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開始。教師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由課內走向課外,由書本走向生活,制訂高效的學習計劃,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規(guī)范的書本學習和有趣的實踐交流中,自主探究,合作進步,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主學習;培養(yǎng)策略
【作者簡介】郭慧萍,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溫泉路學校。
小學英語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基點,雖然學生初入英語世界,要從基本的26個字母開始學起,但是好奇心和新鮮感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教師如果能運用教學智慧把學生的這份“熱情”保持得更長遠就是成功。所以,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逐漸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并不難,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學生可以把所學習的對話運用到生活交際中,以獲得學習成就感,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走進英語世界
1. 興趣引導,自主閱讀。激發(fā)興趣是英語學習的第一要素。孩子總是對未知世界充滿探索的欲望,教師可以在英語學習之初給學生講解一些英語趣味小故事,介紹英漢表達的差異性,讓學生產生學習探究的欲望。在剛升入三年級,學英語之前,教師帶著學生環(huán)繞教室一圈,挨著給教室里的物品取英文名字,如教室(classroom),桌子(desk),椅子(chair),黑板(blackboard),花(flower)等。教師還可以給每個學生取一個英文名字。學生感受到英語的特別之處,身邊的好多東西忽然有了新的名字,學生會非常興奮。教師告訴學生隨著英語的學習,以后還會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學生拿著英語課本愛不釋手,學習英語的興趣倍增,26個英文字母的學習也會更加認真。
隨著英語單詞的學習和積累,需要學生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的學習熱情會相應降低。此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有趣的英語繪本,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比較簡單,詞匯和句子的復現率比較高,畫面色彩鮮艷,形象比較夸張,符合中年級學生的閱讀心理。學生遇到陌生的單詞時,還可以借助繪本畫面來理解其含義。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不但能鞏固已經學過的單詞,還會產生“閱讀英文圖書”的成就感,學習英語的熱情會更高漲。
2. 制訂計劃,循序漸進。英語學習需要有清晰的目標和計劃,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需要計劃和制度予以保障。因此,英語教師可以從第一節(jié)課開始就和學生共同制訂英語學習計劃,可以從學習英文字母開始,逐漸到簡單的英語單詞、詞組,再到句子。每天積累兩個,每周一總結,每月一展示。這樣,學生慢慢地養(yǎng)成每天學英語的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就相應提高了。高年級的學生計劃中可以添加“寫作”,每天用英語寫幾句話,也可以用日記的形式。學生會在學習與表達中找到更多的樂趣,英語學習就會變得更簡單。
任何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要遵循這個原則。讓學生有計劃地推進,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自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方法多樣,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1. 形式自由,發(fā)散思維。英語表達的特點就是靈活自如,這在口語表達上表現得更突出。因此,英語教學的形式就應該更加自由。比如,教室的格局可以根據學習需要隨時調整,在三年級上Unit8What Color is it?教學時,教師可以拿來各種顏色的小球,分給各個小組,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問互答,充分練習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教師還可以就地取材,找?guī)讉€顏色不同的文具盒,點名讓學生到臺前互動,以增加學生的信心。學到“購物”主題的單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扮演“顧客”和“售貨員”,教室變成“商場”,學生自由“逛街”,自由選擇要買的商品,運用所學的對話進行交流。學生都喜歡這種模擬交際,學習的效果更顯著。
學生在自由交流時,可以自主添加諸如天氣的問句以及一些問候語,使交流更富人情味,更符合實際語境,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選擇與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題材,模擬真實場景進行對話練習,讓學生的心情更加放松,學習變得更有趣味。
2. 故事表演,自主交流。故事表演的前提是學生要先讀熟故事,并對故事中的角色進行充分的了解,編出恰當的“臺詞”進行訓練。學生在排練時,需要充分地討論交流,每個人都要把故事中的角色試演一遍。每個人在做“演員”的同時,還可以輪流做導演,這樣,可以把自主學習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故事表演通常兩周組織一次,學生可以選擇課本故事,也可以選擇課外故事,4~6人為一小組,自由組合,平時自由排練,展示的時候可以評出一二三等獎,適當給予物質獎勵,學生對此項活動可謂樂此不疲。
這項自主交流活動幾乎不需要教師參與,教師只要布置好任務,適當地參與分組協調,剩下的事學生便可以自主完成。學生從選材到定角色,再到排練,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對“故事”地再閱讀。善于表演的學生還會指導本組人員加上表情和動作,對話時語氣更為夸張,非常接近原生態(tài)的英語口語。教師幾乎完全放手的英語學習,才能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競賽活動,強化鞏固。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而且外在表現非常強烈,因此,課堂上可以設置各種競賽活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積極性。英語競賽活動有很多項,比如單詞聽寫比賽、英語口語大賽、快速閱讀比賽、英語書寫大賽等。教師抽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并復習鞏固,在這個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像備戰(zhàn)書寫比賽,學生一定會非常注意平時的書寫練習,每天的作業(yè)力求更加美觀。教師不斷用競賽的方式刺激學生,學生便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期下去便可內化為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課外延伸,讓學生自主尋找樂趣
1. 自由交流,暢談收獲。課外英語閱讀學習主要是自由交流或者自由閱讀的方式,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自由交流的平臺,比如設置“英語角”或者“英語時間”,在大課間規(guī)定用10分鐘左右用來進行英語交流,可以談天氣,可以互相問候,可以根據當天學習的內容練習對話。只要每天都能自由交流一段時間,學生“說”的膽子就大了,學習英語時就沒有了畏懼心理。英語角則是特定的地方,通常是喜愛英語的學生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英語閱讀收獲。小學生的組織能力不夠,需要教師參與組織,并適時指導學生。
英語角還可以演變成“共讀一本書”,教師為學生推薦某一本繪本,倡導學生共同閱讀,然后共同評論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甚至為故事進行續(xù)寫等。這些都是很有趣的閱讀活動,學生往往都樂意參加,而且有的學生將家中相關的英語繪本拿到學校與同學共享,無形中增加了閱讀渠道,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這是自主閱讀的最好狀態(tài),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定會有很大提升。
2. 動畫植入,鍛煉口語。動畫植入是課外拓展中非常有趣的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可以播放一段動畫來導入課堂學習,效果會更好。
總之,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教師帶領學生走進英語學習的奇妙世界,讓學生感受到處處是驚喜,從而喜歡上英語表達方式。教師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活學生英語思維,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從而實現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夏華芳.基于互聯網視角下的小學英語自主學習研究與實踐[J].教師,2018(06):53-55.
[2]官秀平.重視自主學習提升小學生英語素養(yǎng)探微[J].基礎教育論壇,2019(0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