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嬌
摘要:在幼兒學前教育中應用科學游戲的最大作用就是促進幼兒能力的發(fā)展。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科學游戲與實際教學進行結合,在完成基礎教學的同時重視幼兒的能力培養(yǎng),重視科學游戲的應用價值,并對其進行充分發(fā)掘,進而探索出多種有效地實施途徑,促進學前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科學游戲;學前教育;運用;方法
1.在幼兒學前教育中應用科學游戲的作用
首先,合理的科學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精力地集中。在實施科學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身心能得到積極、健康地發(fā)展。幼兒與教師的共同參與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溝通能力,教師也能在過程中更加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在環(huán)節(jié)和內容設計上會更加符合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其次,科學游戲的內容能夠提高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促進幼兒了解游戲相關的知識。激發(fā)性的內容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動力,更能促進幼兒的思維發(fā)展,這對于啟蒙階段的幼兒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2.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合理利用科學游戲的方法
2.1考慮幼兒差異,合理設計游戲方案
在組織幼兒開展科學游戲時,教師必須重點關注游戲開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不具有充足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而且每個幼兒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在設計科學游戲方案時,必須對幼兒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進行充分地研究與分析,尊重幼兒個體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深入了解每一個幼兒個體之間所具有的差異和區(qū)別,為其設計更加合理化的科學游戲方案,使游戲能夠符合每一個幼兒的心理需求。這樣一來,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讓幼兒更好地參與到科學游戲中,有效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與認知水平,真正實現(xiàn)科學游戲的教學目的與教學效果。
2.2注重游戲的趣味性,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
在學前教育中開展科學游戲時,教師必須重點關注游戲應具有的趣味性。只有具有足夠的趣味性,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與積極性,使幼兒能夠隨著興趣完成游戲,從而提高游戲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游戲前,必須對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幼兒的個性等進行充分地了解,而后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出與幼兒能力、愛好和個性均相符的游戲內容。這樣一來,使幼兒更好地參與到游戲中。總的來說,開展科學游戲的前提條件就是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利用游戲中所具有的趣味性來吸引幼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其能夠對游戲內容產生好奇,這樣就能夠讓幼兒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完成對知識的探索,進而讓幼兒在輕松的環(huán)境與氛圍下更好地成長。
2.3引導幼兒設計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一把抓”的教學模式,組織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游戲的設計。在設計游戲時,教師必須確保游戲設計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與操作性,而這就需要教師做好輔助工作,學會站在幼兒的立場思考問題。教師通過合理把握,準確引導,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設計出更加符合幼兒需求的游戲內容,同時能夠增強幼兒的實踐體驗,讓幼兒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動腦的方式體會到設計游戲的樂趣,加深對科學游戲規(guī)則的了解,以此來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2.4游戲的設計要具有靈活性
許多幼兒對于外界的感知都是通過雙手實現(xiàn)的,游戲活動設置,一定要讓幼兒學會探索。經過參與科學游戲,讓幼兒更好地感知世界。除此之外,科學游戲的設置還有助于幼兒智力發(fā)展,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實現(xiàn)科學游戲的教育價值。例如以“捉影子”游戲為例,幼兒對于這個游戲十分喜愛,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捉影子,這樣使得幼兒的好動好玩的個性得到滿足。
2.5游戲設計要注重科學性、嚴謹性
老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教育的成功與否與老師的素質高低有直接的關系。幼兒老師在選擇游戲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其科學性,游戲方式要注重創(chuàng)新,結合幼兒智力發(fā)展的實際情況,設置的游戲內容要符合幼兒的實際能力。如果游戲的設置沒有一定的科學性、嚴謹性,這樣科學游戲教育的真正意義就不存在了。同時,在游戲過程中要包含一定的科學知識。比如有這樣一個游戲,“對你身邊的花草樹木和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繪圖”,此游戲的目的在于引導幼兒對生活中的細節(jié)進行仔細觀察,提高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圍繞幼兒的實際生活展開。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而且讓他們富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
2.6注重游戲的嚴謹性與科學性,緊抓細節(jié)設計
在學前教育中,教師對幼兒健康成長與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科學游戲開展得成功與否也與教師的教學能力、綜合素質有直接的關系,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教師在為幼兒設計與選擇游戲內容時,必須注重游戲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掌握游戲的細節(jié),同時要重點關注游戲的創(chuàng)新性,按照幼兒的認知水平、智力、能力制定與幼兒情況相符的游戲內容。如果游戲制定缺乏科學性與嚴謹性,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游戲教學的實際意義,其作用與價值也得不到有效發(fā)揮。教師也要確保游戲過程中所涵蓋知識深度的合理化,確保知識的學習難度不能超過幼兒的接受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出科學游戲的真正教學意義。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畫圖游戲,讓幼兒對自己身邊的生活環(huán)境、花草樹木等進行描繪,這樣不僅能夠讓幼兒更加細致地觀察生活,也有利于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升。
2.7游戲的設置要注重幼兒身心發(fā)展
幼兒的主要特點是好動,通過游戲可以讓幼兒更好地接受新鮮事物,使他們的身體得到不同程度的活動,更促進其腦力活動,身體與腦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恰恰與幼兒時期的成長特點相符。例如“老鷹抓小雞”這個游戲在學前教育中應用普遍,游戲中明確“老鷹”、“小雞”的身份,讓他們清楚自己的目標,這樣在游戲中幼兒的身體得到了充分活動,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動腦思考的好習慣,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了科學游戲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李楊.科學游戲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有效應用[J].教育科學.2019.10.
[2]周賽.創(chuàng)造性游戲和幼兒園環(huán)境關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9.14.
[3]童瑤.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的指導行為研究[D].河北大學.2019.12.
[4]方建華.幼兒角色游戲中教師指導身份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