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雪
2019年12月,由四川大學文科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和詹石窗教授共同主編的《中國道教通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該書是中國道教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總結,是迄今為止部頭最大、內容最全的一部道教通史。它的出版是21世紀道教研究領域一座嶄新的里程碑。《中國道教通史》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卿先生主編的《中國道教史》(修訂本)基礎上,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查缺補漏、推陳出新,歷時近10年修訂而成的一部道教通史。全書共五卷,分五冊獨立出版發(fā)行。全書卷帙浩繁,洋洋灑灑,共計344余萬字。
卿希泰先生對中國道教史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由于受到政治運動的沖擊,他在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中國道教思想史綱》第一卷的撰寫,并于198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后,他又相繼撰寫了《中國道教思想史綱》第二卷、《續(xù)·中國道教思想史綱》,分別于1985年、1999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而作為“六五”至“八五”的國家重點項目的最終成果——《中國道教史》四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分別于1988年4月、1992年7月、1993年10月、1995年12月先后出版。全書約200萬字,共十四章。在結項專家的評審意見中,高度評價了《中國道教史》的學術貢獻。他們認為:
《中國道教史》論著,不僅填補了國內學術研究的空白,且在國際道教學術研究界亦產生了重大影響,它代表了當今我國道教學術研究所達到的水平。
由于這一版的《中國道教史》出版時間跨越7年,存在排版和裝幀風格不一致等問題,加之,在毫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初次探索性地撰寫如此大規(guī)模的道教通史,難免有遺漏或編校方面的錯誤,所以在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積極協(xié)助下,1996年四卷本的《中國道教史》(修訂本)出版了。在“修訂本”第1卷“修訂版前言”中,卿希泰先生說:
本書的第一版出版發(fā)行之后,在國內外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受到了各種好評,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不少報刊均發(fā)表了書評并榮獲了國家及省的各項獎勵。但是多卷本道教史的編寫,畢竟還是一項探索性的工作;且因這門學科內容龐雜,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加之我們的水平有限,同時還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捎诰帉懹媱澋牟粩鄶U展,在全書編完以后,我們即感到有個別內容需要前后作一些相應的協(xié)調;再加上從第一卷到最末一卷的出版過程較長,前后共達七年,因而各卷的裝幀和紙張的顏色質量均不夠統(tǒng)一,還有一些排印、校對方面的問題也需要改正?!瓰榱司媲缶⒓磳Ρ緯鴱念^到尾進行一次全面的修訂和補充,重新再版。
在卿先生主編《中國道教史》和《中國道教史》(修訂本)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是其最根本的方法。雖然在卿先生組織編寫《中國道教史》之時,國內已經有了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但國內尚無一部完整的道教通史可資借鑒,對國外的道教學術研究又知之甚少。如何厘清跨越2500多年的道教起源、產生、發(fā)展歷史,并辨別錯綜復雜的史料,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作出公允的評價,其所需耗費的人力、學力和財力可見一斑。因此,明確道教的產生時間,發(fā)展階段的分期,史料的使用標準等對于通史的撰寫顯得尤為迫切。在《中國道教史》(修訂本)中,卿先生將道教創(chuàng)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歷史劃分為四個階段:自張陵創(chuàng)教至魏晉南北朝為止是道教的“創(chuàng)建和改造時期”;隋唐至北宋是道教的“興盛和發(fā)展時期”;南宋以后至明代中葉是道教的“宗派紛起和繼續(xù)發(fā)展的時期”;明代中葉以后至中華人共和國成立之前是道教的“逐漸衰落時期”。這種時間劃分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受到當時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的明清衰落論影響,但其跳出了按古代王朝更迭敘述道教發(fā)展歷史的方式,按照史料中所反映的道教歷史的特點,實事求是地對道教發(fā)展的歷史階段進行劃分,無疑是具有重要時代進步意義的。同時,由于道教歷來有“造作道書”的傳統(tǒng),如何甄別道經的價值,站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立場,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進行研究,對道教歷史事件和人物作出理性地觀察和判斷在當時顯得十分必要。
對《中國道教史》(修訂本)的修訂工作始于2010年。在工作開始后不久,卿先生就被確診為肺癌,并進行了手術。在修訂工作開展期間,他忍受著病痛的折磨,身體力行地主持工作,仔細審閱收到的每一份稿件。到了2015底,由于身體每況愈下,眼看還有大量的修訂工作有待進行,他卻有心無力。于是,他多次召集詹石窗教授到家中,探討后續(xù)工作應如何開展,并將全書的后續(xù)修訂工作安排和統(tǒng)稿重任交由詹石窗教授負責。在詹石窗教授的統(tǒng)籌安排下,2019年12月,歷時將近10年的《中國道教通史》終于出版了,并榮獲“人民出版社2019年度優(yōu)秀學術著作獎”。
