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紅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博、微信等微科技成為了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微課以視頻和音頻為載體,在教育行業(yè)得到了有效的建設和發(fā)展,它具有直觀性、精準性、短小精悍的特點,可以有效延伸和拓寬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而問題驅動式與微課教學的融合,可以激活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為此,本文以“問題驅動式”為教學引領,分析了其融入的意義,探討了落實策略。
關鍵詞:問題驅動式;高中數(shù)學;微課
中圖分類號:G434;G63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6-058-2
問題驅動式就是對未知事物進行探尋,通過已知事物解決未知的問題,可以說是求知學習的一個過程,也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需要其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和學習水平。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將問題驅動式教學手段融入微課教學中,可以有效激勵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在問題引領下認識數(shù)學重難點,化被動為主動,形成自我概念。為此,本文以問題驅動式為教學引領,分析了其融入的意義,探討了落實策略。
一、問題驅動式在高中數(shù)學微課教學中的融入意義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微課可以以運用與課前導入、課中重難點解析、課后總結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以學生為中心,旨在提高數(shù)學學習能力,促進對知識點的掌握。而問題驅動式教學是通過問題的形式,將數(shù)學核心內容進行知識串聯(lián),旨在以學生為中心,激活數(shù)學思維,使其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兩者在教學中的融入,其目的不謀而合,為此,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利用問題驅動式教學方法融入高中數(shù)學微課教學,不僅可以實現(xiàn)自我學習,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還可以化被動為主動,使其提高自己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在落實課堂主體地位的同時,提高參與性,由問題為載體,推動思考,在互動溝通中,塑造和諧課堂。
二、“問題驅動式”視閾下的高中數(shù)學微課教學策略分析
1.在課前導入中運用微課,探究問題
課前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開端,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主性的提升。為此,為有效提高微課教學的育人價值,喚醒數(shù)學思維,可以在導入運用微課,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在引導中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微課活化教材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數(shù)學內容時,可以為其引入物理課程內容,如“物體受到的重力是豎直向下的,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受到的重力越大,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是豎直向上的,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它受到的浮力越大,被拉長的彈簧彈力是向左,被壓縮的彈簧的彈力是向右的,并且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拉長或壓縮的長度越大,彈力越大”的實驗情境,通過物理實驗引入中,設置以下問題如:我們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那么,思考時間、路程和功是向量嗎?速度與加速度呢?在微課導入中,讓學生就向量的幾何表示、向量的相關概念、平行向量的定義、相等向量的定義、共線向量與平行向量關系等內容進行學習分析,在導入預習的時候,可以為其設置以下問題為學習引導,如:在探究平行向量的時候,可以為導入“若a∥b,且b∥c,則a∥c這個說法正確嗎?”在探究共線向量與平行向量關系時,可以為導入“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線上嗎?共線向量可以相互平行嗎?”等問題。在微課導入,問題探究中,提高對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從而提高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學質量,強化問題探索能力。
2.在課中解析中利用微課,分析問題
重難點的掌握是學生學好數(shù)學、順利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重要前提所在。為此,在教學的時候,作為教學關鍵環(huán)節(jié),可以運用微課進行課中問題分析,通過問題驅動式教學方法的引入,使得學生在教師引導中形成獨立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利用微課的直觀展示和問題的科學引導,助力課堂教學進度。例如,在教學《函數(shù)y=Asin(ωx+φ)圖像》的時候,可以先利用微課為其展示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在圖形觀看中,為其設置以下問題,如:通過微課視頻的觀看,說一說在作圖的時候,你用的作圖辦法是什么?第二,函數(shù)y=Asinx的圖像是如何構建的?第三,y=Asinx與y=sinx的圖像是否存在關聯(lián)性呢?第四,函數(shù)y=Asin(ωx+φ)圖像和正弦曲線y=sinx的圖像之間存在何種關聯(lián)呢?有什么規(guī)律嗎?通過微課導入和問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這一數(shù)學重難點內容的時候,有一個科學的探索過程,在精準學習引導的過程中,提高問題分析能力,然后利用微課為其展示y=Asin(ωx+φ)圖像,使其掌握五點作圖法。通過重難點解析,問題分析引導,構建和諧課堂,塑造良好師生關系。
3.在課后鞏固中結合微課,解讀問題
課后鞏固是教師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在高中數(shù)學微課教學中,可以利用問題驅動式為教學引領,在課后鞏固學習中,提高學習質量,強化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任意角和弧度制》數(shù)學內容時,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角的概念的推廣過程中,樹立運動變化觀點,通過畫圖和判斷角的象限,培養(yǎng)數(shù)形結合思想,理解并掌握正角、負角、零角。在課后鞏固階段,可以運用微課,將教學內容進行梯度展示,提高復習力度,如,在微課中為其舉例0°-360°的角的事例,認識正角、負角、零角、象限角,讓學生思考“銳角是第一象限角嗎?第一象限角是銳角嗎?為什么?”在微課講解和問題引導中,提高判斷力度;最后,利用微課,進行知識鞏固,設置梯度問題,提高解讀能力,如:已知角的頂點與坐標原點重合,始邊落在x軸的非負半軸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他們是哪個象限角:
420° -75° 855° -510°
設E={小于90°的角} ,F(xiàn)={銳角},G={第一象限的角},M={小于90°但不小于0°的角},那么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通過微課融合和問題引領,促使學生在課后鞏固的時候有一個充分的學習計劃,讓學生對課后學習鞏固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促進知識掌握程度同時,提高問題解讀能力,讓學生會自主進行課后復習,提高數(shù)學學習能力。
4.在例題講解中融入微課,解決問題
例題講解是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將微課和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手段運用于例題分析中,不僅可以優(yōu)化解題思路,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數(shù)學問題形象展示和問題解決思路引導中,充分挖掘數(shù)學學習價值,提高教師導向教學的作用。例如,在講解這一問題的時候,如:已知sin(α-π4)=7210,cos2α=725,求解sinα以及tan(α+π3)。在解決這一問題的時候,可以利用微課為其總結同角的三大關系、誘導公式口訣、和角與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萬能公式、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等內容,然后讓學生結合題意進行已知條件分析,在微課導入中,解決問題,由題設條件,應用兩角差的正弦公式和二倍角余弦公式進行問題求解?;蛘撸部梢宰寣W生思考應用二倍角余弦
公式聯(lián)合象限考慮該如何解決進行問題分析。在例題講解中,通過微課和問題引導的方法,提高解決能力,優(yōu)化解題思路,從而構建高效課堂,讓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發(fā)展。
三、結語
問題驅動式在高中數(shù)學微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微課教學的育人價值,還可以促進對知識的掌握,激活數(shù)學思維能力。為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問題引導,落實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在微資源、微視頻利用中,以問題為載體,掌握重難點,挖掘隱含條件,探尋數(shù)學各個知識點之間的潛在聯(lián)系,提高數(shù)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鄧華清.“問題驅動式”視閾下的高中數(shù)學微課教學模式研究[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貴陽會場)論文集(二),2020:10-12.
[2]黃學敏.談問題引導下的高中數(shù)學微課教學模式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63.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湄池中學,浙江 諸暨 3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