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昕
摘? ?要: 隨著人們對美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傳統(tǒng)美術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兒童的需求。隨著Steam的教育理念日趨成熟,以小學美術課程為代表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小學美術課程項目化為研究對象,將現(xiàn)階段熱點教育模式STEAM引入美育教育中,新穎的教學模式能突破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為我國美育教育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STEAM教育;小學美術;課程項目化
一、引言
“全民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新時代,創(chuàng)新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的通行證,因此,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絕不允許被忽略。培養(yǎng)孩子動腦思考與提高綜合素質越來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美育教育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日益提高而倍受重視,并以獨特的影響力走進素質教育課堂。
二、STEAM教育理念的概述
STEAM教育理念是基于STEM教育理念拓展出來的,STEM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在數(shù)學(Mathematics)、科學(Science)、工程(Engineering)和技術(Technology)四個領域學習與探究,旨在打破學科疆域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作為一個跨越學科的新模式,它的優(yōu)點是把零零散散的知識整合在一起,用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代替?zhèn)鹘y(tǒng)的機械學習方式,將原本孤立的各個學科有機組合。STEM理念本質是突破學科壁壘,在學習與游戲中掌握如何聯(lián)系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STEAM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認為,STEM教育只關注本身要做什么和怎樣做,往往忽視誰去做和為何做。STEM在跨學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在教學過程中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情境性和藝術性。2006年,她將藝術(Art)與STEM進行有機融合,提出了STEAM教育理念。STEAM理念比STEM理念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教學過程的藝術性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小學美術課程項目化設計的可行性
(一)小學生的學習特點
小學教育學是基礎教育的起點,是認知訓練的開始,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受生理發(fā)育作用影響具有鮮明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等方面:1.小學生的注意力在發(fā)展過程中,低年級以“無意注意”為主,特點是不穩(wěn)定、不持久,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干擾。2.小學時期的思維處在人生思維模式發(fā)展重要的轉變時期,由具體形象的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的思維,但這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可以被實際情況及自己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所左右。在小學階段,無意性與直觀形象性在小學生學習中占絕對優(yōu)勢。3.小學生的記憶是從低年級的無意記憶開始的,這期間興趣至關重要。小學生精力充沛,喜歡不停動,將基于小學美術課程的STEAM理念項目化,改變原有的單一教學模式,利用他們活潑好動、愛玩游戲的特點,以知識寓于游戲的方式瞬間并持續(xù)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悟。并且STEAM課程的課件被認為是圖文并茂的,在課件中運用動畫片、短視頻或插入令人印象深刻的圖片的方式使他們潛移默化地學習,符合小學生的記憶特點。
(二)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特點
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將美術學科的課程內容歸納為:造型與表現(xiàn)、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板塊。教學內容廣泛,審美教育、素質教育側重點明顯,現(xiàn)行體制教育理念與當前國際盛行的STEAM教育理念高度吻合。縱觀小學生的美術作品,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與大膽的表現(xiàn),甚至有些許荒誕。這些極具創(chuàng)造性、繪畫性和形象性的作品與小學生學習特點的形成與發(fā)展相輔相成。在小學美術教育下運用STEAM教育理念進行項目化,符合美術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可以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引導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及自主思考、舉一反三與觸類旁通的能力,使小學美術課程項目化多了可行性。
(三)項目化教學的優(yōu)點
STEAM教育理念可以將學到的知識與真實事件相關聯(lián),是更注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能夠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社會適用型人才。在STEAM理念下進行小學美術課程項目化,更規(guī)律、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高層次的思維能力,把正在學習的東西串聯(lián)起來并遷移應用?;谛W美術教育的STEAM課程,教給學生們“思考方法”,而不是“知識點”,比如美術課上要制作一個方形沙包,一般老師會告訴同學們“請跟著老師一步一步做”,如果再讓這些孩子制作一個圓形沙包,他們還會嗎?但是,如果換成STEAM理念的教育方式,老師會先介紹沙包的用途,再進行材料選擇,分組合作后指定制作的流程,那么,學生利用這個思考方法也許還可以制作汽車模型、輪船模型等。將STEAM理念下的小學美術課程項目化,學生學到的不只是單個知識點,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美術教育項目化設計的意義
小學生的身心發(fā)育決定了他們在小學不同階段的學習特點,美術的直觀形象性尤其迎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兒童是非常喜歡涂鴉的,畫畫會促使他們對細節(jié)進行觀察與想象,各種千奇百怪的形狀、天馬行空、異想天開,都是他們的觀察、思考與創(chuàng)作的結果。當他們畫得越來越熟練、準確時,其實他們的認知能力、想象力和觀察力也悄然提高了。而且,美術對小學其他學科的學習還具有鋪墊作用,繪畫配合其他學科的教學,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幾乎所有課本都是圖文并茂的,還有很多以直教具形式出現(xiàn)的模型和教學掛圖。有了這些基礎,小學美術教育項目化設計是非??尚械?。如果加以項目化設計,使美術能夠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更緊密,讓小學生在學習中悄然進入學習主體位置,融入學習過程,體驗并消化吸收學習內容,就能培養(yǎng)小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培養(yǎng)打好基礎。
