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輝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要按照立德樹人的要求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學生的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學生科學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德行。筆者認為,教師可在科學實驗課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講誠信、守規(guī)矩、懂合作、樂探究的意識。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課;德育滲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講道:要把立德樹人融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貫穿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筆者認為,小學科學實驗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意識品質的重要場所。
一、實驗課,培養(yǎng)學生講誠信的意識
講誠信就是尊重事實、實事求是。新課標指出:培養(yǎng)學生具有基于證據和推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意識;樂于傾聽不同的意見和理解別人的想法,不迷信權威;實事求是,勇于修正與完善自己的觀點。科學學習研究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誠信、求真。
如今,隨著科技和網絡媒體的迅速發(fā)展,社會上弄虛作假、蒙騙欺詐的事例屢見不鮮。如何讓學生保持一顆真誠的心,實事求是,做一個講誠信的人,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在科學實驗課中,學生會遇到實驗數據的誤差,會遇到測量的偏差,會遇到因操作不當而達不到預期的實驗效果等問題。當遇到這些問題時,教師該如何處理?是為了課堂的流暢性而忽視它,還是為了保持權威而掩飾它?筆者覺得都不對,應該實事求是地正視這些問題??茖W最不怕的就是失敗和不對,最怕的就是弄虛作假和不實事求是。
2018年10月19日,何老師在舊部前小學上競賽課——《電路出故障了》一課時,當教完學生電路檢測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后,讓學生小組合作檢測電路。有個小組根據原理仍然檢測不出電路問題所在,這可能超出了課堂的預設,如果教師為了競賽課的效果,則會選擇換一組材料,而何老師尊重了事實,他耐心地和學生一起根據電路的原理一步步排除原因。
又比如,在一節(jié)科學課上,在觀察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實驗中,學生把胡蘿卜放入水中,發(fā)現它是沉入水中的,而書本上卻說胡蘿卜在水中會浮在水中,于是學生向教師提出此問題。如果教師不理會此問題,而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學任務,就不會有課后師生進一步實驗探究,也就不會得出另一個科學實驗結論:胡蘿卜在水中的沉浮與它含水分的多少有關,新鮮的胡蘿卜水分充足.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空氣,結構松散,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沉于水中;教材中說的胡蘿卜浮于水,應該是指放了一段時間的胡蘿卜,水分已經蒸發(fā)了一部分,它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浮在水面。
因此,只有講誠信、實事求是才能到達科學和人生的頂端。
二、實驗課,培養(yǎng)學生守規(guī)矩的意識
“不成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庇辛己玫囊?guī)矩、規(guī)則意識是團隊合作的前提,也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基石。新課標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在電視上經常會看到關于守規(guī)矩、講文明的公益廣告,如上車要排隊、垃圾要扔到垃圾桶、出國旅游要尊重當地習俗等等。這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守規(guī)矩??扇杂幸恍┤耍ㄒ恍┬∨笥?,出門在外仍以我為中心,目無規(guī)矩,我行我素,他們的行為破壞了良好的生活風氣,嚴重的還會影響國人形象。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培養(yǎng)學生守規(guī)矩的意識,我們義不容辭。
科學實驗課便能培養(yǎng)學生守規(guī)矩的意識。這種意識的培養(yǎng)包含在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前,教師一般要跟學生講講規(guī)矩——什么時候開始活動,什么時間結束活動,這無形中為學生樹立了規(guī)矩意識;在做實驗前,教師又必須講實驗的規(guī)則——按什么順序做,要注意些什么,什么事情絕對不能做;實驗后,教師會要求學生收拾好器材、整理好桌面才能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等。這樣就一步步地強化了學生的規(guī)矩意識。一堂科學課,如果和學生說好規(guī)則、講好規(guī)矩,做實驗時教師便能收放自如;一旦沒有說規(guī)則、講規(guī)矩,課堂大都會顯得亂哄哄,教師難以把控,只能大呼小叫喊口令。
2018年11月7-9日,“中國教育學會2018年度中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研究與優(yōu)質課展示”活動在廣州開展。筆者有幸觀摩了一天的展示課。筆者發(fā)現,上科學展示課的教師和其他學科的教師課前活動有點不同。以往聽其他學科的教師上課,課前一般是和學生說說笑笑——活躍氣氛;而本次的科學教師上課,課前教師一般是先講規(guī)矩:如何表示活動開始和結束,怎樣向科學家一樣描述和提問,怎樣表揚個人和小組等等。可見,講規(guī)矩對一節(jié)科學課是十分重要的,這既是課堂的需要,更是學生成長的需要,和諧社會的需要。
三、實驗課,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是指學生為了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學習或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合作是實現各種管理促進功能的必要條件。
新課標指出:培養(yǎng)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主動與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態(tài)度。懂得與他人合作,既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學生有德的體現。它是和諧社會的基石??茖W實驗課中無處不體現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這種意識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而不是強加的。
在觀摩某些學科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時,我們常感受到:如果學得慢的學生,需要學得快的學生幫助才會有進步,那么學得快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放慢自己的學習進度,影響自身的發(fā)展;能力強的學生,有可能在合作中支配能力稍落后或者沉默寡言的學生,因而有可能使沉默寡言的學生更加不愿意合作,也容易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影響對合作感到不自然或焦慮的學生的學習進步。
在科學實驗教學中,實驗大多是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開展,一個人幾乎不可能完成整個實驗。這就為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也就排除了上述所說的很多小組合作只是教師的要求。如果說有些學科的合作是為了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是硬性的合作,這種合作或多或少會讓有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覺得沒必要,因為他一個人也能完成。而科學實驗中的小組合作則不同,小組四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職,有操作員、觀察員.記錄員等,沒有旁觀者。在實驗過程中,再有能力的學生也需要其他同學的合作,否則就不能完成實驗任務。大家處在一個整體中,每個人都會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們會把自己的成員安排在合適的位置:動手能力強的則來操作,細心的則來觀察,書寫好的則來記錄。每個人都盡其所用,都能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比如,在上課標版五年級下冊《擺的研究》中,小組做擺的實驗時,要一個學生拿擺、一個學生計時、一個學生數數,還有一個學生記錄。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崗位”,每個“崗位”都很重要,沒有說哪個學生是“主角”,哪個學生是“配角”,大家都處于一種平等的合作當中,參與的積極性和榮譽感油然而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誰不需要合作?誰不愿意合作?在科學實驗課中,這樣的合作比比皆是。
四、實驗課,培養(yǎng)學生樂探究的意識
新課標指出:科學探究是人們探索和了解自然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能在活動中克服困難,完成預定的任務。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學生養(yǎng)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他們畏懼困難而不愿創(chuàng)新,缺乏科學冒險精神而不想探究??茖W實驗課為學生提供了勇于探究的舞臺。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特別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要學生一個人去完成一個實驗或某個探究,他可能缺乏動力;當看到全班同學都在做實驗、探究,他就會積極地加入其中。因此,科學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利用實驗課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的品質。這種探究的熱情也是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引導和激發(fā)的。
當然,科學實驗課對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還有很多方面。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新課標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讓學生兩條腿走路,一條走知識的路,一條走思想的路,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少走彎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