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剛
摘 要:在教育現代化背景下,教師應要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群文閱讀屬于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良好的思維品質。本文首先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必要性,其次從四個主要的方面詳細闡述了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舉措,最后做出總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思維品質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08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推動群文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科學性吸收、靈活性轉化和個性化表達,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大量實踐教學證明,群文閱讀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影響極為深遠。群文閱讀能夠有效地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聯系到一起,進而構建起更為立體化的閱讀空間。除此之外群文閱讀教學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量,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學生高質量學習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必要性
1.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在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推動的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察。我國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小學生的最低閱讀量,同時也強調了語文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推動群文閱讀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帶領學生們圍繞一個或數個主題選擇文章,讓學生們共同去進行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以及閱讀品位。
2.有利于豐富學生的閱讀方法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和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將有助于讓他們快速獲取知識,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有利于讓學生們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比如跳讀、速讀、精讀、細讀、默讀等,讓學生們能夠靈活利用多種閱讀方式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群文閱讀有助于引導學生靈活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既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又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語文學科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更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重要工具。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打牢語言基礎,而且也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所學知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小學生們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綜合發(fā)展。而群文閱讀將能夠突破單一閱讀對學生自身發(fā)展所帶來的限制,科學地將“聽、說、讀、寫”四者密切結合到一起,進而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舉措
1.著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敏捷性,指的是一個人思想活動運行或運轉的速度。從閱讀角度來說,思維敏捷性能夠幫助人們快速抓住問題核心,提取要點信息,降低理解的難度。小學生年齡小,思維尚處于發(fā)展階段。而群文閱讀是由多篇內容相近、主題相同的文本組成,所以閱讀量要顯著提升。此時要想讓小學生們在一定的時間內去閱讀大量的文本,那么就要鍛煉他們的思維敏捷性,提高他們有效獲取信息和找準核心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時要有針對性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教授學生跳讀或瀏覽等閱讀方式。上述閱讀方式能夠顯著提高閱讀的速度,讓他們能夠在單位時間內閱讀更多的文本。第二,教授學生多種閱讀技巧。例如小學語文教師以“童話中的反復”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教師提出“結構上的相似之處是什么”的問題,選取《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小壁虎借尾巴》等多篇文章。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先讓學生們分析各篇文章的基本結構,梳理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們去認真對比多篇文章故事的相同之處,深切體會各個故事中的結構相似之處。如此一來,學生們的思維敏捷度就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
2.積極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思維邏輯性指的是一個人思想活動遵循規(guī)律或方法的程度。一個思想邏輯性較強的人,思考問題與實踐操作的方式是具有條理性的。小學生年齡小,自身的思維邏輯性較為薄弱,而表現在閱讀中就是不能夠清晰地表現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當小學語文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時,由于所閱讀文本內容多,因此小學生很做到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看法。此時此刻,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科學運用“思維導圖”等工具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蛘呦驅W生們介紹一些固定的語言范本,比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等,持續(xù)鍛煉和強化學生的思維邏輯性。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選擇“相反的”為主題來開展群文閱讀,選取了《你大我小》《好脾氣姑娘和壞脾氣姑娘》等多篇文章供學生們進行瀏覽和閱讀。為了能夠讓小學生們快速理清故事脈絡,有邏輯性地表達個人觀點,小學語文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讓學生們將故事中出現的各個相反的人物羅列出來,根據思維導圖去重新講述故事。這其中思維導圖的出現就是供學生構建思維的框架,不斷提高學生的邏輯性。
3.強調鍛煉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深刻性指的是一個人的思維活動能夠意識到更深層次的內容。如果一個人的思維具有較為顯著的深刻性,那么就更容易看到或想到事情發(fā)展的多樣性。在群文閱讀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快速理解表層含義中的深層意味,就要積極采取舉措去不斷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度,最恰當的方式就是利用比較法,如“比較分析”等。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時,因為整個文本是由多篇文章組成的,所以教師就可帶領學生們從縱向、橫向分別進行比較。橫向比較主要指的是各篇文章之間的寫作結構、情節(jié)推動方法、寫作手法等,縱向比較主要指的是每篇文章內部各個人物的刻畫方式、各個事物的寫作方式等。例如語文教師選擇離別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內容包括《別董大》《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多首古詩,讓學生們在認真閱讀和瀏覽后進行比較,探究每一個詩人筆下刻畫離別方式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同時分析每一首詩中,從離別而滲透出來的情感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比如《別董大》是詩人通過離別而表達樂觀之情,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通過刻畫離別之景來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深切關心。總之,同樣以離別為主題,但刻畫的方式以及影響的角度卻有所區(qū)別。這樣的分析將有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深刻程度。
4.努力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批判性指的是一個人思想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對于外界人物的質疑和評價。從群文閱讀角度來說,批判性指的是要引導學生們學會質疑、反思總結,從質疑中不斷去思考讓自己持續(xù)進步的方法。在群文閱讀中,由于文本內容的豐富性、來源的廣泛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因此勢必會對學生自身的觀點和看法產生一定的影響、最為重要的是,這能夠啟發(fā)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問題。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群文閱讀去培養(yǎng)學生質疑和反思的習慣,學會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不同的人的不同觀點,對文本的不同結構、不同人物的刻畫方式以及不同的敘事方法進行分析,啟發(fā)他們去獨立思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批判性。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積極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工作不僅有助于拓寬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時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并且依賴于群文閱讀而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實現協(xié)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彬彬、孫艷俊《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探討》,《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年第24期。
[2] 黨春春《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學周刊》2020年第2期。
[3] 徐創(chuàng)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內蒙古教育》2019年第36期。
[4] 張文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多元化教學思考》,《讀寫算》2019年第36期。
[5] 徐創(chuàng)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內蒙古教育》2019年第10期。
[6] 張文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多元化教學思考》,《讀寫算》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