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呼倫貝爾學院 內蒙古 海拉爾 021008)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19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少數民族高校學生主要以蒙古族居多,而筆者所在的呼倫貝爾地區(qū),還有部分“三少”民族學生(即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筆者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法學教師,在這樣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環(huán)境下,在法學教育過程中,尤其在從事法學實踐教學過程中,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法學教育之中、融入法學實踐教學之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學生們牢固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國家觀,是一項迫切、重要的工作。
為什么要強調在法律實踐教學中更加需要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呢?這是由于在目前的本科法學教育職業(yè)化的背景之下,為切實提高法律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法學實踐教學尤其是法律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視。各大高校紛紛積極探索法學實踐教學的方法及路徑,而對于筆者所在的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來說,首要考量的問題應當是——如何在共同的身份認知、民族認同的前提下針對少數民族學生因材施教。因此,尋找適時的契合點,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法學實踐教學之中,也是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教育的應有之意。
1.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高度重視法學實踐教學
法律實踐教學的出現來源于法律實踐的要求。多年以來,我國的法學教育與司法實踐相脫節(jié)。學生們一旦合上書本,走出法學院,發(fā)現自身所學竟應對不了司法實踐中錯綜復雜的問題,甚至極有可能連最簡單、最基本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這引起了法學教育界的深刻反思。我們的法學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對于法律這門科學,經驗與實操,如何強調都不過分。歸根結底,法學院的學生,無論日后將深造至何種高度,歸根結底都是要步入社會角色、投入到法律實踐中去的,這才是“學以致用”。即便日后從事法學教育或研究工作,也斷然不可將法學理論高高凌駕于法律實踐之上,否則便也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法學教育的根在于實踐。近年來,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愈發(fā)強調法學實踐教育的重要性,在這個“教學”與“育人”的過程中,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土壤與環(huán)境。
2.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的民族團結教育基礎牢固
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的歷年招生都包括大量的少數民族學生。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等少數民族的學生與漢族學生共同學習、生活在一起,長時間的融合早已讓各民族學生親如一家。同時,高校也非常注重對于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倡導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加強民族團結教育。[1]這些都為高校教育過程中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少數民族法學專業(yè)學生作為教學“受體”的需求
近年來各高校普遍提倡“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如何將學生的課堂角色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蠼處煂W生的個性及心理有深刻的了解。從現代青年心理角度出發(fā),讓他們在共同的民族觀、價值觀的感召與驅使之下,實現共同的使命。法學,屬于社會科學。作為少數民族法學專業(yè)的學生,應當從更高的社會使命、價值追求的層面出發(fā),在完成四年學業(yè)的同時樹立崇高的理想。因此,在法學教育過程中融合民族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是少數民族學生自身人格塑造之需求。
1.內蒙古自治區(qū)司法實踐對于法律雙語人才的要求
針對全國的司法隊伍而言,很多地區(qū)都存在使用漢語以及地方民族語言的情況,蒙漢雙語法律人才的缺失是內蒙古自治區(qū)司法實踐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以法官這一法律職業(yè)為例,司法實踐中對于雙語法官的要求是能夠使用蒙古語言文字審判案件,這就對法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針對內蒙古自治區(qū)而言,蒙漢雙語法律人才,不僅在語言方面要求通曉漢語、蒙語兩種語言,更重要的是能夠熟練掌握法律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法律專業(yè)人才。
培養(yǎng)雙語法律人才是目前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法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推進少數民族地區(qū)現代司法改革與加強司法隊伍建設的重要措施。在對此類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當鑄牢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共同身份認知、并具備了共同歸屬感、使命感的基礎上,對雙語課程的設計與開展、少數民族語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培訓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探索與改革,才會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構建出更為完善的雙語法律人才培養(yǎng)機制。
2.內蒙古自治區(qū)法學實踐課程的要求
與理論性質的法學課程比較,法學實踐課程更應當注重“因材施教”。因內蒙古自治區(qū)地域與民族的特點,要求高校法學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學生的特性。根據筆者教學經驗,我們必須承認且面對的問題是,與漢族學生相比,部分少數民族學生由于母語與漢語語言的差異性,導致在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對一些法律現象的認知層面,相對薄弱。但在一些與自身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的事物方面,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比如,近年來筆者所在地區(qū)司法實踐中經常出現的“草場糾紛”“牧區(qū)民間借貸糾紛”等類型案件,在實踐課堂中將此類案件與蒙古族學生進行分析研討,這些學生表現出積極參與并有效解決法律問題的特質。同時也體現出,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雙語法律人才的必要性。因此,激發(fā)少數民族學生對于共同身份的認同以及自身價值的理解,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特性及特長因材施教,這是法學實踐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3.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要求