《中國道教通史》延續(xù)了“修訂本”從道教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道教文化的現代價值,以及弘揚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謀篇布局的傳統(tǒng)?!吨袊澜淌贰返木幾珡囊婚_始便肩負著發(fā)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現代價值的使命,編撰者們都懷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中國道教史》第4卷“后記”里,卿先生曾回憶說道:
記得當時宗教學學科規(guī)劃領導小組組長任繼愈先生在全體大會上談到為什么要把這個課題列入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時,曾慷慨激昂地說道:“道教本來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tǒng)宗教,可是,長期以來,是由我們國家提供材料,讓外國人去出成果,這是國家的恥辱,民族的恥辱,這種狀況再也不能繼續(xù)下去了。我們一定要痛下決心,編寫出自己的道教史來,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光?!比蜗壬@段話對我們簡直是如雷貫耳,聽了以后非常激動,實在無法平靜下來。接著在討論會上,任先生和王明先生以及到會的全體代表,大家都一致推薦由我們研究所來承擔這個課題的編寫任務,并由我來牽頭擔任主編。我一方面感到這個任務太艱巨,恐自己水平不夠,難以擔當;另一方面,任先生的聲音又在耳邊震蕩,使我產生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感,不好推卻。
而從“修訂版”的出版至《中國道教通史》的出版期間,道教研究者們對道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從《中國道教史》“修訂版”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主要從了解古代政治及歷史、儒釋道三教關系、古代文學藝術思想、科技思想等角度闡述研究道教歷史的意義。而在《中國道教通史》中,首先是從道教思想來源的多元性對保存我國古代思想的重要作用的角度;其次是從政治、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倫理道德,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民俗和民間信仰等與道教的密切關系的角度;再次是從道教與少數民族關系的角度,闡述了道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這一認識的深化是奠定在國內外幾代學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的,絕非泛泛而談。可以說,如果說多卷本《中國道教史》的編撰是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激發(fā),那么《中國道教通史》的出版則是建立在編撰者對道教歷史有了更加理性和清晰的認識基礎上的。
《中國道教通史》在“修訂本”的基礎上,對道教發(fā)展的歷史階段分期進行了進一步的補充和修訂。其主要包括五個階段:東漢至南北朝是道教的創(chuàng)建與改造期,隋唐至北宋是道教的興盛與發(fā)展期,南宋至明代中葉是道教的宗派紛爭與融合變革期,明代中葉至民國是道教的兩極分化期,1949年以來是道教的曲折復興期。這樣的劃分方式,體現了以詹石窗教授為主編的中年一代學者吸收近年以來國內外的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對道教歷史分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比如“修訂本”中,南宋至明代中葉被認為是“宗派紛起和繼續(xù)發(fā)展時期”,而《中國道教通史》編寫之時對“繼續(xù)發(fā)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概括,也就是道派不斷的“融合變革”。關于明代中葉至民國時期道教的發(fā)展情況,“修訂本”認為是“逐漸衰落”。隨著近年以來明清道教史研究的不斷深入,大量清明時期的道經被發(fā)掘出來。因此《中國道教通史》作出了新的論斷,認為雖然道教失去了統(tǒng)治者的扶植和推崇,“這一時期的道教,與前兩個時期相比較而言,總體上趨于衰微,但并不意味著道教從此一蹶不振。實際上,在某些地域,某些道派和人物的活動依然十分活躍,道教在民間社會和少數民族地域依然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同時,《中國道教通史》還將新中國建立后的道教歷史發(fā)展特征概括為“曲折復興期”,對這一段歷史有了更加宏觀的把握。
關于新中國成立以來道教的發(fā)展歷史,道教研究學者的學術貢獻,臺港澳地區(qū)道教的發(fā)展情況,以及海外的道教學術研究情況,歷來涉及一些學術爭議?!吨袊澜掏ㄊ贰返木幾邆冇y而上,反復斟酌史料,實事求是地講述截止到2013年中國道教和海外道教的發(fā)展、研究歷史,站在了當代道教歷史研究的前沿。比如陳耀庭先生撰寫的“柳存仁的道教研究”,不僅詳細地記錄了柳存仁的生平,評判了他的功過,而且還言辭懇切地告誡學人:“生活在當今社會里,我們應該怎樣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怎樣從事自己的事業(yè),從柳存仁的過去和后來的曲折經歷里,明白我們今天應該怎樣為國家、為民族、為世界,也為自己去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做個踏實嚴謹、奮發(fā)上進的中國學人?!彼@種以客觀而又充滿人文關懷的方式敘述歷史的方法,值得后輩學者認真學習。
《中國道教通史》不僅為我們清晰地展開了一幅跨越2500多年的道教起源、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的歷史畫卷,而且將道教置于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進程中,探討了道教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倫理道德觀念,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民族凝聚力,民俗和民間信仰,民族關系,以及對近當代中國的國際交流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它的出版不僅有益于推進當前的道教學術研究,而且有益于弘揚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復雜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系哲學博士,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