的理念。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授課的效率,并兼顧不同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差別,既滿足層次較低的學習者對知識的需求,又滿足層次較高的學習者的自我提升。盡管走班分層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比較突出,但它也為包括教學的設計、課堂的組織、資源的拓展等方面在內的教學管理和實施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
走班分層模式下,教學資源的拓展是一項重要內容,這種重要性既體現(xiàn)在教師層面,也體現(xiàn)在學生層面。對于教師來說,積極拓展教學資源,一是可以提升教學素養(yǎng),因為探索教學資源的過程同時也是加深對走班分層模式認識的過程;二是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綜合運用各種資源,使走班分層的課堂更加活躍;三是可以彰顯個人魅力。教學也是一種展示活動,教師個人魅力的提高,意味著對學生的示范和影響更加深刻。對學生來說,教學資源的豐富,一是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學習材料,這對于不同層級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二是可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不同教學資源有不同的來源和背景,在接觸融會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開拓眼界;三是加強學生的主動思維,對于淺層次學習者來說,主動思維對實現(xiàn)提升具有很大幫助。
筆者依托所在單位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優(yōu)勢與特色,通過參與和研究不同教育階段的走班分層教學實踐經驗,對走班分層模式下教學資源的拓展進行淺析和探討。
一、走班分層模式下教學資源拓展的依據和基本原則
(一)走班分層模式下教學資源拓展的依據
要做好走班分層模式下的教學資源拓展,首先應當解決的問題是,在什么樣的框架范圍內,或者說在什么樣的大方針及總依據下開展這項工作。從總體來看,這種大方針及總依據至少應當從三個方面進行考量(見表2)。
一是政策依據。走班分層模式下開展的教學資源拓展工作,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政策依據。政策依據的典型代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等法規(guī)文件,其中的很多表述,例如“國家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推廣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等,都應當作為開展教學資源拓展工作的基本遵循。
二是理論依據。被學術界和國際教育界廣泛認可的一些經典理論,應當在教學資源拓展工作的過程中被靈活、合理地運用,以指導實踐。對于走班分層模式來說,許多國內和國外的經典教育理論都可引以為鑒,最具代表性的理論依據主要有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他在教學中對不同教學方法加以運用,使學生們都能得到發(fā)展進步;還有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旨在為學生提供切合自身實際的教育方式方法;此外,如斯金納、維果斯基等教育家經典理論中的一些思想,也都可以作為走班分層模式下教學資源拓展工作的理論依據。
三是實踐依據。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及各學校內部的工作部署,也應當作為教學資源拓展工作的一項重要依據。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在對走班分層模式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分別嘗試按文理不同劃分層次,全面開展流動;將不同行政班同一層次進行部分組合交叉;進行捆綁式的分層,并通過促進雙向交流等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在拓展教學資源的過程中也應當注意這些不同的模式變化,通過與學校確定的教育目標、希望達到的教育效果保持同向,使拓展的教育資源與實際教育教學環(huán)境有機融合,發(fā)揮最大效果。
(二)走班分層模式下教學資源拓展的主要原則
相較于傳統(tǒng)班級教學,走班分層模式有自己的特點,其目的是使教學質量有所提升,使學生獲得更廣泛而持續(xù)性的發(fā)展。走班分層模式的教育目的更加明確,教育理念更加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更加多樣,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拓展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則。
一是要注重廣泛性基礎上的針對性。受眾廣泛是教學資源固有的一種屬性,在實際工作中,對于某些教學資源或潛在的教學資源,其原始狀態(tài)可能并不完全適合受教育者學習,需要進行一個再加工的過程,使其能夠成為某一個或某幾個層級學生可利用的針對性較強的資源。
二是要注重科學性基礎上的趣味性。教學資源最終應當以各種途徑“轉化”為學生的科學知識積累,因此必須具備科學性,但考慮到各層級之間學生在認知能力、接受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應當使教學資源在科學性的基礎上具有趣味性,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專注度。
三是要注重特色性基礎上的協(xié)同性,不同的教學資源來源不同,這使得它們在內容上和形式上各具特色,走班分層模式下的教學中,基本上都是多種資源共同使用、多場合使用,這要求教師多關注教學資源彼此間的協(xié)同作用,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四是要注重功能性基礎上的德育性,目前許多教學資源都具有科技含量高、功能強大等鮮明的時代特征,但在注重教學資源功能性的同時,教師也應當牢記,教學資源的使用過程要體現(xiàn)出德育價值,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立德樹人的工作。