教育,顧名思義,“教書”與“育人”。每一位教師,不僅承擔著“教書”的職責,更要擔當“育人”的重任。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以及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要求,高校教師應當將思想政治建設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過程之中,將課程思政建設貫穿于每門課程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養(yǎng),更是我們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重中之重。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法學教育的每門課程之中,既是國家的要求,也是時代的需求。
一方面,法學實踐教學的主體之一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擔任主要角色,如何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法學實踐教學活動中,對教師的培養(yǎng)和引導是尤為重要的。以筆者所處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為例,采用傳統(tǒng)教育模式,更加強調專業(yè)文化課的教育,部分教師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政治觀念、民族意識的培養(yǎng),難以結合時代的發(fā)展做到政治思想與教學活動的與時俱進;另一方面,教師一貫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知識的意識,形成被動接受灌輸的現象,同時存在書本知識與法律實踐相脫節(jié)的情況。據筆者調研,針對漢語的法學實踐教學的參考資料和應用查詢軟件是很廣泛的,但是針對蒙語的法學實踐教學的參考資料和查詢軟件是還相對匱乏。
學生作為國家政策的享受者以及法學實踐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學生的基礎素養(yǎng)是能否實現將民族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重要因素。此外,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對于法律知識以及法律專業(yè)技能的掌握明顯不足,這也將阻礙民族教育融入法學實踐教學的進步。有學者曾指出,法學教育屬于精英教育。作為法學專業(yè)出身的學生對于法學專業(yè)知識、法治建設和民族共同體意識尚且存在較大的認識差異,那么將法學專業(yè)知識、法治建設和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機結合建設更是存在著難度。
在法學實踐學習過程中,少數民族學生需要同時具備語言及專業(yè)兩種能力,缺一不可。少數民族學生通過與其他民族教師、學生的友好交往,可以加深對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認識。因此,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尊重少數民族學生的特性及習慣,深切體會、理解少數民族學生的需求。
法學實踐教學不同于其他理論教學,法學實踐教學強調的是實操、參與、溝通與配合。應注重鼓勵各民族學生共同參與到某個法律實訓項目中去,讓大家在學習中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去粗取精,這樣才能切實增強學生們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筆者認為,在提供法學實踐教學資源及環(huán)境方面、在提倡法學實踐教學的平等廣泛共同參與方面、對教學對象身份認知層面以及法律職業(yè)的共同要求、共同使命層面應當“求同”。
以筆者所從教的民事模擬法庭課程為例,在教學初期,由于經驗不足,筆者并未對教學對象的學習接受能力加以區(qū)分。對于模擬法庭所采用的案例以及分組分角色的教學方法沒有任何差異。但隨著課程的開展與深入,筆者發(fā)現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基礎稍顯薄弱,導致實踐環(huán)節(jié)效果得不甚理想。經反思,筆者針對蒙班學生的特點,選取了一則牧區(qū)民間借貸案例作為模擬法庭演練案例。學生接受度提高了,甚至有學生提出了自己家或親屬家就出現過類似案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隨之增強,課堂效果也有所提升。尤其是筆者允許學生在一些特定的訴訟階段使用民族語言進行演練,并且讓一位學生出庭擔任翻譯人員,讓學生融入一種“雙語審判”的環(huán)境及氛圍之中,更是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換句話說,在教學“戰(zhàn)術”上存異,令學生能夠懂得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能夠認識到自身在司法實踐中的專業(yè)價值,能夠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獲得感與榮譽感。
由于法學專業(yè)學生就業(yè)方向必然為各種法律職業(yè),比如: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學實踐教學作為理論與實踐的最直接橋梁,更是負擔了對于學生日后就業(yè)實景演練的重要職責。通過法學實踐教學,學生會更加清楚自己日后適合何種法律職業(yè),更加清楚自己將面臨何種法律職業(yè)環(huán)境。因此,在法學實踐教學中應當強調各民族法學專業(yè)學生所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及擔負的共同責任,在此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莊嚴感與使命感。具體而言,我們需要在進行法學實踐教學的同時宣傳法學專業(yè)學生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強調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和含義,在進行每一場模擬庭審、每一次實踐演練時向學生傳達所代表的社會角色和所要肩負的社會責任,這也是在法學實踐教學過程中進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契機。
當然,如何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法學實踐教學,這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這一初始階段便開始尋找契合點,深入挖掘教學內容及方式中所蘊含的民族教育資源,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與方法。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法學實踐教學之中完全有章、有跡可循。
法學專業(yè)所涉及的知識范圍十分廣泛,學生的學習方法絕不僅局限于對法條的機械化記憶,學生需要掌握的是對法條的精準理解和實際應用,這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的學習積累。故而法學專業(yè)學生作為受教主體不應僅局限于接收課堂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平時自身的學習積累與思考來逐漸構筑法律思維。為彌補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效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瀏覽網站及微信公眾號中的實際案例,運用法學專業(yè)學生特有的法律思維來分析、思考、解決問題,有效地將課堂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另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樹立使命感、責任感的同時,堅定不移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學生將專業(yè)知識學習和民族意識學習有機結合,不斷充實自己,為社會發(fā)展做貢獻。
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事關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時代要求。教師應不斷探索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不斷總結經驗,將民族教育切實貫穿于法學實踐教學過程之中,加強法學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高校大學生是民族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內蒙古自治區(qū)高校法學實踐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找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堅定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幫助學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意義。