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數(shù)量較快增加。為了促進新教師的快速成長,各地應以縣域為單位對新入職的初中歷史教師進行系統(tǒng)化的培訓??h域培訓應從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歷史學科教學素養(yǎng)、團隊精神建設、教育科研方法等幾個最重要和最具實效的方面進行。
關鍵詞:初中歷史;入職教師;縣域培訓內(nèi)容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中考改革,呈現(xiàn)出一個總的趨勢,就是將更多的科目納入中考。在這個趨勢中,歷史學科在各地中考的開考率與占分比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而隨著新中考的實施,各地必須招聘大批新的初中歷史教師以滿足教學需要。
基于以上狀況,各地應該以縣域為單位對新入職的初中歷史教師進行系統(tǒng)化的培訓,才有利于新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從而更好地促進初中歷史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就嘗試對初中歷史入職教師縣域培訓的內(nèi)容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一、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培訓
中學歷史教師的任務是組織學生學習系統(tǒng)的歷史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讓學生成長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并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教師要承擔好這一社會角色,自己就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首先,要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老師只有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理想,才能產(chǎn)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平凡的教書育人中取得非凡的成就。其次,要有堅定的教育信念。只有教師認識到自己的事業(yè)對社會有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并相信自己的職業(yè)選擇時,才能把勤勞和智慧奉獻給教育事業(yè),在從教生涯中不遺余力。其三,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操守。在今天這個以浮躁的社會中,“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是選擇了清貧。”只有良好的職業(yè)操守,才能讓老師以人格力量,成就教師這一崇高的事業(yè)。
二、歷史教學素養(yǎng)培訓
大部分新入職的教師接受過系統(tǒng)的歷史教育,能夠達到初中歷史教師的基本專業(yè)要求。但是,如何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歷史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怎么選擇與整合,初中教學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深度與廣度等,都是剛入職的新教師難以駕馭的。這就需要通過培訓,提高他們將所學歷史知識運用于課堂教學的能力。
1.解讀歷史課程標準
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量要求。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基本素質要求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靈魂,也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的靈魂。所以我們應該在新教師的入職培訓中對《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進行專門的解讀,為他們今后的歷史教學指明目標和方向。
2.進行歷史教材分析
歷史教材是師生為了達成歷史教學目標而利用的相關素材、工具和手段,其中歷史教科書居于核心地位。[1]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標準的體現(xiàn)和具體化,是歷史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媒介和資源。作為剛剛入職的教師,他們對中學歷史教材沒有系統(tǒng)的認知與理解,對教材缺少宏觀把握,給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制約。所以應該在培訓中對歷史教材進行深度分析,讓新老師把初中階段歷史教材的內(nèi)容體系、框架結構了然于胸,才能讓自己的歷史教學更加從容。
3.學習歷史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tǒng)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2]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上好一節(jié)歷史課的基礎和前提。剛入職的新教師,雖然具備基本的歷史知識,但是對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卻存在太多的茫然。所以應該在培訓中教會新老師如何根據(jù)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學情,精選課程資源,選擇適當?shù)慕谭ㄟM行課堂教學設計。
三、團隊精神建設培訓
教師的勞動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上,在一定的目標上,都具有很強的個體性特點。同時,教師的勞動成果又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因此,教師勞動是個體性和集體性的結合。學校是由教師、學生、家長組成的學習共同體,教師要在這個集體中順利工作,就必須與他人團結協(xié)作。歷史學科教師,既要服從學校領導的統(tǒng)籌安排,又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還要學會與新教師同伴互助、共同提高。作為班級的科任教師,既要與學生融為一體,又要善于與家長溝通交流,還要調整好與班級其他學科教師的關系。所以我們應該在教師的入職培訓中著力構建他們較好的團隊精神,才能促進他們的進步與成長。
四、教育科研方法培訓
教育科研能夠使教師發(fā)現(xiàn)教育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通過教育科研過程中的研討、交流、總結,可以使教師開闊視野、拓展思路,也有助于培養(yǎng)新教師民主、務實、嚴謹?shù)目茖W精神。所以我們應對入職教師進行一些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訓,并要求新教師在一年的見習期內(nèi)完成“四個一”的教育科研任務:上好一節(jié)匯報課、完成一個優(yōu)質教學設計、撰寫一篇教育敘事、命制一套期末試題。
總之,初中歷史新入職教師的培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基于培訓的實效性與高效性,應該以縣域為單位組織培訓。又由于培訓學時的制約,初中歷史入職教師的縣域培訓應該從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歷史教學素養(yǎng)、團隊精神建設、教育科研方法等幾個最重要和最迫切的方面進行,以促進新教師的快速成長和初中歷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于友西.中學歷史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8.
[2]何成剛等.歷史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33.
作者簡介:李春梅,任教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yún)^(qū)第五中學;職稱: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歷史教學法,中小學教育教學策略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