四、小學美術課程項目化設計的方法
(一)傳統(tǒng)文化的植入
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歷史大潮延承演化過程中留下的精華,蘊含著民族精神。隨著國學越來越熱門,我們意識到,經(jīng)典確實會影響文明脈絡的形成。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會展示優(yōu)秀的國畫作品和書法作品,但是如何在賞析中讓學生們了解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呢?在賞析國畫書法時,可以延伸到詩書畫印、對聯(lián)、燈謎、年畫、古文、詩詞、曲、賦……賞析民族服飾的時候也可以代入民族習俗、民族文化遺產(chǎn),還有其他以美術為載體璀璨的中華文明……例如,我們可以邀請歷史老師、國學老師共同授課,使學生了解美術作品形成的歷史時期、歷史背景,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涵。在《長城》一課,如何建造長城?誰來建?為什么建?同學們了解了這些,更便于理解其獨特的構造,也可以學到建筑該如何賞析,從哪些方面賞析。本節(jié)課還可以延伸到其他名勝古跡的介紹,使學生掌握其他建筑的特色及設計內涵、歷史背景,了解中國的文化遺產(chǎn)豐富而久遠。如果說文物會說話的話,那么美術就是它的語言。要想繼承與保護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就要從娃娃抓起。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起點,在小學中實施課程教育方式改革尤為重要。如今的小學生傳統(tǒng)文化知識薄弱,可以接觸到傳統(tǒng)文化的地方少之又少,我們可以把美術作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契機,推行以STEAM為理念的小學美術教育項目化,深化新型美術課堂的意義。
(二)自然科學的植入
美國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后的小孩》一書中提出,兒童的“自然缺乏癥”已經(jīng)成為全球化時代人類共同的現(xiàn)代病。自然地缺失會間接損害兒童的感官、兒童的審美及智力發(fā)育。課堂是小的,世界是大的,課堂中的知識不是全面的,更多豐富的知識還是要走出課堂才能探索得到。我們可以邀請自然科學老師與美術老師共同教授課程或讓學生放下紙筆、走出教室,親身感悟與探究。比如在美術課堂中學習植物的繪畫,我們可以在美術課的課程安排中多加入寫生環(huán)節(jié),讓兒童接觸自然,在與植物的“互動”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莫測;在昆蟲繪畫一課,我們還可以給予孩子們更高更廣闊的空間認識昆蟲、感受生命的美麗、擁有愛的本性;在《素描》投影一課教學中,小學生們能從復雜的定義中理解投影的概念實屬不易,如果告訴他們在自然光下靜止的物體投影在一天之內會不斷變化,更難以建構這一概念。如果請自然科學的老師講解光與投影的關系,將理論定義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中,學生們便可以輕而易舉地理解投影的含義,掌握投影的定義。
(三)社會生活的植入
教育要與社會生活接軌,良好的社會教育可以為學生步入社會生活做鋪墊、打基礎。在《設計標志》一課,在學生學習如何設計精美有創(chuàng)意的標志的同時,可以引入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的標志,引導學生在學校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自我保護的本領和安全知識,遇到危險時可以進行自我保護或避免傷害。同時,與社會生活融合的教育更注重學生學習與實踐的結合。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老師可以引導、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的各項書畫活動、比賽、定期舉辦校園主題藝術節(jié)及社會實踐,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活動,讓他們感受社會性活動帶來的不同收獲,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開辟出一條嶄新的途徑。
(四)多學科的互融
整合各學科之間的優(yōu)勢。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讓不同學科老師組成教學小組,共同設計課程教學。例如在項目化教學中,美術老師在賞析建筑造型與教授建模過程中,那些壯觀的建筑或像比薩斜塔一樣獨特的建筑是以什么方式蓋起來的?比薩斜塔會不會倒?實際運用于生活就是對建筑空間的考察與測量,數(shù)學老師可以以教室為例,或者帶學生去各個有代表性的建筑附近參觀,實地考察測量,在測量中教會學生如何解方程、了解建造筑物與風力的關系、延伸出物理學中牛頓的慣性定律、自然科學中如何運算速度與加速度等知識……比如畫一幅“盛著半杯水的杯子和一把勺子”,涉及科學課本中“筷子怎么折了”一課,講解光的折射在視覺成像上的反應,讓學生親身體會與觀察,充分理解與感知“筷子折了”的科學原理,進而在繪畫過程中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作出“彎折的勺子”??此谱尣煌慕虒W門類的教師分別授課一門課程涉及的不同知識門類小環(huán)節(jié)的知識,學生在課堂遇到問題時也可以請專業(yè)的老師解答。
(五)信息化的植入
從前,知識源于教師,大數(shù)據(jù)時代,教師不再只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源頭。教育部印發(fā)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中提到:有條件的地區(qū)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chuàng)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和創(chuàng)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運用。STEAM理念的教學方式更加接近智能化時代對人才要求的培養(yǎng),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師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學會運用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手段,結合相關教學視頻及老師準備的精致的課件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利用多媒體的獨特優(yōu)勢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著力強化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養(yǎng)成數(shù)字化學習習慣?;诿佬g教育下的STEAM理念項目化,便可以將人工智能等先進手段融入實際教學大環(huán)境之中,符合教育信息化開放性、共享性等要求,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發(fā)揮信息化面向未來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五、結語
項目化教學提供給兒童與教師學習經(jīng)驗的基礎,它以做中學、團體討論、概念和經(jīng)驗再思考及運用為基礎,這一教學模式與Steam教學理念不謀而合,以傳統(tǒng)美術教育為基礎,將多學科融合,實踐出真知,以取得更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美]裘迪·哈里斯·赫爾姆,麗蓮·凱茲.小小探索家——幼兒教育中的項目課程教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美]羅伯特·M·卡普羅拉,瑪麗·瑪格麗特·卡普拉羅.基于項目的STEAM學習——一種整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shù)學的學習方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3]林笑玲.STEAM理念下的美術課堂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
南京曉莊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