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兢毅
摘要:幼兒園五大領域是幼兒園教育體系不斷現代化改革過程提出的系統(tǒng)的教育理論,其作為科學的教學指導理論對于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實踐活動有著極大的指導作用。其中科學目標正是聚焦于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標,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為了切實地落實科學目標,應該對科學目標中所提出的具體要求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教育策略對科學教育的實踐活動進行合理化的引導。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科學目標;教育策略
幼兒正是綜合素質的初步形成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對幼兒實施良好的引導教育,往往能夠促成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快速成型,并對其后續(xù)綜合素質的持續(xù)提升提供扎實的基礎,輔助幼兒綜合能力更好的發(fā)展。在幼兒園教育中落實科學目標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即為了使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能夠切實地形成,并使幼兒具備良好的科學能力為其后續(xù)的科學求知實踐奠定基礎。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為了幼兒能夠切實融入到科學教育實踐活動之中,切實地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實現科學啟蒙的科學教育目標,教師應該積極地制定符合幼兒實際情況的教育策略,對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的科學教育活動環(huán)境進行創(chuàng)設。
一、鼓勵幼兒提出問題,激發(fā)幼兒求知欲望
在幼兒園科學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過程中,為了使幼兒能夠切實地參與到教育環(huán)節(jié)之中,并投入到科學實踐活動中對科學問題進行探究,教師應該首先將培養(yǎng)重點放在激發(fā)幼兒的認知興趣與探究欲望之上,為幼兒的科學實踐探究與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提供主觀層面的動力。為此,幼兒園教師應該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加開放的求知環(huán)境,鼓勵并倡導幼兒針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社會先行或是生活中的事務提出問題,使幼兒能夠學會提問、敢于提問并享受提問與發(fā)現問題的過程,以此激發(fā)出幼兒的求知欲望,為后續(xù)科學內容的探究提供主觀層面的求知驅動力。
筆者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常常為幼兒創(chuàng)設求知情境,使幼兒能夠在情境內容的引導下做出相應的思考。例如在筆者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幼兒創(chuàng)設的氣象情境中,筆者利用豐富的媒體資源使幼兒認識到了龍卷風、球形閃電等少見的特殊氣象景象,使得幼兒的眼界得以開闊,之后筆者引導幼兒對媒體中展示的氣象畫面進行思考活動,并鼓勵幼兒將自身思考中發(fā)現的問題面向全班幼兒與教師進行表達。在教師的鼓勵下,幼兒真正地在情境中做到了暢所欲言,幼兒將自身在觀賞畫面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表達,筆者則耐心地傾聽了幼兒的問題并做出了相關的解答,使得幼兒的提問積極性得到了培養(yǎng)并初步激發(fā)了幼兒的認知興趣。
二、創(chuàng)造實踐探究條件,引導幼兒科學實踐
在科學目標的落實過程中,為了使幼兒切實地形成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幼兒園教師應該更多地引導幼兒開展科學實踐,使幼兒在實際操作、實際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科學探究的樂趣,并在探究實踐的過程中使幼兒運用自身的各項感官,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的環(huán)節(jié)中發(fā)展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為此,教師應該為幼兒的科學實踐提供充足的探究條件,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指導幼兒的科學實踐。
例如筆者在幼兒園實踐活動中組織幼兒開展簡單的科學探究實踐,會提前做好探究工具的準備,按照班級中幼兒的人數為幼兒的實踐提供完善的探究工具,使每個幼兒都能夠切實地參與到科學探究實踐環(huán)節(jié)之中,并切實地經歷探究過程,積累探究經驗。除了做好客觀條件的準備之外,筆者針對幼兒的實際探究能力還會在探究活動中為幼兒準備好探究示范視頻或是教師演示環(huán)節(jié),使幼兒能夠切實的跟隨視頻中的內容或是教師的示范拋卻主觀能力因素真正的動手并高效地完成實踐,從中獲得開展科學探究實踐的相關經驗,為幼兒的自主探究奠定經驗基礎。
三、建立生活科學聯系,巧借幼兒生活經驗
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即是促使幼兒能夠更好地認識現代社會中的科學設備與科學現象,使幼兒能夠憑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實踐之中。為此,教師還應巧妙地借助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建立起自身生活與科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一方面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具象化科學知識內容,深化幼兒的科學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則是使幼兒能夠切實地在生活情境中應用科學素養(yǎng),積累應用經驗。
筆者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即常常利用生活化的資源引導幼兒的探究活動,例如在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中的自然植物活動中,幼兒能夠切實對自己身處的幼兒園環(huán)境中的植物進行探究性的認識,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其建立起更加深入的了解,認知植物在生活中的意義與作用。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還能進一步將對植物的認識應用在幼兒園之外的社會生活與家庭生活中之中,對其展開生活化的探究,豐富幼兒的理解與認知體系。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促成科學目標的實現,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職能,通過引導幼兒提問、探究、實踐的方式使幼兒切實地投入到科學教育活動之中,并從中積累科學經驗、提高科學相關能力,進而實現科學啟蒙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磊.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6(5).
[2]張帆.基于科學素養(yǎng)目標的幼兒園種植活動課程設置[J].廣西教育,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