二、走班分層模式下拓展教學資源的途徑
教學資源的內涵非常豐富,比較權威的定義來自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xié)會(AECT),主要包括教學材料、教學環(huán)境、教學支持系統(tǒng),等等。寬泛的定義使得教學資源分類的方式也較多,例如,可以分為靜態(tài)資源和動態(tài)資源、顯性資源和隱性資源、文科資源和理科資源。這里為便于敘述,筆者按照課內教學資源拓展途徑和課外教學資源拓展途徑進行探討。
(一)課內教學資源拓展途徑
一是利用教材的選擇。這里所說的教材,泛指教學所需的材料,教師根據所授課程的內容、教學目標和對應層級學生的學習及知識接受能力,選擇不同的教學輔助材料,配合書本進行知識講授。
二是利用學生的差異。不同層級間的學生在學情方面有所差異,而同一層級內的不同個體之間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也不盡相同,教師利用學生思維差異產生的多元化,在課堂上對教學方式進行拓展。我們在課上即通過綜合運用啟發(fā)教學、小組討論等,引導學生探索知識。
三是利用教師的合作。走班分層的目的在于促進教育公平,而現(xiàn)代教育公平理論同樣認為,教育資源的配置應該是公平的,不同層級之間的教師在課前或課后的合作共享,是拓展教學資源的重要手段。如我們在工作中通過層際、班際之間教師的協(xié)作,為學生優(yōu)化數學習題資源。
四是利用學科的交叉。在課堂知識講授過程中,適當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或技術手段、并配合生活實際作為支撐,不僅能夠給學生比較直觀的知識傳遞,同時也拓展了教學資源,這種學科交叉式的拓展對理科,特別是數學的教學有很大幫助。
(二)課外教學資源拓展途徑
一是利用校內活動。將校內的一些其他課程,如校本課程,以及學校開展的特色活動和與素質教育相關的其他活動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針對走班分層中不同的層級進行整合加工,形成互補,是校內拓展教學資源的最主要渠道之一。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學校組織開展的上善影院等特色活動都被作為拓展教學資源的依托。
二是利用家?;?。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家庭影響是對學校教育的一種重要補充。家長們來自不同的行業(yè),他們雖然不能夠做到完全從教育專業(yè)角度理解教育本身,但有時集思廣益,也能夠對教學資源拓展起到幫助。除校內課堂教學外,我們還通過網絡平臺分享教學活動中的點滴,提高與家長的互動,舉辦進修附校大講堂,邀請家長參與到教育中。
三是利用社會資源。與學校相比,社會中的可用資源和潛在資源要更加豐富,教師和學生在參加校外的交流以及一些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對社會資源加以改造和利用,就會極大地拓展教學資源。
三、走班分層模式下拓展教學資源的實踐
走班分層模式下,在拓展教學資源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當在遵循上級政策,靈活運用教育理論的基礎上,以學校工作的實際情況和教育目標為導向,按照A層學生以注重激勵創(chuàng)新為目標,采用翻轉課堂模式;B層學生以注重激發(fā)潛能為目標,采取“五步教學法”;C層學生以注重夯實基礎為目標,采取自學自查、互學互教的“雙自雙互”教學法的思路,牢牢把握“拓展教學資源能為走班分層教學帶來什么”,不斷進行探索。
結合這一實際要求,在走班分層模式下拓展教學資源的實踐過程中,筆者歸納總結出三個基本模式,分別為:模式一,按照各層級的教育目標,對相同的教學資源進行再加工,分別形成適應各層級的教學資源并輸出給學生,即教學資源與層級的一對多;模式二,按照各層級的教育目標分別拓展適合各層級的不同的教學資源,加工后輸出給學生,即教學資源與層級的多對多;模式三,結合工作實際,針對某一層級拓展一種以上不同的教學資源,綜合加工運用并輸出給學生,即教學資源與層級的多對一(見圖1)。
為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彰顯走班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在教學工作中,筆者與各位同事積極配合,拓展教學資源:利用好備課環(huán)節(jié),提升不同層級間教師的合作,研讀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學情,分解備課任務,制定符合各層級的課堂教學策略,并將備課與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相結合,有針對性地拓展教學資源;有效借助校園活動,實現(xiàn)課內課外銜接,著重在涉及利潤等知識方面,將學校特色財商培育活動加以利用,培養(yǎng)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對多種網絡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學校“知?!敝腔坌@平臺和網絡課程中流行的思維導圖,通過多種資源共同疊加,培養(yǎng)所教層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養(yǎng)成。我們計劃在走班分層模式下開展更多的資源拓展實踐,如充分運用多學科知識和生活實踐,使數學課堂與校本課程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利用研學活動,針對所教層級學生,設計相應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教學資源間存在功能和屬性上的交叉重疊,因此并不能簡單地將某項教學資源與其他資源完全割裂開,特別是對于走班分層教學來說,教學資源在不同層級之間的交叉相互運用會更加頻繁,因此實踐往往要求對三種模式進行綜合運用。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