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賢
摘 要:在語文教學事業(yè)迅猛發(fā)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語文信息化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而應用微課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文章就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微課;信息化;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9-0136-02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使用方便的特點。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盡管許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已經(jīng)應用微課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但所取得的成效很小,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而為了盡快地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合理運用微課,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基于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的優(yōu)勢,對教師如何利用微課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探討。
一、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的優(yōu)勢
1.微課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
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而且對具體形象的事物認識較快,對客觀抽象的事物則較難理解。微課時間一般在5分鐘~10分鐘,而且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注意力,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2.微課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可以根據(jù)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制作,使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再在課堂上將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就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覺語文課堂不再枯燥乏味。微課教學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主動說“我要學”,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改善了課堂秩序。
3.微課教學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初始時期,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將微課應用到語文教學過程中,對語文信息化教學水平的快速提高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與其他教學方法不同,微課教學的針對性較強,教師在進行視頻制作的時候,會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使得整個教學內容的更具有針對性和條理性,使學生能夠準確無誤地掌握重點內容,避免以往學習過程中感到迷茫的現(xiàn)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微課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而且可以在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中使用。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主選擇想要學習的部分,還可以對不懂的部分暫停播放或反復播放,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逐漸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二、運用微課提升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有效策略
教師在微課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的情境中,可以實現(xiàn)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技能的提升、教學風格的模仿,從而迅速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專業(yè)成長。具體來說,教師可在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反思中充分運用微課,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
1.加強課前準備
為了更好地運用微課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做好課前準備是至關重要的。在進行備課的時候,教師應該首先掌握課文內容,了解并且明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然后結合教學內容在網(wǎng)絡上尋找教學資料,或利用手機、相機等錄像設備錄制微視頻,將重點和難點通過一個生動形象的視頻展示出來。同時,在備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提前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喜好,再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微課,從而提升教學質量。這是考驗教師備課環(huán)節(jié)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規(guī)避問題的有效方法。在制作微視頻時,教師需要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現(xiàn)代化信息設備,并不斷地探索以及學習信息技術,使信息化教學能力在無形中得到培養(yǎng)。例如,在教學《王二小》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然后通過網(wǎng)絡搜索有關王二小的視頻,再輔以自己的講解,錄制教學視頻后還要進行編輯和剪輯。教師經(jīng)歷選題、腳本的撰寫到最終制作的過程,不僅能夠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還能提高教學設計能力。
2.注重課堂教學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教學的信息化,合理使用微課進行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呈現(xiàn),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根據(jù)微課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語文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課外知識的銜接。例如,在講解《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就可以提前在網(wǎng)上進行相關資料的查詢,通過精心篩選和剪輯,將更加豐富的內容糅合在一起,保留最精彩的部分,在語文課堂中進行展示。微課不僅可以通過視頻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也可以通過聲音、圖片、PPT等形式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可以先播放與《賣火柴的小女孩》有關的歌曲,通過歌曲將學生代入情境之中,進行情緒上的感染,然后播放《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動畫片,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內心活動,感受小女孩的處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學生通過學習明白了:小女孩即使在這么困難的環(huán)境中,都在堅持不懈地努力,而我們生活在如此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更應該努力學習。這種形式的課文教學和情感教育,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很難達到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操作能力直接關系到其信息化教學水平,也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開展。因此,教師不僅要學會使用信息化教學設備,還要能夠進行簡單的維修。另外,教師還要準確把握信息化教學設備的使用目的、使用方式和時機,使微課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3.做好課后總結和反思工作
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進行課后的總結和反思是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利用微課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可以忽略的一點就是要在課后進行總結和反思,這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自我省察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對課堂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通過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饋,將學生所需要的知識和內容進行相應的整合,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改善教學方法,這是課后反思的關鍵。教師還應通過總結和反思,了解微課教學的優(yōu)點和缺點,讓其優(yōu)點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展現(xiàn),讓其缺點通過不斷改進轉變成優(yōu)點。另外,在對微課信息化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和反思后,教師要總結微課教學方法實施以后所取得的成效,并且與不使用微課教學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尋找高效的解決方法,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開展。教師不僅應做好課后的總結和反思工作,還應不斷地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微課教學水平,促進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當今社會,研究并應用微課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是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的一種表現(xiàn)。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應該了解微課的真正內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微課合理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婉麗.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
[2]王璐.小學語文運用微課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探討[J].課外語文,2017(21).
[3]石桂云.小學語文信息化課堂的教學行為內容分析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9.
[4]陳思興.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的策略——以微課制作與應用培訓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6(09).
[5]朱國藝.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6.
[6]劉吉祿.基于微課的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