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霞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進步以及人文文化的不斷發(fā)展,更為重視學生們的素質。在新教育理念不斷進行滲透的背景下,社會各界都開始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小學階段是教育的初始階段,由于學生年齡的原因,促使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因此,老師在對該階段的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的利用學生的這部分特點,將激勵對策科學有效的運用在教育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建設中如何有效運用激勵對策做出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激勵對策
伴隨著新教育理念不斷發(fā)展,現階段已經滲透到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對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小學階段的班主任需要提升自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針對自身的教育方式進行充分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制定出完善的激勵對策,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從而使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而為其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教育理念的不斷影響下,小學班主任承擔起德育教育的責任。然而,在實際為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大多數的班主任都將德育教育看作一種負擔,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來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雖然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為規(guī)范,但是在實際對其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由于沒有一定的理解措施,導致其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而規(guī)范自身。除此之外,部分班主任雖然已經制定出激勵措施,但是措施不夠完善,再加上無法把措施落實到實處,導致無法最大化發(fā)揮激勵措施的價值,從而使德育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1]。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建設實施激勵對策的有效方法
(一)激勵策略與懲罰措施相結合
小學班主任在針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若是想使教育的質量以及教育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不但需要制定出完善的激勵措施,并將其落實到實處,針對表現良好的學生做出贊揚和獎勵,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從心里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在學生發(fā)生錯誤的時候,老師需要針對犯錯學生進行適當的懲罰或者是批評,促使學生改正。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需要把激勵和懲罰做到絕對的平衡,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激勵措施的價值最大化發(fā)揮。所以,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把控好自身激勵的力度,不斷的將正確的德育知識滲透給學生們,從而使其可以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地形成一個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行為規(guī)范。在現階段的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多數班主任為了可以使學生的自尊心得以維護,在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的過程中,力度較低,導致學生無法正確的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從而使學生的健康成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還有部分的班主任過于重視運用批評措施,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只是對其進行批評,使其自尊心受到了極為嚴重的傷害,同樣也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受到極為嚴重的影響。因此,班主任的批評力度過多或者過少都無法促使學生健康成長,所以就需要把激勵措施充分的運用在其中,從而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促使學生們健康的成長[2]。
比如,有的學生總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躲避班級衛(wèi)生,導致其他學生出現不平衡的心理。在面對這部分問題的時候,班主任就需要將勞動的意義和價值講解給學生們,讓學生可以正確的面對勞動,認知到自身的錯誤行為,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其中,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快樂。然而,當學生們積極認真的完成班級的衛(wèi)生工作時,老師絕對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作出一些獎勵,給予其激勵,使其認識到自身的行為是正確的,并培養(yǎng)學生一直堅持下去,這樣的話,就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促使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獎勵學生要及時,讓激勵策略在德育教育中落到實處
在運用激勵策略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提升自身的重視程度,將激勵策略科學合理的結合在其中。在學生們作出良好表現的時候,班主任需要針對其實施贊揚以及獎勵,從而使學生的精神得到滿足,更加認可自身的行為。然而若是班主任并沒有對學生進行贊揚和獎勵,只是對學生的良好的行為視而不見,就會讓學生認為自己做過的事沒有被看到,或者認為自己不受教師的重視,從而放任自我,導致德育教育的效率以及質量受到極為嚴重的影響。
比如,在學習雷鋒日中,班主任就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將和雷鋒有關的影視作品展示給學生們,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可以理解到雷鋒的偉大,從而使學生自覺的向其進行學習。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不定時為學生們組織一些德育活動,比如,以校園為單位實施大掃除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的差異都展現在對活動的態(tài)度之上。在該活動完成之后,班主任需要為其進行德育教育,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表揚,落實激勵政策,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滿足;而對于一些逃避勞動或勞動不積極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批評,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并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班主任還能夠把拾金不昧的良好品德傳授給學生們,比如,在學校范圍內若是撿到錢需要轉交給老師,若是在學校之外撿到錢需要轉交給家長,再由家長找到失主,若是發(fā)現有這樣做的學生就需要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的話學生就會認為這種行為是正確的,從而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時,班主任一定要重視激勵措施的運用,針對自身的教育方式進行充分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將激勵策略充分結合在教育過程中,及時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春燕.小學班主任德育建設中如何有效運用激勵對策[J].讀天下(綜合),2020,(9):1-1.
[2]翟立群.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22):54-54.
茂名市化州市中垌鎮(zhèn)石嶺小學? ?廣東茂名? ?5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