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作為小學教學的一門學科,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提高教學效率,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但是,目前小學體育教學形勢較為嚴峻,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面臨很多問題,如教師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教學方式單一等。如何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實現(xiàn)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成為一線體育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影響因素;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4-0089-02
引 言
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改革體育教學已經成為一線體育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體育教師應意識到,核心素養(yǎng)是小學生體育學習與鍛煉的必備素質,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推動教學改革,還對增強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在小學體育學科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包含體育品德、身體素質、健康意識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實際身體情況和學習能力,然后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互動項目,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相關技能[1]。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歡的體育項目,從他們的興趣愛好著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并在體育活動中對學生團結、奮斗的精神進行培養(yǎng),促進其健康成長。
二、影響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主要因素
1.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掌握程度。在當前新一輪教育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觀念正在發(fā)生極大的改變,新型教學理念正慢慢走進課堂教學中,其不僅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缺陷,還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2]。但是通過觀察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學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的教學素質仍有待提高。很多小學忽視了體育教學,同時也忽視了對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素質的培養(yǎng),導致他們的教學水平較低,在接受新型教學理念時出現(xiàn)理解偏差。再加上這些教師對課堂教學與學生素養(yǎng)提升之間的關系沒有正確的認識,導致各種教學問題頻發(fā)。
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那么,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還會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造成嚴重影響,阻礙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
2.體育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經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法,這對體育教學質量產生了嚴重影響?!肮噍斒健苯虒W法使用的時間較長,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多以應試教育為主,將學生的成績當作評價學生考試和升學的唯一標準,而家長在對學校體育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時,也偏向于考慮學生的體育成績,很少考慮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表現(xiàn)和在其中形成的品質。在這種雙重壓力下,體育教師不得不將理論知識傳授當作教學重點,忽視了對學生體育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3]。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一直占據(jù)主體地位,控制整堂課的節(jié)奏,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學。此外,在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入的背景下,體育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斷加快教學進度,忽視學生是否具有較強的積極性,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4]。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法使小學體育課堂氣氛沉悶,對小學生的發(fā)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3.體育教學課堂缺乏足夠的實踐性
在當前新一輪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入的大環(huán)境下,各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涌現(xiàn)。對這些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有效運用不僅可以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在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為了緊隨時代發(fā)展步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在積極運用這些新型的教學形式,但在運用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具體來說,一些體育教師沒有深刻地研究、領悟這些新型的教學形式,僅是停留在對字面意思的理解上,沒有領悟其本質,因此在運用時僅停留在形式方面,使整個教學活動流于表面,無法充分發(fā)揮其教學價值,并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5]。同時,這些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的不良使用還會導致時間成本的大量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的下降。
三、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增強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小學體育課程中的內容多是游戲和一些簡單的體育知識,但是要想讓學生高效地掌握這些體育知識,教師必須采用良好的教學方法,否則不僅不會提高教學效率,甚至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反感心理[6]。對此,體育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充滿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些情節(jié)不僅要符合學生好奇、愛玩的特點,還要與教學目標相配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例如,在三四年級“擲遠”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同開展“打沙包”游戲,先將班級學生分成A、B兩組,A組學生站在中間,B組學生站在兩邊,用沙包丟中間的學生,中間學生要閃躲,直到A組學生都被淘汰,然后兩組交換場地,繼續(xù)比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玩得非常開心,還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形成了良好的團隊意識,鍛煉了交流能力。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創(chuàng)新素養(yǎng)
不論哪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教學方法,體育教學亦是如此。因此,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通常先讓學生熱身,如跑步、做熱身操等,然后再開展集合訓練活動,最后是自由活動[7]。在現(xiàn)階段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吸取傳統(tǒng)教學課前熱身的優(yōu)點,避免直接進入體育活動可能會對學生身體造成的拉傷等損害。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小舞蹈,它們可以不包含課本知識,其主要作用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縮短學生與體育教師之間的距離[8]。例如,在教學“體操”一課時,體育老師可以將體操動作改編成舞蹈動作,并配上相應的音樂,然后親自示范,帶領學生一起跳舞,在示范時可以故意做錯一些動作,讓學生指出來,從而讓他們可以放下戒備心理,與教師一起跳舞。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3.靈活運用體育器材,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體育運動的實踐性,通過多種體育器材,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體育器材是小學體育活動順利開展的輔助工具,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體育器材只應用于定向教學中,如籃球教學使用籃球,足球教學使用足球[9]。除了這兩項運動外,在其他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很少會用到體育器材。
以“田徑”教學為例,在開展田徑運動時,教師會先組織學生熱身,熱身活動基本是跑步,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低,熱身不充分,導致運動損傷問題頻發(fā)。對此,體育教師可利用體育器材開展熱身活動,如籃球、排球、羽毛球、足球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器材進行熱身,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熱身活動中,進行充分的熱身。此外,田徑運動比較枯燥,教師如果僅開展跑步運動會導致學生產生極大的懈怠感,而運用體育器材開展田徑教學,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4.進行全身性運動,提升體育核心素養(yǎng)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全身性運動,如排球、羽毛球、足球、籃球等,對于不太喜歡對抗性較強游戲的學生,可以帶領他們開展一些比較輕松的小游戲,如健美操等[10]。這些全身性運動不僅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體育能力,還可以提升其體育核心素養(yǎng)。
結 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深入理解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提高其體育能力,提高其身體素質,促進其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11]。
[參考文獻]
應敏覺.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提升策略之我見[J].語文課內外,2018(15):224-225.
倪曉寧.淺談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如何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23):290-291.
賀妍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7(11):3-4.
王國峰.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19(05):87.
何茵.淺談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07):603+605.
吳春娟.小學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7):275.
王建.小學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6):44-47.
侯春榮.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1):85-86.
楊寶霞.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20(15):17+21.
邱美春.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進策略分析[J].才智,2020(15):217.
尹明坤.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體育課程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5):25+27.
作者簡介:吳俊杰(1986.11—),男,福建連城人,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